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旅盛宴惠州“邂逅”苏东坡 穿越千年“玩转”文旅融合新业态,山海统筹赋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南方日报 2019-11-26 06:29

2019广东旅游文化节暨第十届(惠州)东坡文化节开幕式现场。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东坡文化高峰论坛举办圆桌论坛,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惠东巽寮湾第三届“海上那达慕”现场。

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如何用好用活千年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日前在惠州举行的2019广东旅游文化节暨第十届(惠州)东坡文化节(下称“双节”)提供了启迪——可以借力深厚的历史文脉为城市品牌赋能,释放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

作为广东重要的旅游节庆品牌,广东旅游文化节是广东向全世界展示旅游经济活力、传播岭南以及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而东坡文化节是国内纪念北宋大文豪苏轼、传承东坡文化的“文化盛宴”。当两个知名盛会在广东惠州这座苏东坡曾经寓居的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相遇,为市民群众献上一场“文旅盛宴”。

南方日报记者在现场采访感受到,为期4天的“双节”不仅推出一道道惠民乐民的“文化大餐”,也展现了广东文旅体融合的丰富成果,擦亮了惠州城市名片和东坡文化的品牌。多个文旅体新业态项目也在同期举办的广东(惠州)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博览会上亮相,进一步激活广东文旅新业态的市场潜力。

●南方日报记者糜朝霞周欢

文旅融合的惠州新期待以世界级眼光打造东坡文化精品工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时间拨回约千年之前,苏东坡在惠州写下《惠州一绝/食荔枝》。如今,这首诗早已闻名中外。

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贬谪惠州,寓居两年7个月,创作了587篇(幅)诗、文、书信等各种作品,积淀成为惠州的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文化财富。

当年,苏东坡推广“秧马”,治湖筑桥、救死扶伤,培植惠民利民的文化种子,还大办书院、推广科举。如今,惠州留下的东坡遗迹包括东坡侍妾王朝云墓、六如亭,以及嘉佑寺、东坡井、合江楼遗址。东坡在白鹤峰建造的故居遗址东坡祠更是全国唯一……惠州成为全国苏东坡遗迹最多的城市。

时至今日,惠州已成为东坡文化名城,东坡是惠州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东坡也是惠州甚至广东的文化名片和旅游资源。如何“活化”东坡文化元素,从而带动惠州以及广东旅游发展,是本次“双节”备受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

在“双节”系列活动之东坡文化高峰论坛上,专家表示,一个有品位的城市,一定是在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城市。打造一流的城市文化品牌,关键要在特色上下工夫。惠州作为苏东坡唯一在粤港澳大湾区寓居过的城市,要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世界级的眼光和气魄打造每一个东坡文化的精品工程,使惠州成为向世界展示东坡文化的重要窗口。

文旅融合,东坡为媒。实际上,近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致力于东坡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先后完成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合江楼、东坡祠、东坡纪念馆等众多苏迹景区的修复,让弥足珍贵而极富个性的东坡文化的地位与价值进一步提升,惠州的文化品牌日益响亮。

“不仅国内研究东坡文化,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也在研究东坡文化。”中国苏轼研究会副秘书长、《苏轼研究》主编刘清泉认为,惠州是一座富有魅力的旅游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不仅吸引海内外游客,更吸引国际投资者、企业家、文化专家学者。惠州可以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大吸引力,开发东坡文化研学教育,吸引更多海内外学者、学生到惠州研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坡文化研学基地,形成“文化+研学”效应。

产业赋能的惠州新格局新业态频出跑出文旅经济“加速度”

在东坡亭粮仓文创园,惠州彩瓷工艺传承人刘汉新最新创作的“东坡寓惠”系列12个作品在“双节”期间惊艳亮相。他用彩瓷讲述东坡在惠州的足迹,生动地呈现了东坡寓居惠州水西、水东等地的全景和分景点,吸引不少游客拍照和打卡。

在惠州,类似这样的“文创产业热”正在悄然勃兴。

此次“双节”期间举办的广东(惠州)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博览会上,读者出版集团携旗下文创项目读者(惠州)文化公园亮相。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位于惠城区金山新城,是惠州首个文化综合体,预计明年对外开放后,将有望成为集原创设计、文化体验、文化社交、文旅休闲于一体的文创基地和文化示范产业园。在这里,市民不仅可以购物、看电影、读书,还能创作、听讲座、参加签售会,享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空间。

作为“双节”的重头戏之一,广东(惠州)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博览会是广东省机构改革后首次举办的文旅体产业融合的博览会。展出期间,广东多个文旅新业态项目吸人眼球,不仅有传统的品牌景区和文旅配套服务机构参展,新兴的文旅小镇、房车露营等“旅游+产业”项目悉数亮相,丰富的产品供给为广东文旅产业升级提供新动力,为惠州的文旅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

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惠州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金融及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大力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惠州有文化产业单位36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快速增长至260多家,规上企业从业人员8万多人;年产值超2亿元的文化科技制造企业有20多家。去年,惠州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215亿元,同比增长11%。

如今,惠州正加快推进永发动漫智慧高新产业园(“艾米动漫”)、读者(惠州)文化公园项目、东坡亭粮仓文创园等一批重大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运营,文旅经济转型升级驶入“快车道”。

