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人民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医联体建设成效显著 改革红利密集释放 优质医疗惠及民生

惠州日报 2019-09-30 10:10

博罗县人民医院外观。本版图片由惠州日报记者周 楠 摄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CCU)。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神经外科专家在查房。

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黄小康。

2018年7月28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一个病区、两个中心”揭牌成立。2018年7月28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一个病区、两个中心”揭牌成立。

沧桑砥砺一甲子,风雨兼程;春华秋实七十载,成绩斐然。1937年,前身为县救济院施医部的博罗县人民医院创立。筚路蓝缕,彼时的医院,是低矮瓦房的小卫生院,没有一台医疗仪器。半个多世纪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博医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从建院初期的简单手术床,发展到现有核定床位900张的集医疗、教学、康复、保健、预防、急救和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在岁月淘沙见金的洗练中,博罗县人民医院步步为营,逐渐成长为博罗县域医疗地标,为县域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硝烟中诞生的博罗县人民医院,其前身是县救济院施医部,直到1956年被正式命名为博罗县人民医院,是博罗最早成立的公立医院。1978年,改革开放的序幕拉开。医院掀起了技术革新的高潮。当时,全体医务人员拿起镰刀、挥动锄头,投身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时,不断钻研业务,积极开展新技术项目,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跨入21世纪,乘着医疗综合改革的东风,医院更是攻坚克难,加快了整体升级和全面发展,住院大楼、门诊大楼先后动工并投入使用,不断扩大规模;先后添置先进诊疗仪器,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至此,医院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服务区域覆盖全县15个镇、2个街道办及1个管委会,120急救车一小时内到达目的地。80多年的发展历程,医院历经4次易名、5次迁徙,不变的是“悬壶济世 救死扶伤”的普爱文化。

时间定格在2017年12月27日上午9:30,“博罗县人民政府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全面共建博罗县人民医院挂牌仪式”在博罗县人民医院盛大举行。这是惠州医疗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博罗县人民医院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2018年1月2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与博罗县人民医院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迈出坚实的步伐,市中心人民医院派驻专家组正式进驻该院开展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通过深度融合、规范管理、提升服务、优化流程、引进人才等措施,该院的各项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医疗技术水平都取得了较大的提升。紧密型医联体工作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医联体建设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被惠州市卫生健康局确定为全市最有成效的医联体之一。

数字固然枯燥,但也最有说服力:今年上半年,该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4%;门、急诊人次数同比增长18.18%;出院人数同比增长8.18%。住院手术例数同比增加29.23%;三、四级手术例数同比增加27.24%;CD型病例占比70.50%,同比提高23.58%;临床路径管理率47.11%,同比提高15.7%;急诊抢救成功率98.58%,同比提升2.69%。

融人才

打通人才双向流动通道“请下来、派上去”

“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一家县级医院,人才一直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博罗县人民医院也不例外。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黄小康表示,博罗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这是绝对的优势,但在医疗事业发展中,却成了留不住人才的主要推手。由于是县级医院,待遇和市级有一定差距,加上交通发达,该院一度成为市级、兄弟市医院输送和培养人才的“基地”。

能否打通人才双向流动通道,成为医联体建设成败的关键。

基于此,推动市县两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深度融合有序铺开,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加速医疗质量管理同质化。两院采用“深度融合新模式”,打通人才双向流动通道,通过专家团队“请下来、派上去”“团队带团队”和“科室对科室”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对接,推动两院同质化管理。

截至目前,市中心人民医院共派出11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该院开展工作,其中长期派驻人员(1年以上)39人,包括了临床医技人员29人,护理人员2人,管理人员8人,此外还有短期派驻(半年以内)2人,各类临时派出工作人员累计1200多人次。

自两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以来,该院加强人才培养力度,2018年至今,共派出近百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市中心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中长期培训,其中有40余名为中层管理干部,包括临床和职能部办,实现了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促进“造血”功能升级,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借助医联体模式既“输血”又“造血”

