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湖水 新丰江水库10万移民大迁徙一甲子小记
在这60年里,新丰江库区移民经历了迁徙与回流过程。经过艰苦创业、开拓拼搏,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移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与提高。
面对这一湖水,饮水思源,人们对这10万移民充满了敬意与感恩。
一
新丰江水库10万人迁离故土
1958年,年幼的黄汉忠背着小小行囊,跟着爷爷以及当时还小的姑姑、叔叔,一路徒步跋涉,从现在已沉入万绿湖底的鲤沙乡步行了3天,到统一安排的宝安县落户。然而,等他们风尘仆仆地赶到宝安,田地、房屋已分完,因为别人家小孩少,走得快,2天就走到了宝安,已安了家。黄家不愿花费长时间等新建房屋与新垦田地,回流到了河源县东埔公社的太阳升村落居。
冬日暖阳中,黄汉忠站在万绿驿站民宿里,看着廊上《穿越河源城市的时空长廊》里的大幅照片。黄汉忠深爱着这座城市。但在他内心深处,仍牵挂着那片沉睡在万绿湖底的故土家园。
“没想到,湖底多年前曾是依恋的好家园。点点滴滴湖中水,都是由苦变成甜。”在蒋开儒作词、陈晓敏作曲、车济民导演的《深情献给送水人》MV里,在歌唱家皮晓彩深情的歌声中,戴着抹额的客家老奶奶,慈爱地逗着年幼孙子坐在麻石门槛前玩拨浪鼓,这是他们祖辈相传的客家古宅。忽然镜头一变,青壮年男子挑着担,担上是各种谋生工具与生活用具。关上祖屋大门,他们乘坐着小船,镜头倏地拉远,浩瀚湖中一叶轻舟,承载着移民沉重的乡愁与对未来不确定的迷茫远去。
这些镜头,正是当年移民艰难迁徙的写照。这支歌曲,唱出了同饮东江水的人们对新丰江水库移民的感激之情。
为了这湖水,1958年起,10万移民诀别了世代居住的家园。
1956年,为建设新丰江水电站,省委、省人民委员会根据水文资料确定,凡集雨汇入库内的新丰、连平、龙门隶属的田地、乡镇、山村、河流及人口等,均为新丰江水库区域,归属河源县管辖。
1957年1月6日,广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新丰县第四区(即锡场区)划归河源县管辖。除被淹没的村庄之外,现今新丰江库区的锡场镇内原属新丰县管辖的有林禾、林石、杨梅、三洞、厚洞、长江、横石、河洞、治溪、水库等村庄;新回龙镇内原属新丰县管辖的有径尾、七坑、立中、南山、十洞(下坪)等村庄;半江镇内原属新丰县管辖的有半江、珠坑、横輋、积洞、左拔、鱼潭、竹园等村庄。
新丰江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一个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的大水库,水库集雨面积5734平方公里。新丰江水电站建成后,淹浸了大量的农田、村庄、山岭,其中大部分是河源县、新丰县管辖的区域,少部分属连平县、龙门县管辖区域。
按设计,新丰江水库的移民水位线为120米高程,120米高程以下的群众均需搬迁。
新丰江水库全淹区有锡场、回龙、南湖、半江4个人民公社,半淹区有涧头、双江、顺天、灯塔、船塘等5个人民公社及11个圩镇和389个村庄。1958年新丰江水库淹没区清库时,拆毁房屋18.45万间、254万平方米,团体及学校等公共房屋5.49万平方米;淹没山地林木42.5万亩、耕地17.9万亩;移民2.56万户、10.64万人,其中属原河源县的有94311人,连平县3696人,新丰县8433人。
二
移民的艰辛往事
经过多次方案调整,新丰江水库移民10.6万,外迁安置2.64万人,分别迁至惠阳、博罗、韶关曲江、仁化、乳源、深圳龙岗等13个安置点;河源境内(含原新丰县、连平县)安置约6.79万人,分别迁至埔前、东埔、木京等9个公社154个安置点,其他方式安置1.21万人。
由于前期准备不足,移民到达安置地后,需要自行建设民房,基本上是在寄居当地祠堂、学校、老屋、柴草棚和牛栏3月至3年后,才住进新房。
这些移民新房,其实十分简陋。曾参与《河源省属水库移民志》编写工作并担任顾问的张东海,在1960年春节时到达惠州平山大岭新村的临时“新家”,那只是草瓦房,房间只有八九平方米,横、竖各放一张床后,剩下的空间连转身都难。在这临时新房里住了2个月,劳动力就在新村居住,建房。房屋按部队营房形式建造,除各家各户住房外,其他的如食堂、厕所、牛栏等都集中建设。
1958年河源县人民委员会制订《河源县第一批移民基建初步方案》规定:移民人口每人平均建房14平方米,其中住房11.5平方米,附属工程面积2.5平方米。
