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潭狮龙舞□罗锦华

惠州日报 2019-10-05 08:19

高潭革命老区位于惠东县东北山区,有“广东井冈山”和“东江红都”之称,是红色旅游的全新热土。高潭镇黄坑村和寨排村一直有狮龙舞的民俗活动,在秋收农忙过后,村民利用稻草和竹篾条制作草龙,把许愿的香火插在草龙身上,所以也叫“火龙”。每年中秋节,家家户户在拜月亮赏月饼时刻,火龙来了,便燃放烟花爆竹,场面热闹喜庆。据了解,高潭还有凹头村的“斗牛狮”表演,这个村被称为“舞狮之乡”。春节期间,全镇各村各户都期待狮子来拜年,家家户户放鞭炮。比较特别的是,狮子表演队会在村里广场表演狮套,狮套包括狮子拜年、狮子爬高、狮子跳跃,其间会有两个“沙婆”和两个“猴子”配合表演,狮子的雄威与“沙婆”、“猴子”的幽默,常常引起观众捧腹大笑。紧接着是武术表演,大刀、长矛、铁锤、溜针、木棍、108手和48手等拳术也一一上场表演,让观众大饱眼福,精彩之处,博得阵阵喝彩和掌声。

光阴似箭,转眼又到了中秋。中秋之夜,高潭镇马克思街、列宁街两条街道,两旁商铺和民宿张灯结彩,尤其是高潭革命老苏区纪念堂门前广场的路灯、照明灯照亮了整个圩镇,犹如白昼。今年的狮龙舞表演就选择在这里,来自广州、深圳、东莞、河源、汕尾、惠州等地和国外慕名前来的游客早早就在这里等候,一睹今年的革命老区狮龙表演盛会。

今年表演的龙有三条,其中黄坑村制作两条,寨排村制作一条。黄坑村的一条是由稻草和铁丝捆绑插上香火的火龙,另一条小布龙,是给青少年学习传承文艺的;寨排村的一条是用灯饰制作的“灯龙”,也可以叫布龙,两村的龙都是自古传承下来的民间工艺文化产品。

表演开始了,晚上8时,一阵爆仗声响后,寨排村一条长约50米的灯龙首先进场,紧跟着的是小布龙,龙的左右两边是两行穿着古代服装的少女们担着花篮有节奏地往前跟进,龙头前面还有一个电视屏,有歌曲和影像视频播放。龙和花旦迈着温柔典雅的步伐,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给予观众现代感的视觉美感。突然,似有一阵大风吹来,抬头望去,看见黄坑村的火龙进场了,一位长者手举火球、吹着哨子开路,两米多高的火龙头张开血红的大嘴,气势磅礴、高昂前进.火龙从头到尾大约60米长,龙身插满香火。这时,现场气氛紧张起来,观众们纷纷找好最佳位置欣赏和拍照。灯龙在前,火龙在后,一条龙走过不久,另一条龙紧紧跟进,一冷一热、动静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时,细心的人会发现,现场的观众们又喜又怕,喜的是看见龙的威武,有担当、有魄力;怕的是如果被火龙身上的火碰到就会烫伤皮肤。于是观众们你追我赶,你躲我藏,犹如孩提时候捉迷藏,欢声笑语不断。认真欣赏发现,火龙舞者高举支撑龙身的木棍,五六个彪形大汉舞动二三十斤重的龙头,60多名年轻男性舞者高举龙身木棍在舞动。火龙时进时退,时高时低,左右摇摆,抑扬顿挫,匍匐前行。

大约10分钟后,随着鞭炮声再次响起,火龙抬头示意,表演又开始了。长者舞动火球,龙头毅然昂起,龙身蠕动、摇摆,随着哨声响起,火龙开始玩穿插游戏,龙身卷动擦出朵朵火花,场面变得更加刺激热烈,火龙时而犹如行云流水,生动活泼,时而停顿摇摆,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场外鞭炮声、哨子声、喝彩声、掌声、歌唱声,汇聚在一起,加上周边的璀璨烟花,让活动高潮迭起。远道而来的观众目睹如此盛况,赞叹不已,都有心满意足之感。就在高潮之际,场上突然出现凹头村的两头斗牛狮子,它们不知不觉走进了现场,在狮锣鼓声伴随下,不慌不忙,见空插针,与灯龙、火龙共舞,营造了“狮龙相会、和谐共舞”的绝妙景观,又一次把广场热闹氛围推上了更高潮。

不到一个小时,狮龙共舞的主场表演完毕,双龙与双狮有序跟进,他们主动到周边村庄道路上游行。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燃放烟花爆仗,曾经寂静的乡村,爆竹声、烟花声、锣鼓声、吆喝声、山歌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经久不息。那时那刻,不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无不为之亢奋,无不为之骄傲,无不为之自豪。这一晚,高潭革命老区人民都沉醉在幸福的节日喜悦中。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坐落在高潭圩镇附近的东江干部学院即将投入使用。各级政府为了打造老区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吹响了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号角,曾经落后的老区面貌如今焕然一新。老区人民都为之感到幸福和自豪。今年村民们自发组织,用心制作狮龙舞,家家户户都参与其中,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的是期盼党和政府打造的红色旅游小镇帮助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以实际行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新闻推荐

迁坟告知书

因惠东县稔平半岛新建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建设需要,拟依法征收惠东县稔山镇稔石村汉塘经济合作社约124.68亩集体土地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