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演员猝死引广泛关注 运动猝死!七类人需严防
医护人员在为群众培训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王运广 摄
一则关于艺人高以翔在参加节目时,不幸去世的新闻,震惊了不少人。《追我吧》节目组发布声明确认,年仅35岁的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奔跑时突然减速倒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医院最终宣布高以翔发生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身亡。什么是猝死?发生猝死时如何急救?怎么预防猝死?记者采访了惠州市相关专家。
症状出现后24小时以内
死亡的均为猝死
“平时看似健康的人,突然出人意料发生的非暴力性死亡现象,法医学上通常称之为猝死或急死。”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叶自力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将症状出现后24小时以内死亡的,均规定为猝死。猝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任何时候,突如其来,让人感到非常意外。
专家指出,最常见导致猝死的原因可以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突发性死亡。平时长期熬夜、过度运动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能引发突发性心脏骤停。
发生猝死时,目击者
应马上做心肺复苏
“有效实施心肺复苏可赢得宝贵的抢救机会。如果遇到疑似猝死情况下,目击者应判断晕倒者意识。确定没有呼吸心跳应马上做心肺复苏术。同时指定周围的一人打电话求救,以使患者尽早到达医院。如果只有一人抢救,优先保证人工心脏按压。”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有关专家表示。
叶自力指出,呼吸、心跳骤停病人4分钟内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可能有一半的病人可以救活;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仅10%的病人可能救活;超过6分钟后仅4%的病人可能存活;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无存活可能。
平时就要保护身体预防猝死
“预防猝死,应在平时做好身体保护措施,防患于未然。”叶自力指出,首先应放松精神,经常保持愉快心情,多与人沟通交流,开阔视野,增加精神活力,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还要坚持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心血管功能。还应合理膳食,避免肥胖,应多食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避免过多的脂肪和甜食以及戒烟限酒。
叶自力表示,平常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休息,不能常熬夜。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会诱发疾病。过度疲劳与心脏猝死有相关性但不是直接原因,心脏猝死往往有一些较严重的基础病因,但过度疲劳可以使这些病因加重或是导致发病,造成不良后果。此外,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患有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等疾病的人特别是合并动脉硬化者,要坚持吃药,并多留意自己身体状况。
同时,应每年作一次体检,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特别是冠心病。如果查出有冠心病,身上常备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
切勿突然参加剧烈活动
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这七类人运动时要特别注意预防运动猝死:既往有心脏病的患者;感冒未愈不宜带病运动;高血压或心律不齐的人应避免超负荷的运动;糖尿病人注意超负荷的运动诱发低血糖,而且糖尿病人也常常有心血管方面的问题;肥胖者部分伴有代谢障碍人群;未经系统训练和平时体质较差的人群,过大运动量会加重心脏负担,引发意外;儿童和年纪过大的老人。
“不要参加力所不能及的体力竞赛活动。”该负责人提醒大家,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运动后要做放松活动。切勿突然参加剧烈活动,也不能突然中止活动。
该负责人说,应以运动时即刻心率高于平时心率的70%为宜,比如,平时心跳60次/分钟,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能超过105次/分钟。
运动中出现不适必须停止运动,不要勉强坚持,并要及时就医。如果在运动前、中、后出现较明显的胸闷、压迫感、极度疲劳等症状就要当心了。若症状明显,应该及时停止运动,并立即就医。
此外,餐后不要立即运动,避免因肠胃需要血液而致使心脏和肌肉缺血;避免在不洁空气的环境中运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本版文字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程秋伊
新闻推荐
“当不了军人, 那就做个拥军的人”企业家叶军舰搭建互联网平台,积极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父母都是军人,从小在军营长大,名字就叫“军舰”……1979年出生的叶军舰从小就立志参军,怎奈世事难料,叶军舰终究没有成为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