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 深莞惠或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深莞惠可望在交通、产业、创新等方面加快一体化。图为前往海湾大桥的高速公路与厦深铁路交错而过。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近日,惠州创新发展好事成双。一是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启动建设。这个“省字号”实验室是广东省第三批仅有的3家之一,将对标国家实验室,瞄准国际一流;二是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正式开建,谋划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基地和高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高端创新项目、平台加持,惠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凸显。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出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并明确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6年深莞惠就达成协议,着力共建珠三角国家大科学中心。这为深莞惠联动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专家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机遇下,拥有两大科学装置和省级实验室的惠州,可与广深莞港强化联动,助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南方日报记者周欢
产业共建
承接深圳项目逾200个投资超1000亿
在惠阳区淡水街道,总投资20亿元的伯恩(淡水)基地项目已开始投产。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总裁办副主任兼基建发展部经理李林介绍,这是伯恩光学在惠阳设立的第4个生产基地。
时间回到2008年,港资企业伯恩光学从深圳进驻惠州,至今已完成29次增资扩产,累计投资380亿港元,崛起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玻璃制造商之一。今年上半年,伯恩光学实现产值164.09亿元。
伯恩光学是惠深港产业联动的生动注脚。比亚迪、TCL、华星光电、德赛、赢合科技……一大批企业在深惠之间演绎“双城记”,助推深惠产业共建。
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在答复省政协委员刘远程时透露一组数据。2017年以来,惠州市承接深圳市转移招商项目200个以上,投资超过1000亿元。
近年来,惠州不断加强与广深莞港等城市的合作。《惠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近期重点工作及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积极探索与广深莞在跨界地区开展产业合作、创新协同和同城化试点,探索建设协同发展试验区;探索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科技创新园,重点在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技术转让等方面与香港开展深度合作;探索与东莞谢岗银瓶合作创新区合作共建莞惠先进制造业合作示范区……
大亚湾畔,港资企业光弘科技的车间里,平均每天生产电子产品20万台,带着“香港资本+深圳技术+惠州智造”的印记走向世界。深耕惠州20多年,光弘科技从一家“小作坊”发展为A股上市公司,成为华为、OPPO等明星企业的合作厂商。
“惠州是大湾区中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随着高铁等轨道交通与香港、深圳的对接,惠州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发展空间广阔。”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副主席、光弘科技董事长唐建兴非常看好惠深港产业合作。
在大湾区背景下,惠港合作跑出加速度。数据显示,2018年末,惠州全市工商登记港资企业实有5609家,比2017年末增加724家,平均每天新增2家;去年,惠州签订港资项目合同1914宗,大增228.87%,平均每天签约超过5宗。
创新协同
“国之重器”助建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
在惠东县黄埠镇,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的装置区正在加快建设。这两个“国之重器”建成后,将拥有国际一流技术水平,助力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在此基础上,惠州又迎来两大利好。一是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启动建设,由惠州市承建核心实验室。二是位于惠城区河桥片区的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正式开建,先期建设5.2万平方米办公和实验用房,工程批复投资概算4.15亿元,建设周期约1年半。
作为深圳的近邻,又拥有两个“国之重器”和一个省级实验室,在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过程中,惠州可望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工程院院士夏佳文认为,两大科学装置建成后,惠州有望成为珠三角大科学中心的核心区,届时将聚集世界顶级科学家在此工作。
实际上,深莞惠正在形成大科学装置集群。2016年2月,在惠州举行的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第九次联席会议签署《共建区域创新体系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将发挥深圳龙头带动作用,着力共建珠三角国家大科学中心。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表示,这次中央明确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惠州本身也有大科学装置,可以与深圳联动,作为大科学中心的组成部分,进行创新资源对接,共同做好科学研究。
近日,惠州市政府明确提出,支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力推进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建设,建设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打造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与广深莞等大科学装置基地开展科技交流和设施共享,支持深圳开展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胡正国介绍,随着两大科学装置及省级实验室建设,通过吸引、培养和集聚一批国际一流人才及研发团队,将逐步打造惠州国际核科学研究中心。
■声音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
全方位精准对接合作推进深惠同城一体化
“惠州土地空间广阔,将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很大受益者。”陈鸿宇表示,从国际三大湾区的发展经验来看,交通先行、产业为基是普遍规律。惠州要借助赣深高铁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契机,与深圳、东莞打破行政边界和区域阻隔的壁垒,加快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同时,要密切与香港的对接合作。
陈鸿宇表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会吸引更多要素集聚,动能外溢也将会更加强烈,更快地带动周边的惠州等城市发展。惠州可以精准做好交通、产业、项目、企业等全方位对接。“不单要推进深惠一体化,还要推进深惠同城,让优质生活圈更加紧密。”
他认为,大湾区东岸城市是重要的发展引擎,香港和深圳的外溢主要是向东。惠州要明晰自己在大湾区中的定位,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认识到自己有哪些短板和优势。应当以大湾区规划纲要为指引,更多思考怎么抓住机遇,在改革营商环境、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下更多工夫。
■观察眼
要善用深圳研发广州人才香港资本
瞄准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惠州,需要一流的政府效率、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支撑。虽然近年来惠州通过开通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等方式提高办事效率,然而,对比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营商环境依然是惠州的短板。
除了善于学习借鉴周边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惠州还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引资引智引才、引项目、引技术等方面加强与广深港的对接合作。
深圳创新研发实力排在全国前列,广州高校云集、人才汇聚;香港资本雄厚、国际化程度高……惠州应主动做好精准、深度对接,面向深圳引进科技型企业、创新研发团队、风险投资机构,促进科技成果在惠州落地转化;面向广州引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到惠州创业就业;面向香港引进资金、项目。
对惠州的创新发展来说,要善于做好“+”的工作,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深圳研发、广州人才、香港资本,推进“惠州智造+深圳研发”“惠州智造+广州人才”“惠州智造+香港资本”等多种模式的深度合作。
新闻推荐
博罗县罗阳街道莲湖村篮球比赛现场,球员激情飞扬。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摄乡村娃也爱打篮球。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摄博罗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