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海内外乡亲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第十届世界惠州(府署)同乡恳亲大会侧记
第十届世界惠州(府署)同乡恳亲大会开幕式现场。深圳侨报通讯员 漆忠卫 摄
与会人员庆贺世惠会开幕。深圳侨报通讯员 漆忠卫 摄
下一届世惠会将于2022年在印尼棉兰举行,棉兰接受赠旗。深圳侨报通讯员 漆忠卫 摄
深圳侨报记者 张平和 柯东波
通讯员 周伟清
“世惠会不仅让全球的惠州乡亲联络感情、共叙乡情、促进交流,更让彼此通过交流增进合作机会,积极寻找商机,携手共同发展,同时搭建起更大更紧密的平台,方便海外年轻人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11月29日,前往惠州参加第十届世界惠州(府署)同乡恳亲大会(简称“世惠会”)的侨胞以及全省8家侨刊组成的采访团成员这样感叹道。
搭建了解粤港澳
大湾区建设的桥梁
第十届世惠会由惠州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统战部和市侨联承办,以“一带一路谋发展、四海一心惠州情”为主题。此届大会是惠州市机构改革以来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举办的全球性高端涉侨活动,也是“世惠会”继第二届后时隔23年再次回到惠州举办。
活动中,主办方专题推介了惠州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路和政策举措,以及介绍了惠州市和惠州(府署)兄弟市对外招商引资引智以及鼓励支持港澳青年来粤创新创业发展的政策;在会场设置“岭东雄郡、千年惠州”图片展,展示惠州市情、华侨华人参与支持惠州建设情况,举办富含惠州人文特色的专题文艺晚会,组织与会海外嘉宾赴各县(区)参访,举行“激发新动力、助力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会。
“在广东省成功举办首届华人华侨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后,惠州接着举办第十届世惠会,这是凝心聚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实践创新,以及汇集侨智侨力推动惠州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实践创新。”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举办充实丰富的活动,力求让与会嘉宾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了解惠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真招实招,并且通过他们向住在国和地区传递中国发展的积极信号,讲好中国故事、惠州故事,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惠州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今年以来,已有多批海外惠州籍乡亲组团来粤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情况,表达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愿。“世惠会是凝聚全世界惠州乡亲共叙乡谊的一个盛会。”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主席杨钊说,香港惠州社团发展到现在已有46000多个会员,分布在香港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希望通过世惠会认识更多世界各地的惠州乡亲,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惠州发展。
海内外惠州(府署)籍乡亲回家觅商机
深圳、惠州、东莞、河源、汕尾等市历史上同属大惠州,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各自独立设市后,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世惠会于1994年由新加坡惠州会馆发起,旨在敦睦乡谊、共叙发展、凝聚力量,联系着遍布世界各地的大惠州同乡,成为沟通交流、敦睦乡谊、促进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具有广泛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全球惠属乡亲的盛会。此前,世惠会先后在新加坡、中国惠州、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中国汕尾等地举办过九届。
此次参会的海内外乡亲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不仅有知名的侨领代表,还有商界领袖代表、专业人士代表、文化教育科技艺术界代表、为推动住在国与中国友好往来作出重要贡献的侨胞代表、知名爱国人士后代、华裔新生代代表,其中包括一批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传媒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人士。他们在对外经贸交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经济上具备语言、文化、技术优势,无论是惠州企业“走出去”,还是将外资“请进来”在惠州落地,他们都能起到关键的“铺路搭桥”作用。在文化上,海内外惠州人同根同源,至今东南亚的惠州侨胞仍执著地保留着很多客家传统文化习俗,是向世界展示宣传惠州文化的重要窗口。在交流上,他们可作为民间使者,穿针引线,为惠州与海外及台港澳地区搭建一条合作共赢、交流发展的桥梁。
“我们回家乡,会乡亲,也是来寻找商机。”新加坡惠州会馆主席萧立娟说,世惠会不但让大家有机会欢聚一堂,也促成海内外乡亲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她认为,惠州环境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是带来了诸多商机,海外惠州乡亲在这里将拥有许多投资机会。
“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被广泛看好
当前,惠州市正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度对接“港澳所需”“深圳所需”,加强与深圳各个层面的合作沟通。“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同样为广大海内外惠州(府署)籍乡亲所看好。
“2013年,我第一次来到惠州,为寻根而来。”今年43岁的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青年团总团长李致宇说,惠州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迅速,让他刮目相看。“我会把惠州迅速发展的这个好消息带回马来西亚,告诉我身边的朋友们,让更多青年来惠州发展。”李致宇认为,惠州的环境很好,适宜居住、生活,惠州营商环境也在逐渐改善,这将为年轻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多机遇和平台。
“我从小在新加坡长大,但我知道自己的根在广东。”今年80岁的南洋客属总会前任会长张家胜说,自1996年参加世惠会后,他每年都会来惠州。怀着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他不但为许多客属会馆团体出钱出力,更担任着不少职务,曾任南洋客属总会两届会长。“惠州年年都有不同,变化很大,我经常会向朋友宣传惠州,带家人朋友来这里走走看看,组织海外青少年来惠州办冬令营,让更多青少年到大湾区走走看看,寻找发展机遇。”张家胜说。
“马来西亚和惠州自古以来就人缘亲、地缘亲,未来更应创造更多平台促进两地交流与合作。”马来西亚槟榔屿惠州会馆署理主席刘志荣说。刘志荣是一名律师,他认为在涉及国际案件时,马来西亚律师在语言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希望加强与惠州律师朋友的交流互动学习。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中,刘志荣认为,惠州将迎来新一轮发展,他将更加努力地为马来西亚侨胞搭建认识家乡的平台,促进两地在经济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
“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区位优势明显,在高新技术产业、旅游、教育、医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总会长张润安称,海外侨胞、华侨社团非常关注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希望大家加深交流,加强互动、互助、互利。据他透露,他计划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个养老小镇和心脏专科医疗机构,得知惠州正在谋划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他直言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谋划”,非常看好中国的生命健康产业市场,相信充分用好深圳、香港资源,“惠州将取得更好的发展”。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自东坡寓惠以来,惠州历代出现了这么多的文人,您觉得,是否存在一条系统传承的文脉?黄澄钦:我认为,惠州文化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