医联体拓宽了人才引进渠道,该院采取“市招县用”、赴省内外大型招聘会“现场招聘”、官网发布招聘信息等多渠道、多种方式引进高学历人才。同时,为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该院在《博罗县关于实施“百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的工作方案》的优待政策基础上,制定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方案》,由医院额外给予引入的高层次人才发放一次性住房补贴,并给予10年的生活补贴,同时在生活中提供有力的帮助,包括申请人才公寓、申请解决子女就读问题等,使高层次人才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情感上都能体会到医院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通过努力,打破了长期以来困扰医院发展的人才招聘瓶颈,人才招聘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018年以来,该院共招聘专业技术人员53人(不含市招县用硕士研究生2名),其中全日制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护理人员35名。2019年的人才招聘工作正在开展,已有硕士研究生6名、全日制本科医学类专业技术人员16名通过医院的考核予以录用,且招聘工作还在继续推进中。

在该院持续发展壮大的同时,按照医联体“1+1+N”的工作设想,不断加强了对博罗县域内22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对口支援工作,与其中2家卫生院建立了医联体关系,与20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对口支援合作关系。

同时,该院将县域内合作单位按地理位置分为五个区域,并根据各片区受援医院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推进计划。组建了5支由6-8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护理人员组成的支援团队,每个团队负责3-4家受援卫生院的医疗卫生和管理帮扶工作。专家团队制定有团队工作计划,定期到受援单位开展帮扶工作。2019年2月至6月30日,该院对受援单位派出专家共344人次。

如今,该院正借助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既“输血”又“造血”,依托市中心人民医院先进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开展多学科建设,稳步提升医院医疗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加强与各乡镇卫生院的业务联系,加大帮扶力度,让更多的患者在县内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惠民生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

日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和该院心血管内科专家联手救治了一位77岁急性心肌梗死且合并患有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女性患者。该患者血管病变非常严重,手术难度极大,手术风险过高,难以植入支架。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负责人迅速来到该院亲自为患者施行了支架植入术,在不到1个小时内就熟练地开通并处理了最严重狭窄的血管。患者在该院通过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及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支架植入术等治疗后,如今已经可以进行正常的活动了。

得益于市中心人民医院与该院不断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一年多来,不少危急重症患者在该院得到成功救治。通过科学设置、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派驻专家组等多项举措,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促使该院医疗质量水平与技术能力实现“双提升”,让博罗群众真切地享受到医改红利。

记者了解到,该院心血管内科是惠州市重点发展学科及院重点专科,去年重新开科以来,充实了医疗人才和资源,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心脏急危重症救治等重点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个个救治成功的病例,是该院在重点学科建设中不断取得成效的具体体现。据统计,该院通过多学科协作,各学科共开展293项新业务,不少新技术填补了博罗县域内的空白。开展了颅脑及脊髓肿瘤显微切除术、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等。

修订急救相关制度畅通急诊绿色通道

除了加强重点专科建设,该院还不断加强医疗业务管理,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比如,通过修订急救相关制度,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强化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等。2018年,该院配合急诊流程再造,制定了《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急性心肌梗死等7类重点病种急诊抢救流程与规范》等急救制度,以确保急诊重点病种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时间,进一步提升重点病种高危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为了缓解部分科室床位紧张、收治病人困难的瓶颈问题,该院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从2018年9月1日起,该院启动了跨区调配收治病人工作制度。为了缓解病床不足的瓶颈问题,在充分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各科实际情况,制定了病床调整方案,进一步提升医院病床使用率。开放床位由原来的945张,增加到现有的1091张,共增加146张。

通过这两项措施,医院病床使用率从2017年的88.49%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99.42%。

顺利完成急诊流程再造满足多种急诊急救需求

去年5月份,该院完成了门诊诊室改造,并正式开设专科(专家)门诊服务。目前,已开设专科(专家)门诊42个,共有127位专家为患者服务,每周门诊总号源超过1.5万个,实现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在县医院得到解决。

同时,中医门诊于去年10月开诊,为患者提供了舒适安静的就诊环境,并充分保护了患者隐私。中药房还新引进免煎配方颗粒,采用先进的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化调配系统,同时也保留提供饮片服务,极大丰富了患者的选择及需求。

同年8月份,该院顺利完成了急诊流程再造工作,全新的急诊医学科于8月31日正式揭牌。通过改造,急诊医学科面积由原来的940平方米增加至1600平方米,目前急诊功能区域配套齐全,各区域分区明确,流程合理,能满足急诊看诊、抢救留观等多种急诊急救需求。

