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以赛促学,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第二届海峡两岸产业核心技能素养大赛在惠州举行
第二届2019海峡两岸产业核心技能素养大赛电子拆焊竞赛现场。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学生在测试轮型机器人。
第二届2019海峡两岸产业核心技能素养大赛电子拆焊竞赛现场。
11月24日,第二届(2019)海峡两岸产业核心技能素养(创新电子)大赛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落下帷幕。这场比赛共吸引来自台湾、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广西等海峡两岸的21所学校、118支队伍、138名学生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获得本科组总锦标冠军,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获得高职组总锦标冠军,东莞理工学校获得中职组总锦标冠军。
本届大赛赛期两天,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财团法人东莞育苗教育基金会、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共同主办,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承办。大赛作为惠州职业教育领域的盛事,旨在为两岸高校师生提供展示教学成果及个人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舞台,推动两岸高校师生互动交流,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研、以赛促交的目的。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于蕾通讯员邓韵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
比赛项目精彩纷呈
惠州城职院获高职组总冠军
“防守、防守……进球!”23日下午,一场足球大战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之间展开。特别的是,在球场上驰骋奋战的并不是两所学校的学生,而是6个像玩具车一样的轮型机器人。竞赛场地依标准足球场等比例缩小,每队3个机器人在选手的遥控下进球得分。最终,经过紧张的对抗,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全胜的战绩荣获轮型机器人创新3对3踢足球竞赛项目高职组冠军。
第二届海峡两岸产业核心技能素养大赛还设立了电子组件拆焊高阶检修技术竞赛、数字逻辑创新应用竞赛、机器人划龙舟竞速赛等3个赛项,分为本科组、高职组、中职组3个竞赛组别。总体来说,此次大赛主要以集成电子电路应用的核心技能为竞赛内容,这也是国家近期推动高新电子芯片核心技术发展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设的机器人划龙舟项目是将电子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积极探索,令人耳目一新。“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赛龙舟是我国传统习俗,将它们融合到职业技能大赛中,可以更好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理事长陈宏升说。
经过激烈的较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东莞理工学校3所学校脱颖而出,分别获得本科组、高职组、中职组总锦标冠军。惠州城市职业学院(高职)、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中职)在单项竞赛中也表现不俗,共两人获得一等奖,3支队伍获得铜牌。
陈宏升透露,国内某大型人力资源公司承诺,将优先推荐此次大赛的参赛学生进入业内知名企业工作,这也是行业对大赛培养方向的认可。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职业教育精准对接“2+1”产业需求
“比赛只是一种手段,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研才是真正的目的。”在第二届海峡两岸产业核心技能素养大赛闭幕式上,广东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曾志嵘总结道。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邓庆宁也认为:“通过激烈的竞赛和友好的交流,两岸青年学子彼此切磋竞赛,学习技能,增进了解,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提升了职业技能。”
作为惠州职业教育的领头羊,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不是第一次与职业技能大赛“亲密接触”。仅在去年,该校就接连举办了惠州市2018年粤菜师傅东江名厨职业技能大赛、2018年度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参与范围从全市到全国。
谈起承办技能大赛的初衷,该校校长张云义表示:“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他认为,比赛是提升学生整体职业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抓手,“比赛规模越大,参与学生越广泛,越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精益求精”。
可以说,积极承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是惠州职业教育学习发展的良好契机。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为本地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把脉,还能促使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新需求。
当前,惠州正在加快发展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生命健康新支柱产业,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这座城市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必须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目前,惠州共有高职学校5所、中职学校24所。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投入加大,该市的职业教育也实现稳步快速发展,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大幅改善,教学基础能力水平显著提高。不过,职业教育如何为“2+1”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还需更多像技能竞赛这样的手段与抓手。
■特写
文科生成工业机器人达人
“我们完全推不动对方的车,连僵持的余地都没有,被对方连车带球一路推进球门。”罗杰威是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万万没想到,在这十分钟的机器人踢足球比赛中,他们团队会大比分落败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最终获得铜牌。
赛前,罗杰威和两名队友为了改装“战车”,连续几天熬夜到深夜。“我们运用3D打印技术设计了小车的推板,并不断调整驱动、控制程序,实现车辆动能的最优化。”罗杰威说,经过硬件和软件的优化,队伍进入对抗训练阶段,每台车根据功能不同扮演“进攻”“防守”不同的角色。
然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轮型机器人重量改造上的优势,让高职组其余6支队伍都败下阵来。但罗杰威没有气馁,他打算整理一份比赛经验,留给低年级的同学参考。“每支队伍在机器人的改装上都有自己的创意和特点,全部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他觉得,这次比赛将专业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寓教于乐。
令人意外的是,这位侃侃而谈的工科达人过去竟是文科生。2018年,惠州城职院机电学院新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文理科均可报考,罗杰威就成了这个专业的首批学生。虽然最开始的时候他连电路知识都不懂,但他“不懂就多问,多努力一些”,反而成为本专业的尖子生。
谈及未来,罗杰威打算明年考取专升本,继续深造,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自动化工程师”。
■声音
台湾嵌入式暨单晶片系统发展协会理事长陈宏升:
职业教育不仅要重技能更要重素养
作为台湾行业协会的负责人,陈宏升已经从事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十余年了。据他观察,两岸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相差无几,尤其是最近几年,大陆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显著成绩。不过,作为先行者,台湾职业教育仍有一定的经验值可供大陆参考。
“我们要培养核心技能素养扎实,真正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陈宏升发现,大陆职业教育过程中,往往容易重技能,轻素养。他认为,职业教育不仅要做好专业技能培养,更应重视职场伦理、素质涵养方面的教育,这关系到学生进入社会应对挑战的能力。
此外,陈宏升指出,近年来国家给予职业教育相当大的经费支持,但职业院校应该合理使用经费,把钱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有些学校只顾做"面子工程",崇尚高大上的实训设备,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较少。”
他还建议,职业院校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技能。只有教师的素质水平提高了,才能培养出好学生。
新闻推荐
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解忧 蒋明涛心沉信访不“畏难”,处置化解一批重大矛盾纠纷
蒋明涛接访一名聋哑人,以纸笔交谈,了解信访人的诉求。人物档案蒋明涛,龙华区信访局综合接访科副主任科员,曾有近10年警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