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吴欣: 坚持优化增量与提升存量并重 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惠州日报 2019-12-06 09:41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市工信局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将坚持用全会精神指导工作,着眼工作大局,厘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重点。”日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吴欣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一把手”访谈活动中表示,市工信局开展专题研讨,学用结合,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深化工信领域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及产业扶持政策。围绕惠州市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智慧工信服务平台、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进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建立“6+X”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今年以来,市工信部门聚焦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工业经济保持稳健发展。结构性指标趋好,新动能较快增长。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工业投资持续向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品牌建设积极推进,示范成效不断显现。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如何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吴欣说,市工信局将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核心要义,建立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二是聚焦“2+1”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优质产业集聚区。三是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提升制造业“存量”。

“要判断工业质量好不好,首先要明确评价标准。通过学习借鉴江浙先进地区经验,我们探索建立了一套以单位用地增加值、单位用地税收、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支出占比等为6个核心指标,品牌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为辅助指标的"6+X"综合评价体系。”吴欣说,通过“6+X”综合评价体系,分析工业企业发展质量,以此引导工业企业对标先进、发现不足,以评价结果为依据,研究制定产业激励政策,推动要素资源合理高效配置利用,从而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

抢抓“双区驱动”机遇

建立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进服务体系

惠州毗邻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惠州发展带来了双重机遇。

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市工信部门积极引进优质项目。围绕惠州市重点发展的“2+1”现代产业集群,深入研究5G产业、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新趋势、新技术、新业态和新亮点,优化更新惠州市产业链招商图谱,积极对接深圳、广州等地产业链,大力引进龙头带动性产业项目,实现以增量带动存量。

“我们将建立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进服务体系,建立工业项目信息化系统,抓好项目在谈、签约、供地、开工、建设、投产、达产等环节的推进,动态掌握并解决项目落地和建设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保障要素供给,持续推动工业项目攻坚。”吴欣表示。

聚焦5G产业强链补链

加速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惠州市工业经济“弯道超车”带来了新机遇,加速惠州市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吴欣表示,市工信部门将探索构建5G产业生态,聚焦5G产业环节,因地制宜强链补链。“按照"全国5G终端和零配件重要生产制造基地"的发展定位,优先发力智能终端制造和设计、超高清视频、新能源电池、车联网/自动驾驶、印刷线路板等产业。围绕与5G技术变革密切关联的超高清视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网联汽车、手机终端等行业,制订5G全产业链企业目标,分类培育一批细分领域骨干企业。”

在5G网络建设和应用示范方面,惠州市将加大5G网络建设力度,推动应用示范,加快5G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化5G+4K/8K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垂直领域应用示范。统筹推进“一杆多用”智慧杆建设,助力5G基站建设。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推动各项涉企惠企政策落地落实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惠州市民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数据显示,1~9月,惠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474.7亿元,增长9.9%,总量占全市GDP的46.4%,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民营、小微型工业企业发展态势良好,1~10月增加值分别增长18.3%和5.9%,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

惠州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民营经济十条”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截至今年9月底,惠州市“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的实施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约208亿元。不久前,惠州市继续追加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新升规”和“高成长”骨干企业奖励力度,单个工业企业“小升规”最高奖励50万元。

吴欣表示,接下来,市工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创新服务意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巩固扩大“实体经济十条”(修订版)、“民营经济十条”实施效果,推动各项涉企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中小企业,加强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建设。继续着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惠州日报记者谢宝树 通讯员江松颖

新闻推荐

大亚湾拟建深港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园选址西部“塘横-塘布”片区,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公示

3个先导区之一的科创片区以大亚湾科技创新园为基底。记者从大亚湾区了解到,为全面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