加上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健康旅游等各种新业态层出不穷,惠州的文旅融合发展跑出“加速度”,实现人气、财气双旺。

据不完全统计,1—9月,惠州全市接待游客4871万人次,增长10.7%,实现旅游收入335.52亿元,增长13.9%;预计全年接待游客6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0亿元,同比增长8.4%和13.6%。

山海统筹的惠州新未来打造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重要一站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东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等重大机遇下,惠州的发展打开了无限想象空间。其中,文旅产业发展直接受益。

作为南海边的一颗明珠,惠州拥有风景如画的西湖、碧海连天的巽寮湾和双月湾、闻名遐迩的罗浮山、翠绿叠嶂的南昆山,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在珠三角乃至广东都独树一帜,成为粤港澳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天生丽质”的同时,“后天努力”让惠州更具魅力。

作为大湾区城市群的重要一员,惠州已成功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还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集众多文旅相关“国字号”荣誉于一身。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筑休闲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并明确提出,探索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这为惠州的山海统筹发展创造了更大的机遇。

“惠州拥有广东省最美的海岸线之一,旅游市场潜力大。”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表示,从香港到大鹏湾、大亚湾一直延伸到红海湾,这样的一日游航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由于邻近香港、深圳,又拥有广阔的土地空间、海域空间等优势,惠州的竞争力正逐步显现。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认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旅游业发展是一个重要方面。惠州海岸线长,滨海旅游、生态旅游有很多优势,可以进一步深化与港澳等大湾区城市的合作。

在山海秀美的稔平半岛,百里国际滨海旅游长廊雏形显现,将加快打造高端旅游岛、科技创新岛和国际健康岛……

在“岭南第一山”罗浮山,“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中心”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摄影棚拍基地……

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惠州文旅经济正在向上突围。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打造成为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重要一站,将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注入更加强大的文旅动力。

■声音

增加东坡元素把东坡文化推出去

原广州军区退休干部(广东省军区原司令员)、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特约研究员盖龙云认为,苏东坡寓居惠州,是惠州建城2000多年历史中的大事件。苏东坡寓惠期间,留下的一个桥梁工程、一个饮水工程、一次农具革新等故事,均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民众谋福祉的经典案例。苏东坡仁爱恤民、忧国深切、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今天学习、研究苏东坡的现实意义所在。

惠州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川山说,苏东坡从政期间,一直非常注重社会教化,推动教育环境优化。他还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良好的知识素养和人格修为缺一不可,这些观点在今天都很具借鉴意义。

中国苏轼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苏轼研究会名誉会长杨子怡建议,要深化东坡文化的理论研究,要以文学创作为契机加大对东坡文化的宣传力度,在报纸上开设东坡文化研究专栏,从文化成就上宣扬报道;要打造东坡文化主题公园,推动惠州的旅游经济;要打造东坡文化城,增加东坡文化元素,通过学术、实体各方面把东坡文化推出去。

■相关

惠州7县区分会场亮点纷呈

2019广东旅游文化节暨第十届(惠州)东坡文化节于11月22日—25日在广东惠州举行,期间举办了开幕式晚会、广东(惠州)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博览会、东坡文化高峰论坛、两广城市旅游合作联席会议、“东坡游径”首发仪式、第二届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罗浮山站)等约40场文旅体活动,打造成为广东乃至粤港澳地区一场盛大的文旅嘉年华。

除了惠州主会场外,“双节”期间,惠州市各县区也设置分会场,在7个县区分别安排举办7场主题旅游嘉年华活动。各县区各出奇招,用7场主题各异、内容丰富的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让莅临惠州的游客体验惠州“山江湖海泉瀑岛”一应俱全的丰富旅游资源,感受“你若来,一定爱”的惠州城市魅力。

其中,惠城区举办民俗非遗“欢乐嘉年华”,惠阳区举办乡村旅游“欢乐嘉年华”,惠东县举办滨海旅游“欢乐嘉年华”暨第三届“海上那达慕”活动,博罗县举办第二届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暨康养旅游“欢乐嘉年华”,龙门县举办温泉旅游“欢乐嘉年华”,大亚湾区举办滨海美食“欢乐嘉年华”,仲恺区举办工业(智慧)旅游“欢乐嘉年华”。

在惠东县分会场,随着一匹全身金黄的蒙古骏马在红幕下现身,巽寮湾海边欢呼雀跃、掌声雷动。这片美丽怡人的海湾将迎来一场客家文化与蒙古文化交融的民俗狂欢——滨海旅游欢乐嘉年华暨第三届“海上那达慕”活动,有蒙古乐队驻场的“海上那达慕之夜”、篝火晚会、竞技比赛等活动让游客玩得不亦乐乎。

镜头转至博罗县分会场,11月23日—24日,在空气清新和云雾缭绕的罗浮山下,第二届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暨康养旅游“欢乐嘉年华”激情上演,来自五湖四海的近千名车手开展巅峰对决,为观众献上一场激情四射的赛道竞赛,掀起博罗自行车运动的新高潮,向大家展示“体育+旅游”的旅游发展新亮点。

新闻推荐

三个女人(3)

状也不是很了解,于是就相信了张春树的安慰,也同时对小儿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这个希望在后来的日子里却成了一个妄想,小儿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