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明实践方式 提升城市精神颜值

惠州日报 2019-12-03 09:02

全国文明城市惠州,文明建设成果正在持续显现。今年5月,一批爱心企业、商会、协会向惠州市11所农村学校及幼儿园认捐12台校车及后续5年营运费。这些校车方便了乡村孩子们上学,传递了生活温度,丰富了城市文明的内涵。

这是惠州市合力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取得的显著成果,是惠州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精神颜值再提升的生动体现。惠州市农村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部分学生上学路程较远,急需专业的校车服务。但当地限于经济能力,难以支撑庞大的开支。鉴于此,党委政府主导公益慈善活动,组织号召爱心企业、商会、协会向农村学校认捐校车及后续营运费,帮农村学校及幼儿园的孩子们圆乘坐校车的梦想,此举值得点赞!

这是惠州这座“大爱之城”深厚公益土壤和人文底蕴的生动体现,也是党委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文明实践结出的果实。有言道,“风雨同舟者兴”。发展短板和弱项的存在,需要理性面对、合力弥补。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多方发力,在全社会激发“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力量,不断创新文明实践方式,则无难不破。站在高质量发展新起点上,我们更要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新文明实践方式,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在奉献社会和公益慈善事业中充分体现社会责任和自身价值,更要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促进社会资源优化组合,引导文明力量形成合作共建、多元投入的格局,不断增强竞逐一流的凝聚力。

这需要创新方式不断凝聚力量。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制度,进一步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积极打造多元参与、理性协商、良性互动的公益事业建设模式,为社会各界履行社会责任、传递爱心提供新的舞台。坚决维护公益慈善活动的公益价值,加强公益慈善活动引导、组织和监督,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努力保护好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为慈善事业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这一切,都需要社会各界同心协力联手共建。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坚持“慈心为人,善举济世”,共同营造社会文明良好氛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理念,在经营、工作、生活中主动扛起社会责任,为构建社会文明大格局、提升城市精神颜值贡献各自力量。

德者,得也。加强道德建设,不断创新文明实践方式,鼓励全社会崇德向善,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内涵,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伟大事业必会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和大力支持,走向成功的彼岸。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我们前进的步伐将更加铿锵有力,生活更有品质和温度。

(凌保康)

新闻推荐

普利司通携手奥运冠军谌龙在仲恺举办体育公益活动

日前,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利司通”)在仲恺体育馆成功举办题为“奥运·残奥-少年向前冲”的体育公益活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