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旅居养老目的地省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惠州市养老产业发展情况并建言献策

惠州日报 2019-12-05 08:55

昨日,22位省人大代表前往博罗县长宁镇平安罗浮山中医康养产业园及惠城区小金口街道惠城曾求恩医院(护养院)实地察看建设情况,集中视察了惠州市养老产业发展情况并就此进行座谈交流。

现状

老龄服务业、老龄健康产业初具规模

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截至2018年底,惠州市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8.76万人,占总人口的12.8%。

总体来看,惠州市老龄服务业、老龄健康产业初具规模,老龄旅游产业、老龄文体教育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老龄用品产业、老龄宜居产业、老龄金融产业刚刚起步,但惠州市老龄产业的发展尚存在问题。比如,老龄产业概念未明确定义;老龄产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市场开发研究力度不够,老年用品品种不全。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老年用品存在巨大供需矛盾,产品种类严重不足。此外,还存在养老专业人才匮乏、养老人才流失严重等现象。

设想

在每个镇(街道)建设一个或数个长者照护之家

“整合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各县(区)3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资源,在每个县(区)建设一个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达到或超过养老服务国家标准的长者安养中心,满足全市失能、失智长者高品质机构的养老需求。”据市长者服务局(筹)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可以整合现有乡镇敬老院及闲置用房等资源,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在每个镇(街道)建设一个或数个具备嵌入式养老机构功能的长者照护之家,承担承上启下的“节点”功能,满足所在区域长者日间照料、短期照护及就近社区养老需求;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中心、村(社区)卫生站等资源,在每个村(社区)建设一个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长者服务站,满足居家养老长者生活需求、交往需求、康乐需求、学习需求等;整合现有智慧养老资源,打造“互联网+养老”的“虚拟养老院”,借助智能科技产品,远程收集居家长者的信息和服务需求,依托线下服务实体开展上门照料服务,让能够自理及部分轻、中度失能长者在家中就可以解决养老问题。

此外,未来还可依托惠州市良好的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积极发展高端养老服务业,有效满足粤港澳大湾区长者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可以将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康养基地建设看作一个契机。”市长者服务局(筹)有关负责人提出,依托惠州市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以中医药资源、温泉资源、森林资源、滨海资源、乡村资源为基础,引进国际领先的康养企业,规划建设康养小镇、医养小镇等,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康养基地,建设全国旅居养老目的地,吸引活力长者来惠旅居,发展旅居型养老服务新模式。

建议

建立完善促进医养服务结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省人大代表何玉兰认为,医养结合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养老模式。未来有四种医养结合模式,分别是鼓励原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原有的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支持;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医养结合进社区、进家庭。

何玉兰建议,政府要建立完善促进医养服务结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为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建立专项发展基金或设立养老基金会等。

惠州日报记者张荟婷 通讯员朱勇波

新闻推荐

谌龙携手普利司通助力健康社区

羊城晚报讯记者苏荇、实习生林诗琪报道: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今日在广东惠州举行“奥运·残奥-少年向前冲(Olympic...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