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内街小巷、完善交通路网 龙门县城颜值日益高
通过灯光亮化工程,西林河已经成为龙门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市民幸福感息息相关。今年初,为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成果,龙门县把“以"绣花功夫"做好老旧社区、城中村"微改造",完成县城全部内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写进了县政府工作报告,并对相关职能部门下达了全面完工交付使用的工期任务。近日,笔者从龙门县住建部门获悉,通过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当地道路交通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城镇扩容提质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如今的龙门县城已换上新颜,变得越来越靓。
●南方日报记者林文通通讯员黄杰香林楚珊
整治内街小巷改善县城人居环境
内街小巷向来是城市综合治理的难点所在。今年来,龙门县按照“分社区、分批次建设”的工作安排,将县城分为王坪片区、城东片区等11个社区,由住建部门重点完善县城内街小巷的路面、人行道、雨污管网、路灯照明及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达到道路平整、排水通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基本要求,改善县城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根据工作安排,县城内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于今年6月底开工建设,在9月底基本完成。
由于该工程工期短,任务重,为保证工期,龙门县住建部门专门成立了工程领导机构,在建设过程中通过与各村委、各社区以及当地群众共同协调听取各方意见,急群众之所需,全面排查,不漏网,把民生工程做实做好。同时,明确各分工程的施工日期及具体施工节点;加强人力及机械设备的投入,全程对工程进行监督,并在施工过程中召开工程协调会,对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截至目前,各项目均已完工并交付使用,龙门县城人居环境将实现质的飞跃。”据龙门县住建局局长林金华介绍,目前龙门县城11个内街小巷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共改造了104条路,共计长度10.276公里,增设人行道面积约12330平方米,新建污水管网长度约7.8公里。同时,上郑村节点、城东青溪片区小节点、环城东路节点、林村片区节点、迎宾大道节点等5个景观节点的建设也同步提升并有序开展中。
相关工作的开展给龙门县城带来了新的变化,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随之提升。“现在周边的巷子都铺好了水泥路,还修建了下水道,方便我们老百姓出行,我们再也不用走坑坑洼洼的烂路了。”家住龙门县城长田里的居民李阿姨说道。
省道244线路段扩建改造顺利完工
一直以来,省道244线金龙大道是龙门县对外联系的重要公路,其改造和扩建工程,是龙门人民群众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更是惠及人民群众的民生实事。因此,省道S244线王坪交管所至检察院段改扩建工程项目备受市民关注。
据了解,省道244线王坪交管所至检察院段已于今年9月底全线通车。近日,笔者来到项目现场,发现改建后的道路宽阔平坦,原来的双向两车道变成了双向六车道,道路两边还建有绿化带,进一步美化绿化道路。
根据规划,省道244线王坪交管所至检察院段改扩建工程起点位于县城王坪交管所,终点在迎宾大道检察院处,于2017年年底动工建设,全长约2.87公里,釆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结合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釆用62米路基横断面进行扩建。项目采用PPP方式投资建设,总投资约1.84亿元。
为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龙门县安排牵头部门一把手“挂帅”,各部门协调推进。一方面,及时了解工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为施工企业排忧解难,使得工程能快速顺利推进。同时,还通过制定工期倒排计划,压实责任,定期到项目施工一线了解工程质量和施工最新进展情况,确保项目工期计划得到落实。
目前,整个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该工程完成后,极大地方便了沿途群众的出行和生活,也改善了龙门县对外的交通状况,并进一步提升龙门县的整体城市形象。
西林河两岸成市民休闲好去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五彩缤纷的灯光和波光粼粼的河面交相辉映下,整个西林河岸显得格外美丽,每天都吸引大批市民前往散步和观赏。
“树上各种形状的装饰灯很漂亮,扮靓了整个县城,感觉很喜庆。”家住县城谷行街的黄先生每天饭后都会前往西林河岸散步,他对西林河两岸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赞不绝口。
为提高城市品质,加强城市风貌建设,龙门县住建局对西林河(旧政协办公楼至水西桥)两岸绿化树木加挂装饰灯带,挂设星星、月亮、水母等造型灯饰。该工程总投资约560万元,已于今年9月底完工。接下来,龙门县住建部门还将定期对“一河两岸”灯光亮化工程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亮化设施正常运行,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祥和、喜悦、美丽的城市夜景及休闲好去处。
“一批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的顺利建设,是县委、县政府着眼全局,心系群众,着力解决龙门县民生突出问题的大手笔。”林金华表示,接下来,该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找差距,抓落实,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各项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
■延伸
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
为全力推动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开展,近日,龙门县组织开展全域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活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职工及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深入各个村庄巷道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活动。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精神,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战,龙门县决定11月在全县开展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活动。按照有关方案要求,县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挂钩联系12个乡镇,负责督促挂点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11月2日,龙门县主要领导一行先后来到平陵街道鹿颈村、平陵村、梅塘村等地,实地督导和检查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情况,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把脉开方”。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县直机关单位和各乡镇区场(街道)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职工,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深入挂钩联系村,通过拉网式整治,帮助村民清理道路、房前屋后的垃圾杂草,为村民营造干净整洁、整齐有序的居住环境,切实改善龙门县农村人居环境面貌。
根据部署,龙门县将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部署,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大力清理杂物垃圾,拆除乱搭乱建,做好房前屋后的美化、绿化等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要加大宣传力度,安排干部进村宣讲,发动群众自觉加入整治队伍。
“职工干部下乡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既能加深干部职工对农村的了解,进一步加强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又能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帮助群众改善人居环境。”龙门县信访局复查室主任黄惠玲表示,希望借此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带动更多的村民自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在当地平陵街道鹿颈村,村民黎阿姨看到周边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也自觉加入到整治队伍当中,主动清理自家门前的杂物和垃圾,收好乱摆放的农具,并把砖头摆放整齐,共同为改善村容村貌出一份力。“以后要注重卫生,保持庭院干净整齐。”看到清理后干净整洁的家门口,黎阿姨表示,要通过改变个人行为来改善自家的环境卫生。
新闻推荐
龙门县召开县委常委会议部署“问·策龙门”系列报道后续整改落实工作 细化问题清单 推动整改落到实处
惠州日报讯(记者黄宇翔)10月21日至25日,《惠州日报》推出“牢记使命竞逐一流·高质量发展县区行”“问·策龙门”系列专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