移民到达安置地后,由于气候环境、生产条件、难舍故土等原因,曾发生过数次回流。其中两次大规模的回流发生在1961年至1962年、1970年至1978年。从1959年4月到1983年基本安置结束,新丰江水库回流移民达4万人次。最后一次(1970—1980年期间)“插队落户”移民在回流新丰江库区后,历经了数年无户口无田地的日子,非常艰苦。有的移民经历了七八次搬迁,不仅在物质上受到重大损失,精神上也受到严重创伤。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河源县委、县人民委员会以及省人民委员会高度重视。1962年,省长刘田夫到库区视察,在河源县召开了县委、县人民委员会领导会议,确定成立机构管理库区;通过发展林业生产解决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出路,指示县委在双江公社斗背大队新村组建新丰江林业管理局。不久,确定设立斗背、半江、双江下林3个林场。1963年1月,正式成立广东省新丰江林业局。该局成立后采取了系列措施,组织移民大力开展造林、种果、搬运、捕鱼、耕田、山林副业等,回流移民逐渐稳定了下来。
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一部分水库移民面临“两缺”(缺乏生产、生活条件)问题,生产条件恶劣,生活条件极其困难。1995年4月3日,时任省长朱森林、副省长卢瑞华、欧广源在河源召开会议,省政府18个厅局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河源市委书记和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及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会议,研究解决“两缺”移民问题。在省、市的支持下,1995年6月起,在涧头建设“乐源新村”,在新港、东埔、东源新县城、新回龙、半江等地建起了8个移民新村,办理了入户(口)手续,生产、生活设施得到了合理配套。
三
高埔岗九成人口是库区移民
新丰江水库移民共24787户106437人,有16680户67930人在河源县内安置。根据全县安置点分布情况及步行路程,分为4路前进:第一路为蓝口、曾田、黄村路;第二路为义合路,第三路为东埔路,第四路为埔前路。
1959年,国营高埔岗农场接纳了1600名库区移民,全部转为农场职工,加上当地的200多农民,农场共有1800多人。
河源县人民委员会移民办事机构根据安置区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补贴建房费,分为两类:一类安置区含源城镇、敬老院、文卫局等,每人平均建房费230元;二类安置区含埔前、义合、高埔岗农场、嵋峰农场等,每人平均建房费215元。
1969年,河源县军事管制委员会考虑到新丰江库区内几个公社水库移民众多,耕地面积稀缺,发展潜力有限,移民生活非常困难,“七难八难”问题的难度大、难解决,决定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形式,动员库内的半江、锡场、新回龙公社移民到本县的柳城、东埔、仙塘、埔前、蓝口、灯塔、顺天、高埔岗、漳溪、骆湖、船塘等11个公社(场)重新安置,将水库移民一家一户,或几家几户分到各生产队插队落户,以此解决库区长期存在的问题。不到3个月的时间,水库移民就搬到新的生产队,开始了新的生产、生活。
由于这次组织“插队落户”安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有一部分水库移民又不愿到所划定的公社“插队落户”,因而县计划“插队落户”安置13006人,但实际只有1260户6800人“插队落户”,这项工作从1969年10月开始,1970年1月结束。因生产、生活、习俗不同,这部分移民很难融入安置地集体生活,当地群众也因移民到来粮食少分、劳动日分红变低而排挤移民。从1970年夏开始,“插队落户”形式移民除集体落户外,大部分分散安置的移民均回流新丰江库区,成为新的回流移民。
