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校园贷”新型诈骗
“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真是我们财产的守护神啊!”在建行惠州城南支行的营业厅传来一位女生激动的感谢声。
原来这位女生是惠州学院刚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最近她的手机上收到一条信息,对方自称是银行贷款中心的,可以针对在校大学生提供免息的小额校园贷,既可以帮学生经济独立,还可以实现勤工俭学,分担父母的经济压力。来自边远山区的她看到后有点心动了,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对方的电话。电话那头称此校园贷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优质贷款,额度高且免利息,只需毕业一年后结清即可,特别适合来自贫困山区的大学生。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交3000元的保证金,以防学生不按时还款产生滞纳金,而且这个保证金到她毕业一年后将自动退还给她。女生听到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建行城南支行的ATM机,准备将钱存入那个所谓的保证金账户里面,但是这个账号在ATM自助设备迟迟存入不成功,于是便跑向大堂经理台寻求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
大堂经理一听来由,顿时生疑,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大堂经理觉得这个所谓的“保证金”账户是应该公司账户,故无法在自助设备存入,而且一看分明就是个圈套,哪来的高额免息的“校园贷”,银行根本不会发这种信息,更不会要求学生无条件交3000元“保证金”,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诈骗!经大堂经理耐心解释后,女生顿时懵了,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骗子设下的圈套,她感到无比的懊悔和庆幸,为自己的无知懊悔,也为银行工作人员的及时制止感到无比感谢和庆幸。
时近年底,越来越多的不法份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较少的弱点进行诈骗,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纷纷利用“校园贷”“高校通”等新型诈骗手法对广大在校大学生进行诈骗,因此,建行惠州市分行建议广大学生群体提高警惕,多学习相关知识,严防不法份子变换手法进行资金诈骗,一切合法的贷款都不需事先缴纳保证金。
本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罗文彬
新闻推荐
惠州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斯接受《惠州日报》记者专访 全力保障民企依法经营健康发展
惠州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再出新招。今年3月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省中级人民法院中率先推出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