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报》创办记□秦仲阳
1992年5月5日,《惠州报》试出第一期对开大报,开宗明义地写着“《惠州报》大亚湾专号”。没想到的是,由于当时惠州处于开发热潮,这期报纸及《大亚湾报》创刊号竟然引发报纸抢购风潮。好长一段时间,5月5日这期《惠州报》及《大亚湾报》创刊号的复印件持续走高,最高卖到20元一份,原件则最高达到47元。
近日,读到惠州日报社老领导、副社长林吉发在《惠州日报》上的回忆当年《惠州报》由“小报变大报”的一段经历,颇有感触,便回忆一下近30年前的那段难忘岁月。
上世纪90年代初,一篇新华社报道:《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惠州》,一下子将无数青年人才和投资者的眼光从海南扭过来,吸引到了这座紧邻深圳的城市。很多新闻界同行也纷纷奔向惠州,最热闹时,惠州竟然有10份报纸,包括《惠州日报》《惠州晚报》《大亚湾报》《大亚湾开发报》《现代生活报》《惠州商报》《惠州工商时报》《惠州乡情报》《惠州信息报》《惠州广播电视报》,以及《大惠州》《惠州青年》《惠州文学》等刊物。
美丽的西子湖畔,两江环绕的老城,苏东坡都待了几年的地方啊!每一个新来惠州的寻梦人,都一下子记住了大诗人写的《食荔枝》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并由此魂牵梦绕,再也舍不得离开。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大亚湾报》试刊号保持一个月试出一期的频率,反响很好
我是1991年夏天到《惠州报》工作的,主要在要闻部工作,既当编辑也当记者,当时奉命作文写的《西湖风景区建高位水塔大煞风景》获1991年度广东省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1991年12月,《惠州报》总编辑钟逸人带着我们几个人去建设中的惠州港采访,当时兼任惠州港荃湾实业总公司老总的大亚湾规划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志达提到要加强大亚湾规划区(当时没改称开发区)的宣传,我们就提到不如由《惠州报》与大亚湾管委会合办一份《大亚湾报》,有阵地有力量总好过借助他人。双方一拍即合,立即将此事提交到各自申报程序。
1992年4月,钟逸人告诉我们,大亚湾管委会已经同意合办《大亚湾报》,但向省里申报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他觉得我们不如利用《惠州报》打算改大报之机,同时进行试刊,即将《惠州报》改大报试刊一并当作《大亚湾》报创刊的试刊。我们都觉得这办法不错。于是,没几天报社就决定从要闻部和政文部抽几个人与大亚湾的新闻秘书共同负责。我虽然新调入《惠州报》不久,但由于此前在广西和海南有过办大报经历,就成为其中的主要骨干。
1992年5月5日,《惠州报》试出第一期对开大报,开宗明义地写着“《惠州报》大亚湾专号”。没想到的是,由于当时惠州特殊的开发热潮,导致这期报纸及后来10月8日《大亚湾报》创刊号竟然引发报纸抢购风潮。好长一段时间,5月5日这期《惠州报》大亚湾专号及《大亚湾报》创刊号的复印件持续走高,最高卖到20元一份,原件则最高达到47元,这在那个年代是什么价位?最后,连本人当时留存的一本合订本的5月5日《惠州报》头版、二版一整页,以及《大亚湾报》创刊号竟然不知何时也被人撕走了。随后试刊号保持一个月试出一期的频率,继续探索经验。试刊主要内容都是大亚湾的。1992年10月1日,《惠州报》“告别小报奔大报”。
这时,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广东省大亚湾和南沙设立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9月26日,我们到广州参加广东省扩大对外开放新闻发布会时,趁省长朱森林主持新闻发布会之机,请他为《大亚湾报》题写了报名。1992年10月8日,《大亚湾报》正式创刊,钟逸人总编辑亲任主编,袁治平任常务副主编,我和其他几位同事包括大亚湾管委会的新闻秘书常生林是副主编。
为了办好《大亚湾报》,先后从外地招聘10多位有经验的记者
《大亚湾报》刚开始每月才出一期,到1993年才改为周报,但很快,两个月后就由四版扩为八版,有时甚至12版,最多的扩到16版,有时还要出增刊。可以这样说,在当时风起云涌的惠州热土上,《大亚湾报》很快就创出了名堂,发行量及广告量都远超我们原先的预期,是名符其实的当时惠州报界老二。所以,刚创刊我们就时常感到人手不够,于是先后从外地招聘了10多位有经验的记者,惠州报社的其他采编人员偶尔也会以《大亚湾报》记者名义给我们供稿。
大亚湾报社初期在澳头粮所背5号租了一栋2层别墅作办公室,后来在阅港路10号。但事实上编辑部仍在惠州。印刷开头由《惠州报》电脑部出样后,再送惠阳印刷厂,后来惠州报社建了自己的印刷厂,再后来就基本上要上广州《南方日报》印刷厂。
我主要负责《大亚湾报》编辑部的工作,所以袁治平及骨干记者们跑大亚湾的时间多些,而我在惠州的时间比较多,每期都要前往《南方日报》印刷厂签印样,并运回报纸。那时报社还专门买了一辆湛江产的面包车供《大亚湾报》使用。
《大亚湾报》标注的惠州办事处地址是惠州报社内,其实我们在报社旁边的更楼下租了一套四楼的3房1厅作办公室。其中有一段时间,惠州市经济协作办公室创办了《大惠州》杂志,交给我们操作,我同时兼任《大惠州》杂志社总编辑,袁治平也兼任《大惠州》副总编辑,所以我们便在渡口所的惠州市粮食局院内租了一套更大的房子,两个编辑部合二为一办公。
1993年9月,惠州报社宣布我接任大亚湾报常务副主编,袁治平仍是副主编兼任《惠州报》政文部主任,但他已经慢慢淡出,最终去办《惠州工商时报》了。
1994年4月5日,我也调到了惠州晚报社。《大亚湾报》由已退休的惠州报社副社长陈荻及许军、刘腾云组成三人小组负责运作至年底,就正式移交给了大亚湾区管委会。
据说,《大亚湾报》移交管委会后,又历经了5任主要负责人,在报刊整顿的背景下,大约在2000年左右改为《大亚湾通讯》内刊,最后停刊。
(作者系《广州日报》莞惠全媒体传播中心主任)
新闻推荐
惠阳区秋长周田公益促进会经区民政局名称预先核准登记(惠阳民名称预核字第[2019]017号)并同意开展筹备。本会宗旨是:扶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