1987年源城建区前,高埔岗农场共405户、2031人。1992年总户数457户,总人口2251人。至2014年年底,该农场共854户,人口3122人,比建区前增加了209户、1091人。农场内的人口94%以上都是新丰江库区的移民。2011年3月起,在国营高埔岗农场原有基础上设立了高埔岗街道办事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营管理模式。2016年底,高埔岗街道总人口约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600多人。
四
将一湖乡愁化作事业寄托
最近几年,环万绿湖出现了不少民宿,其中注册在案、规范经营的数家,老板或房东都是新丰江水库移民,如黄家客栈、万绿客家驿站、碉楼山庄、回响循美民宿、赖家湾民宿等。盘桓其间,山景水色,草木贲香,甚是宜人。房间设施齐全,家具高档,房间内还有洗衣机,适合短住数日。推窗见山,登台观水,星光照户,月升于湖,令人心灵清静。
新丰江移民对故土有着浓烈的情感,在经营民宿时,他们将对万绿湖的爱和故土浓情融入建筑及软装设计中,使人来到客栈后,能体验到浓郁的地方特色人文风情。
碉楼山庄的老板何月华,原是锡场治溪人,1958年随父辈移民到惠东,不久回流到鸟桂开荒、种林。2017年2月,他开了这家民宿,取名为“碉楼”。
“如果1958年是一条时间分割线,那么,在1958年之前,留存在河源人记忆中的是叫南湖、锡场的乡约,那时的新港,只是南湖乡通往河源城路上的一处哨卡,人们把它叫碉楼。”何月华说。
据资料载,民国十九年(1930年),附近的鲤鱼乡、洪溪乡为防匪劫,在今新港林业站背后山上建筑碉楼并派驻联防队,因此人们称此处为“碉楼”。1958年建设新丰江水电站后,新(港)灯(塔)公路改道,该地成为回龙、锡场、半江、涧头等乡镇通往河源县城的交通枢纽,原河源县便在此建筑港口码头,新港渐渐繁荣起来。1968年,改名“新港”。上世纪70年代,不少移民回流到新港码头旁边的山坑里扎棚定居,在各公社和新丰江林管局移民办事机构的努力下,回流移民安置完后生产、生活逐步稳定,各家各户先后在建房补助款的支持下建起一层或二层的永久性住房。
“我们把民宿取名为碉楼山庄,具有地理坐标和精神坐标的双重意义。碉楼见证了新丰江水库建设和移民的历史,也见证了移民与一湖碧水相守相依的感情。来到碉楼山庄,游客感受的不仅是湖光山色,还有万绿湖波澜壮阔的历史根脉。”何月华说。
回响循美民宿的房东江伯,原是老回龙立溪人,1958年移民到高埔岗,1986年随供职的利民公司到了新港。龙川新田人、“85后”刁镜雄原在广州做设计工作,前几年看中了江伯的新楼框架,两人便合作建了这座民宿,民宿名用了繁体字的“回响”,含有“回乡”之意。为体现水下曾经的故园风光,他们在一楼设计了一处山水湿地小景,令人眼前一亮。一楼大厅的天花,用铁皮做成半个船底模样,以示疍家渔船风情。
新丰江水库使移民们离开故土家园,万绿湖又使他们找到了新的事业和感情的寄托。
这些年幼时随着父母迁徙的移民,现在,他们已做了爷爷奶奶。他们的孙辈,从小生活安定,已不再有漂泊之感。
但移民的后代,也会坐船到万绿湖上,循着父辈告知的线索,寻找水下的故乡。
移民至韶关的南湖人刘瑞仁,移民那年他22岁。50多年后,2012年,他用2个月时间画了一张拼接起来的长约1.5米、宽约1.2米的家乡地形图,那是他的根。
捧着这幅地图,刘瑞仁的侄儿刘立德,在导游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父亲与伯父生活过的南湖寨下东山。刘立德是“移二代”,今年已逾50岁。他的女儿,是“移三代”,仍然对祖辈生活过的地方有着寻根问祖的心愿。
在韶关丹霞山下,新丰江水库南湖移民肖先生开了一家餐馆,他们仍在一定程度上传承着50多年前水边人家的烹饪方式,做出的美味菜肴,令游客赞不绝口。熟悉的家乡味,也吸引了河源游客,他们用乡音交流,毫无障碍。
饮水思源。如今饮用这一湖水的人,包括了河源、惠州、东莞、广州、深圳、香港市民。香港明星陈小春、米雪等到万绿湖拍摄节目时,一同喊出“饮水思源”,表达了对十万移民及万绿湖的感恩。2015年10月,香港国民教育促进会种下一棵纪念树,立下纪念东江供水50周年纪念碑石。正如《深情送给献水人》后半部分歌词:“饮水呀,思源呀,深情化作美好的祝愿。祝愿我的送水人,幸福美满到永远。”
本版主要参考资料:《河源省属水库移民志》、《河源县志》(2000年版)、《东源县志》等
图为东源县半江镇的一个村庄,位于新丰江水库边,宛如蓬莱仙岛。
新闻推荐
孟庆海一行考察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协同创新工作。胡漫雨摄本报讯(记者胡漫雨)11月13-16日,中国科协副主席孟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