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荒地里垦出高科技“种粮王国”惠州市企业家钟振芳深耕农业助力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钟振芳(右一)介绍海纳的水稻品种。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要问我为什么这辈子都在搞农业,说起来就是对农业的情怀和对农业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今年50岁的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振芳说道。
金秋十月,骄阳似火。日前,记者见到钟振芳时,他正忙着向一帮农人推介稻鸭共育、稻田养鱼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豆大的汗珠滚落,衣背湿透。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敢为人先、壮志豪情、不辞辛劳的企业家,钟振芳便是其一。依靠高科技、机械化与产业化的相互促进以及国家的惠民政策,钟振芳带领公司,从2003年种植水稻500亩起步,发展到2007年种植16800亩年产水稻1300万斤;再到今天海纳农业种植15万亩年产水稻10万吨,打造出了一个“种粮王国”。
不忘初心,深耕农业。未来,钟振芳将带领企业开启“农业+旅游体验+电商+直销”的营销新模式,力求描绘出农业绿色健康产业的新图景。
垦荒创业
抛荒地上种粮自创大米品牌
“你看,这块地用的是光合细菌,这块地用的是灭菌粪便,这块地用的是常量菇渣……”在位于惠城区水口街道龙湖大道旁的广东海纳生态园,钟振芳站在一大片金黄的稻田里,指着一块块试验田说,“不要小看这些试验,试验都纳入大数据管理。通过采用不同的肥料,包括化学肥料、生物肥料等,测量土壤不同的肥力、产生的氮排量……”
1969年,钟振芳出生在惠城区水口一个小山村里,家中祖祖辈辈都务农。他从小就有用科学的方法种田致富、当新型农民的意识。
1993年,在人们普遍认为种植水稻没有经济效益的时候,钟振芳却回村里租下300亩荒地准备种粮。“广东省是粮食消费大省,当地产的粮食远远不够供给。当年,我在湖南做着往广东拉粮的生意。与其从外省拉粮,为什么不自己在广东种粮呢?”于是,钟振芳决心把这些抛荒地集合起来请人耕种,收割后加工成大米,再贴上自己的商标,做起自有品牌。2003年,他在惠阳区平潭镇租地500亩,创立了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惠州市海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2004年,钟振芳从国家当年的一号文件得知,种粮、买农机都有补贴,他当即又租了三千多亩,陆续购买了40多台农机。2005年,钟振芳在参加上海粮油博览会时发现,有机大米卖得贵,还很有市场。钟振芳请来农业专家,在专家们的指导下,他停止使用化肥,在稻田里放养了鸭子,终于种出了梦寐以求的有机大米。
科技创新
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钟振芳的企业不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农机”的运营模式,至2007年种植面积已达16800亩,年产粮食上万吨,他的有机大米一斤能卖到10元,最好的能卖到100元以上。他创出了“海纳”特色农业品牌。当年,他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标兵,还受到国家领导的亲切接见。
2009年,钟振芳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5万亩,生产大米8万吨,全年销售额达到1.78亿元。钟振芳布局全国,打造农业绿色有机全产业链。2017年,海纳农业已经由昔日的小粮油家族企业发展为年销售额达3.9亿元的大集团公司。
“海纳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多年来,我们把科技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一个制高点上。”钟振芳说。例如,企业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应用“同步开沟起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提高产量8%~10%;采用“稻鸭共育”生态循环种植养殖模式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采用稻田养鱼的模式,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
依靠高科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海纳农业很快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孕育了水中鲤、长生道等诸多知名品牌,在全国有五大生产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使命。海纳农业还获得了广东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企业等称号。
社会责任
帮助农户用技术武装头脑打开市场
“从2006年起国家不但免除农业税,还补贴种粮,感恩惠民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海纳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规模化发展。”钟振芳说,现在有能力了,就有责任扶持千家万户,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钟振芳将企业与芦洲、矮陂、横沥地区农户主动对接。在他看来,农村基础硬件条件薄弱,缺乏市场和技术。农产品种得好,还得销得好,同时通过技术提升附加值,才能提升农民的收益。单靠物质扶贫不可行,还得帮助农户打开市场,用技术充实他们的头脑。
以惠州梅菜为例,菜贱伤农,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兜底收购,保障农民收入,同时,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我们通过与省农科院进行技术合作,研发出能上高铁、飞机的快餐产品,明年可上市。”在技术方面,则联合各大科研院校,根据农户在种养、生产方面的需要,将院校人才与农户对接,借此让农业技术落地生根。
钟振芳告诉记者,经过调查,目前农民的整体收益不到1万元,他准备在种植结构调整、产品品质优化、市场效益提升三方面入手深耕,届时有望将农民整体收益提升到3万元。
作为惠城区工商联主席,钟振芳牵头成立了一个帮扶办公室。“单靠一个企业帮扶力度有限,因此,要举社会之力,号召、调动有爱心的社会力量,对农户进行对口帮扶。希望能在农民满意、企业得益、社会效益方面实现共赢。”
争创一流
科技创新驱动助力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海纳农业从单纯的粮食种植企业,发展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企业。钟振芳认为,企业要上新台阶就要打造最顶端的绿色有机产品,走精加工道路提升产品价值。
海纳农业计划通过丝苗米产业园项目,把产业链从种植友好型转变为生产保障型。“我们最大的创新点就是利用恒温冷链保温技术,将米糠和碎米加工成产品。”钟振芳说,米糠和碎米的含量大约只占大米的8%,可营养成分却占80%。如何结合现代人对营养健康的需求,把米糠和碎米充分利用起来?为此,多年来,钟振芳带着企业、专家苦心钻研,终于研发出了米奶、含膳食纤维的饼干等。钟振芳说,这些产品将投入生产线,预计一年能增加1亿元收入,不仅能促进农户增收,还可增强大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另外,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此,企业每年投入不低于500万元引进人才,并与多个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
钟振芳说:“未来,我们将通过科技创新驱动,采用"农业+旅游体验+电商+直销"的营销新模式,以及"互联网+农业"、"线上+线下"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打造一流的企业,以新担当新作为助力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新闻推荐
面对高息理财诱惑,保险消费者不要轻易“退保理财”。惠州日报记者周楠摄退保,一直以来都令保险公司颇为头疼。然而,2018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