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惠城24年成纳税大户住润电装公司年销售额逾33亿元,累计纳税总额14.6亿元
住润电装公司工人正在生产车间作业。
惠州住润电装公司。
线束是汽车的“神经”和“血管”。当您驾驶着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等汽车时,是否知道,您的座驾里面的线束都产自惠州?
在惠城区小金口金龙大道通往四角楼方向的大路旁,惠城区最大的外资企业——惠州住润电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住润电装”)就落户在这里。该企业专门生产汽车和摩托车线束及其他汽车电子设备。扎根惠城20多年来,该企业已成长为年销售额逾33亿元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是惠州地区的纳税大户、出口大户。
从创业之初的小公司发展成如今惠城数一数二的大型生产企业,住润电装20多年风雨兼程背后有哪些引人思索的故事?让我们一探究竟。
企业名片
惠州住润电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隶属于日本住友电工、住友电装集团。其中,住友电工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的电线电缆制造商;而住友电装则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线束生产商,产品占据全球约23%的市场份额。
住润电装拥有尖端的高精技术力量,完善的生产管理体制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主要生产销售汽车和摩托车专用线束和其他汽车电子设备。
企业故事
扎根惠州,提升品质先做强再做大
上世纪90年代,“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惠州,作为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受到很多外资企业的关注和青睐。在这种形势下,1995年12月,惠州住润电装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是中日合资企业,隶属于日本住友电工、住友电装集团。
创业初期的住润电装作为一家出口型企业,租用了现在处于江北云山的惠州电装其中一层,主要生产摩托车专用线束供往日本本田,只是一个仅有100余名员工、年产值不过3500万元的小公司。在公司首任负责人的带领下,襁褓之中的住润电装不急于做大,但求做强,稳步提升产品品质,逐步扩大产能产量,同时力求管理上的完善,最终以优秀的产品品质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集团总部的高度赞誉,生产规模逐步扩大。
1998年,该公司搬迁到位于现在的小金口新建成的住润电装第一工场,产品范围也从单一的摩托车线束向技术含量更高、生产要求更严格的汽车线束领域转移。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线束及电子事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已相继建成第2工场、第3工场、第4工场以及松山工厂。
20多年累计销售总额326.9亿元
住润电装事业部副部长栾学先1996年大专毕业后在外地一家国企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跳槽来到住润电装,可以说是公司的元老级管理层人员,这些年来一直扎根住润,是公司发展的亲历者。
电子信息产业是惠州一大支柱产业,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惠州有着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栾学先介绍,住润电装所生产的线束产品发挥着“汽车神经、汽车血管”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部件。1995年当住润电装植根于惠州这片电子产业发展的沃土时,虽然规模远没有现在这么大,但是对品质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公司始终坚持以诚信为本、尊重个性,营造充满活力且明朗的企业文化,这些都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世界汽车市场的高速膨胀,住润电装厚积而薄发,迎来了一个高速成长期:年销售总额超过30亿元,员工总数更是一度突破7000人大关,产品线和客户群日渐丰富,产品除了覆盖中国市场主流日系车型和部分欧美车型,更出口至美国、日本、印度、匈牙利等10余个国家,完成了从小型出口企业转向大型综合性企业的转变,一举奠定了住润电装在行业内的好口碑,并在惠州地区树立起了诚信守法经营的良好企业形象。
历经20多年的风雨坎坷,住润电装已成长为年销售额逾33亿元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现有员工5000人,工厂占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20多年累计销售总额326.9亿元,累计纳税总额14.6亿元,是惠州地区的纳税大户、出口大户。
企业来点赞
行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
对话企业
记者:作为深耕惠州多年的企业管理人员,您觉得近年来惠城区在打造营商环境、为企业排忧解难方面做得怎么样?
栾学先:在和惠城区携手共进的20多年中,我们不仅见证了惠城区在交通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切身体会到政府综合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惠城区整体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行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办事更简便,响应更迅速,态度更友善,服务更到位,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评价。这为我们继续扎根惠州提供了强大的后援和保障,也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加有信心。
我们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多年来向政府反映的问题事无巨细都能得到迅速的回应和解决,如希望在公司金龙大道路口安装交通信号灯以解决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希望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就近入学机会、建议有关部门对工厂周边治安环境进行整治等,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回复和解决。
企业提建议
希望政府出台更多就业优惠政策解决招工难
记者:公司在目前的发展中有没有需要政府帮忙解决的难题?您对政府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方面有什么建议?
栾学先:住润电装是一家先进制造业企业,需要大量普工,招工难问题是公司在眼下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困难。由于普工的流动性比较大,我们公司每个月大概会流失7%的工人,据统计,我们9月份的普工缺口就达200多人。目前,我们的招工来源主要来自技工学校以及异地务工人员,但我们在惠州本地的中专学校很难找到普工,很多人都跑到东莞、深圳去了。因此,我们急需惠州市包括惠城区政府出台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对招工市场予以刺激和推动,一方面鼓励本地学生优先选择留在惠州就业,减少务工人员外流;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到惠州就业,确保区内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
我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惠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因此,打造好“城市名片”,才能助力企业更好地吸引人才和投资,更安心地扎根惠城发展壮大。
我们公司紧邻金龙大道,过去的10余年间,金龙大道历经了多次扩建和重铺路面,因施工周期长,造成厂区周边交通秩序混乱,路面破损严重,不仅公司员工上下班交通不便隐患多,对于招聘人才和企业形象等也多有损伤。希望政府部门可以加快此路段的建设进度,同时在施工期间确保好交通秩序,修缮好破损路面。
企业谈发展
由“扩容”转向“提质”增强产品竞争力
记者: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如何应对挑战,寻求新发展?
栾学先:在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后,随着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到如今的中美贸易纠纷,经济大环境出现了长期的低迷,住润电装也迅速作出应对,从丰富产品线、削减成本、提升效率3个方面入手,发展重心逐步由“扩容”转向“提质”,追求管理上的效率化、经营上的效益化。为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我们从以往的人工组装逐渐向机械化发展,利用机器人等进行全自动化生产。虽然目前公司的全自动化车间只占3%左右,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同等产能下效率大大提升,公司在人员规模缩减的同时实现了销售额的增长,如今的人均年产值是成立之初的4倍。此外,为积极应对外部环境,我们更加注重国内市场,从2016年开始,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开始占到公司的50%以上。
汽车产业发展了100余年,内燃机汽车已经进入了生命末期,新能源汽车全面占领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住润电装目前已经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线束的设计和生产,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在这个新旧能源汽车转化的窗口期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此外,随着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自主品牌汽车零配件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住润电装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也要从日本逐渐转移到中国进行,实现中国设计、中国制造、销往全球。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谢菁菁 香金群 特约通讯员陈美君
新闻推荐
关于鹅岭南路61号怡康花园B2栋、C6栋 住宅楼加建电梯的公示
日前,本局收到叶李浩等22户对鹅岭南路61号怡康花园B2栋及谢兰梅等24户对鹅岭南路61号怡康花园C6栋住宅楼加建电梯的申请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