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口麒麟舞登上国际舞台,龙形拳、李家拳融入国民教育…… 惠城多措并举保护传承非遗

南方日报 2019-12-12 06:48

惠州李家拳代表性传承人欧阳粤强(中)在南国书香节惠城展示区表演李家拳。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日前,惠城区举办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授匾仪式暨非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活动,用实际行动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惠城区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公布的各级非遗项目达15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39人,小金口麒麟舞走出国门,登上了俄罗斯国际大舞台,龙形拳、李家拳等纷纷走进校园,将传统武术融入国民教育……通过不断大力弘扬、传承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城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正不断增强。

南方日报记者卢慧

通讯员周文媚黄燕彪

现场

15个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获颁牌匾

为了提高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的荣誉感,多措并举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日前,惠城区举办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授匾仪式暨非遗保护与传承培训班活动。

当天的活动中,重头戏之一是举行惠城区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授匾仪式。小金口麒麟舞、龙形拳、惠州李家拳等15个省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代表以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逐一从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巫志华手中接过牌匾。

授牌仪式形式简单但气氛热烈,让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备受鼓舞。“免费教学李家拳已经数年了,如果政府支持建立专门的工作室,我愿意无偿教学,助力李家拳普及和传承。”惠州李家拳代表性传承人欧阳粤强说道。惠州糯米酒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兴玲介绍,作为新一代传承人,她正积极“触网”,在电商平台推广惠州糯米酒,线上线下同步传承非遗文化。

授牌仪式后,还有来自惠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的袁学欢主任为大家授课。培训内容主要是非遗保护与传承基础知识、常用非遗法律法规等,旨在通过培训学习,提升广大一线非遗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水平。

成果

非遗项目融入市民生活焕发新活力

据统计,惠城区共有15个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其中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13项,区级项目15项;公布的各级传承人39人,其中省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15人,区级39人。

惠城区历来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组建了惠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和惠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席会议,积极指导所在地区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同时完善教育传承机制,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市民生活,焕发时代新活力。

特别是在做好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申报、认定工作方面,近年来,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对各乡镇、街道上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并把文字、图片、书籍资料归档,收集非遗线索;同时,通过各镇街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已先后完成5批15个惠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9个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不断充实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

今年5月,惠城开始开展第六批区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申报、公布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市非遗中心,做好各级非遗升级工作,在辖区内培育、扶持、宣传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非遗品牌项目。

在健全保护机制、推进非遗项目保护工作中,针对非遗项目的不同类别、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地制定保护和传承意见,采取不同保护措施。例如推动麒麟舞走出国门,登上俄罗斯国际大舞台,提高麒麟舞在世界的影响力,培育了新一代的麒麟舞弟子;又如完善了教育传承机制,使得非遗融入市民生活,焕发时代新活力。小金口、河南岸分别将麒麟舞、李家拳列入当地中小学特色课堂,不断增强惠城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问题

非遗保护机构欠缺项目传承难

非遗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文化遗产,“活态性”是其根本属性之一。作为民族宝贵文化资源,非遗的保护传承如果不注重结合时代特点,而按照顺其自然的形式存在,很有可能出现传承危机。

对于这一点,惠州李家拳代表性传承人欧阳粤强深有体会。“我们小时候娱乐项目少、体育活动少,练拳是为数不多的快乐,尽管是苦中作乐,但我们仍乐在其中。”欧阳粤强说,如今,肯吃苦练拳的孩子已经不多,作为李家拳的传承人,想要发掘到“好苗子”真是难上加难。

李家拳传承遭遇的困境不是个案,欧阳粤强介绍,他今年已经46岁了,但却是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最年轻的。“放眼全省,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都面临年龄断层的问题。”他说。

既然顺其自然不成,为了保护和传承李家拳,欧阳粤强就主动将李家拳带入河南岸街道辖区学校,免费教学。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由政府支持建立专门的工作室。“大约200平方米的场所,开展李家拳普及活动。”欧阳粤强说。

另一个结合时代特点主动出击的是惠州糯米酒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兴玲。“虽然非遗项目是惠州糯米酒的酿造技艺,但只有惠州糯米酒产品的销路扩大了,技艺才有传承下去的载体。”钟兴玲介绍,老一辈传承人注册的“东江桥牌东江糯米酒”现在开发了不少新品类来迎合市场需求,譬如较为高端的“泉酿七夕”品类,就是专门取用七月初七(七夕节)的水,限量供应,别具意味。同时,钟兴玲还积极“触网”,将惠州糯米酒推上京东、淘宝等知名网络电商平台。“文化推广不仅是线下,线上也是如此。”她说。