与此同时,在总院急诊医学团队的大力支持及指导下,通过不断强化急诊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医院急诊医学科的急诊抢救能力显著提升。仅从揭牌至2018年底的4个月间,急诊医学科共接收乡镇卫生院转送的危急重症患者852例,处理危急重症2279例,急诊抢救成功率98.33%,同比增加23.89%。

完善预约诊疗及自助服务缓解排长队

为配合专科门诊开诊工作,该院还加快推进互联网+智慧医疗自助就医模式,升级了医院微信服务号,推出在线预约、挂号、缴费、医院、专家、专科简介和个人信息查询;完善了自助机医保卡个账缴费和统筹医疗自助结算功能,大大缓解了患者挂号缴费排队现象。门诊非急诊诊疗预约率从2017年初的近乎0预约,提高至52.12%;2019年8月通过微信等自助就医平台挂号的门诊患者占比从2018年8月的17.1%提高至42.69%。

同时,为进一步加快医院手术室的周转,保障医疗安全,该院增设了3张床位的麻醉复苏室,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手术绿色通道,手术安排更加紧凑便捷,专科仪器配套得以加强,促进了麻醉科手术室的建设和发展。

细节体现品质。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2018年5月份,医院客户服务中心成立,开始为患者提供门诊咨询导诊和便民服务。将部分审批业务前移到客服中心,更改病人信息、医保审批、科室耗材使用审批、协助该院职工办理单据审批等,方便患者,让临床医务人员有更多时间服务病人。

新跨越

开展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等新项目

今年2月28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区”揭牌仪式在该院举行,标志着市中心人民医院和该院以科室共建的方式助推心血管内科发展,这也是两院在紧密型医联体框架下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又一有力探索。

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背景下,该院心血管内科以总院为依托,实现专科对接。随着3位医联体派驻专家的进驻,该科室在冠心病急诊介入治疗及心脏急危重症救治等方面的诊疗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并在总院专家的带领和指导下开展了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等新项目。

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科室共建这一模式,有益于将总院心血管内科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该院,造福博罗百姓。特别是对于“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性心梗患者来说,如果在博罗当地就有条件进行救治,无疑能够大大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生活条件好了,越来越多孕产妇渴望拥有更优质、舒适的分娩条件,为满足博罗百姓的实际需求,该院产科VIP产房应需而生。

今年4月3日,该院产科顺利完成升级改造,开始提供舒适温馨的VIP房服务,包括产中无痛分娩、陪伴分娩服务等。目前产科共设置普通病床40张,VIP房16间,待产床12张,努力为孕产妇提供“五星级”的服务。

产科升级改造后,该院成为博罗县域内唯一一家能为孕产妇提供全流程产科服务且多学科支持提供安全保障的单位,全流程服务覆盖不孕不育生殖医学、优生优育产前诊断、产中无痛分娩、产后优质护理、产后康复及随访等,为孕产妇和新生儿全方位保驾护航。

建立分级诊疗转诊服务中心方便基层转诊患者就医

随着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开展,各乡镇卫生院的基层转诊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基层转诊患者对转诊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畅通上下转诊的路径,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该院在今年启动了分级诊疗转诊服务中心筹建工作。

今年5月21日,该院分级诊疗转诊服务中心揭牌,中心主要负责医院与博罗县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调动全院资源协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工作;接待基层转诊患者,对转诊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对接基层患者预约检查、门诊、床位等,为其开通优先就诊、检查和住院的便捷通道,方便基层转诊患者就诊。随着服务中心进入正常运作阶段,近期平均每周服务约20人次。

相关负责人说,分级诊疗转诊服务中心的建立,将为基层转诊患者就医提供便捷,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该院在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新模式的医改目标上的又一次实践探索。

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把更多的病人留在了市域内、县域内,节省了患者就医成本和医保基金,推动了分级诊疗及“大病不出县”政策的落实。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院转市外上级医院人数较去年同期,降幅9%;转市中心人民医院人数为155人较去年同期,降幅29.9%。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张 璐

新闻推荐

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免费通行 深高速发布拥堵绕行指南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徐兴东)国庆节假期(10月1日0时—10月7日24时),高速公路继续对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实施免费放行,7座以上客车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