穿戴注意“三暖” 莫让寒邪伤身

东江时报 2019-12-12 10:06

寒冷季节,防寒保暖很重要。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楠 摄

“寒流”来袭,气温突然变得寒冷,病毒容易乘虚而入,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很重要!冬季保暖要做好哪些呢?近日记者采访了惠州市相关专家,请他从衣食住行几方面讲讲防寒保暖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穿戴注意保三暖

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国标提醒大家,穿戴要注意“三暖”,即头暖脚暖膝暖。

冬季气温偏低,出门戴一顶合适的帽子很必要,选帽子应以保暖为主,如毛线编织帽、针织帽、棉帽或绒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耳朵和头部。

双脚保暖很重要,但它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易受影响,且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发冷。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持鞋袜的温暖、干燥;每坐2至3个小时之后,可以起身走动10分钟,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另外,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后,用手掌按摩脚心10分钟左右,也可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老人们在冬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好膝部的保暖措施,膝关节的脂肪本来就比较少,很容易收到寒冷的刺激,寒气侵入容易诱发膝关节疼痛感。对于女性,冬天最好不要穿短裙、七分裤等,骑车、外出锻炼时可戴上护膝,且运动不可过量。

还要注意衣服不能太紧。衣服太紧太厚,不但会限制身体活动,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冬季穿衣感觉温暖就可以了。一般来说,老人衣着应以质轻暖和为宜。

多吃温补食物多喝水

王国标说,冬季可经常食用大枣、红糖、生姜熬汤;有促进血液循环流通、安神驱寒的功效。可适当吃点生姜,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吃羊肉等性温的食物,可以补充热量促进血管扩张、有利于改善体表血液循环,让全身暖和。还可经常吃芝麻和花生,使身体增强御寒能力、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年老胃弱的人可早晨起来喝粥保护肠胃。

“有的人冬天不爱喝水,其实越冷越需要喝水。”王国标说,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多喝水还能加快新陈代谢,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

室温保持在18℃—20℃为宜,室内多通风换气

冬季冷,有些市民冬天喜欢紧闭门窗。王国标提醒,冬天天气干燥,室内外温差较大,一出一进很容易受凉。冬天室温应该稍凉一些,温度保持在18℃—20℃为宜。如果能在室内放一盆水,增加一下室内湿度就更好了。

门窗不应太封闭。冬季室内要多通风换气,以保证空气清新、氧气充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在冬天应该每天开窗通风2到4次,每次10分钟左右。

“很多人因为冬季怕冷就放弃运动,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运动才是驱寒的最好办法。”王国标指出,运动时脂肪被转化为热量,可以帮助保持体温,改善血压循环,缓解手脚冰凉。同时,运动还能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锻炼之前一定要注意热身,运动时衣着适度,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本组文字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智聪

新闻推荐

惠州灌区里的“节水经”

显岗水库。近年来,惠州不断加码实施水库周边灌区的节水工程,保障农地的用水。花树下灌区的农作物长势良好。冬天下午,夕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