不过,虽然各个非遗项目传承人都在做着不同的努力,但仍有不少非遗项目因经费紧缺,传承人迫于生计,无法开展正常的传习活动,存在濒危失传的现象。同时,非遗保护机构建设欠缺,目前惠城区尚未设立非遗保护中心,也无专职工作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工作的持续性、专业性和规范性。

探索

利用节庆活动搭台展演推广非遗

气势恢宏的麒麟舞起来,悠扬婉转的客家山歌唱起来!今年11月,2019广东旅游文化节暨第十届(惠州)东坡文化节拉开大幕,在“双节”活动的惠城区分会场,一场民俗非遗“欢乐嘉年华”掀起一阵阵高潮。

开幕式上,首先登场的是小金口街道带来的广东省非遗项目:麒麟舞表演《麒麟送吉祥》,这是以小金口麒麟舞为主要元素编排的大型广场舞蹈节目,既保留传统的麒麟舞套路,又赋予新时代特征。节目气势恢宏,场面壮观,集音乐、舞蹈、武术于一体,深受广大群众的喜好。

随后唱起的客家山歌《世代传唱月光光》以脍炙人口的童谣《月光光》为主线,以海外游子思故乡、恋故乡和归故乡的故事为依托,以连绵不断的乡愁为情感基础,通过祖孙三代在“漂洋过海下南洋”“身在异乡为异客”和“一带一路正兴旺”的不同时代背景下所经历的乡愁、乡恋和乡情,唱出“中国是我的根”这一思乡的情结。客家山歌的曲调既朴素简洁,通俗顺口,又委婉柔美,清耳悦心,与听众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水北民谣歌舞表演《水北姑娘》凸显惠城特色。水北民谣,是惠州方言歌谣中的一个分支,分布于惠州江北至汝湖一带,在北宋时期已有流传,盛行于民国后期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是人们的文化食粮与精神娱乐方式。

当天的开幕式在热烈的汝湖舞草龙表演中圆满结束。但民俗非遗“欢乐嘉年华”活动仍在持续。整个11月被定为惠城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展演月,为非遗展现魅力提供平台。

“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遗产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展览、演出等活动是惠城探索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举措。”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还有通过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社区、进乡村行动,建立一批传播、教育基地,发挥非遗在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的作用,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自觉性。

建议

建立长效机制激励更多年轻人学习、传承非遗

“要完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工作还有赖于长效机制的建立。”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要尽快通过《惠城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激励扶持办法》,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贴制度,建立传承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鼓励传统技艺的传习和保护、发展,激励和扶持传承人通过带徒传艺、办班培训、职业教育等方式,培养后续人才,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学艺从业。

在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还要文旅融合赋能,非遗传承创新。其中,在保护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活动,组织李家拳、龙形拳、麒麟舞开展对外交流,培育拓展非遗传承人群,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在传承方面,鼓励传承人群积极创新,挖掘惠城本土非遗多样性,注重非遗的生活化、商品化与品牌化,开发文创产品,让非遗产品从传承人手中走到消费者手中;注重媒介传播,用数字化手段助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用网络直播文化遗产公开课、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情景剧展演等形式,吸引青少年参与;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网络媒体加大非遗宣传力度;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知识进教材、非遗传承人上讲台活动,举办非遗文化艺术节等,打造非遗传承智库,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惠城还需推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有了场馆场地,才方便全面、集中展示现有非遗项目,让广大市民更深入了解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惠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级别项目1省级小金口麒麟舞2省级龙形拳3省级惠州李家拳4市级惠州剪纸5市级惠州书画装裱制作技艺6市级芦洲南瓜节7市级汝湖渔歌8市级汝湖舞草龙9市级真君宫巡游活动10市级惠州邓氏神农凉茶制作技艺11市级墨园元宵民俗12市级惠州咏春拳13市级惠州糯米酒酿造技艺14区级鹿颈村狮子舞15区级水北民谣

新闻推荐

关于桥东学背街一号住宅楼加建电梯的公示

示日前,本局收到朱伟东等14户对桥东学背街一号住宅楼加建电梯的申请及有关资料。依照《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二十九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