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惠州大地庆丰收
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大稻田。
龙门丰收节现场,市民通过VR技术体验丝苗米种植过程。
龙门丰收节现场展出的本地灵芝。
龙门丰收节活动现场,瑶族少女的成人礼“舞火狗”表演。
最大的稻田画!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惠州龙门诞生,扫码回看视频直播
邹颖。
9月23日,是农历秋分时节,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日子。“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我国首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这一日,全国上下都在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庆祝丰收,成为集中展现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以来的巨大成就,提升农民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日子。
作为珠三角地区传统农业大市的惠州,当天在龙门县和惠城区也举办了规模盛大、热闹非凡的节庆活动,展现了该市农业蓬勃的振兴图景、浓厚的“三农”情怀、多样的农耕文化以及广大农民的时代风采。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乌天宇
林文通卢慧
通讯员周文媚周红燕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
龙门
最大稻田画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9月23日上午,龙门县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龙门丝苗米文化节活动在龙门县蓝田瑶族风情园举行。参加开幕式的600多名嘉宾与农民朋友欢聚一堂,共赏龙门稻区风采,共享农民丰收喜悦。
开幕仪式上,“龙门馫丝1号”新品发布、龙门富硒土壤信息发布、广东丝苗米生产基地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最大稻田画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认证结果授牌仪式、华南农业大学龙门丝苗米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等活动引人入胜,独具龙门特色的歌舞表演精彩纷呈,现场锣鼓铿锵,歌声嘹亮,充满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龙门以“"硒"世珍宝·稻香龙门”为主题,现场精心设置了现代农业机械农具展示区、龙门丝苗米文化展示区、龙门名特优新农产品展示展销区等多个展区,尽显龙门县现代农业发展魅力和农民丰收盛景。县内近40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入驻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区,龙门大米、龙门三黄胡须鸡、龙门蜂蜜及麻榨杨桃等特色农产品广受欢迎。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龙门大米美食品鉴区,龙门米饼、糍粑、糕点等当地米制品纯手工小吃获得了游客们一致好评,引得人们争相品尝。
在丰收节活动现场,走上蓝田瑶族风情园的观景台俯瞰,一幅精彩绝伦的百亩稻田龙门农民画——“舞火狗”稻田画映入眼帘。稻田画以龙门农民画的形式,描绘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门县蓝田瑶族传统民间习俗“舞火狗”,画中瑶族少女跳舞的情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立体感十足,让人叹为观止。
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现代种植技术、当地特色文化与稻田艺术相结合的稻田画,在经过测量后,以总面积56519.09平方米成功取得了“最大稻田画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如今,“舞火狗”稻田画已成为龙门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惠城
再现古“先农坛”仪式丰收祝文遍稻田
悠扬的古琴伴随庆丰收祝文的诵读声,传遍金黄的稻田。23日上午,惠城区庆祝2019年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位于惠城区水口街道的广东海纳现代农业生态园举行,现场近千名群众欢聚在一起。
活动开幕式在《威风锣鼓、欢沁·丰收》的欢歌热舞中拉开帷幕。随后,水口街道本地村民自编自导的舞蹈《走进新农村》《乡村美农民乐》相继登场,诠释出惠州农民的新生活和新面貌,讴歌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展现了惠州农民幸福的生活,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所取得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古“先农坛”庆丰收仪式在开幕式上得以再现。先农坛的开耕仪式展现了古代惠州人对农业的重视,崇尚劳动的思想。根据《惠州府志》记载,惠州在明清时期也有用于祭祀先农的先农坛,其原址就在惠城区南坛海湖酒店旁。开幕式活动中,惠州文化名人秦国伟主持《代祭先农坛拜祭仪式》,让古“先农坛”庆丰收仪式得以再现。
除了开幕式,惠城区庆祝2019年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还设置了丰收稻田徒步走、晒秋长廊、惠城区丝苗米文化展示、丰收稻香宴、花海观赏和丰收科普等环节,全方位、全景式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惠城区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铺展“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的和谐画卷,充分挖掘惠州美丽乡村传统农事民俗,给市民游客展现乡村丰收喜庆图景。
据悉,此次惠城区的庆丰收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0月7日,市民游客可在此期间前往惠城区水口海纳现代农业生态园参观游玩,庆祝祖国华诞的同时体味丰收乐趣。
话未来
加快现代产业园建设专家学者“龙门论稻”
惠州“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举办,也成为集中展示该市农业成果及探讨未来农业发展的平台。
在龙门丰收节现场,惠州市农业农村局与龙门县举办了以“丝苗传奇·龙门论稻”为主题的广东丝苗米高峰论坛,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及丝苗米产业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代表到场参会,围绕打造“丝苗米”拳头产品,推进丝苗米产业园建设,创建全国知名大米品牌作了研讨发言。
龙门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县内富硒土壤区占全县总面积的26%,接下来,龙门县将更好地利用龙门优良的生态、富硒土壤等天然优势,提高龙门大米的全产业链加工水平,提升特色丝苗米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为龙门丝苗米等农业品牌建设把脉开方,为龙门乡村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据悉,通过搭建广东丝苗米产业学术探讨、科企合作、创新联盟、产业交流合作平台,“龙门论稻”的举办进一步聚合了稻米产业优势资源,促进了龙门丝苗米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惠城丰收节现场,则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在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农业知名品牌,以及农业产值和效益等方面的优异成绩。
目前,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实施主体由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等共计11家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构成。随着项目建设实施,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在逐步完善,农田标准化及机械化程度也进一步提高,鱼稻共作、鸭稻共作等绿色生态农业呈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将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加快资金落地、项目落地、产业增效,扶持和带动区域特色产业和园区发展。”惠城区副区长刘政振表示,通过发展优势特色专业村、推进农业产业融合、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了等举措,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的增产增收。
■链接
美女新农人回乡创业
邹颖近日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前不久,在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组织的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表彰活动中,邹颖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称号,也是11名广东入选者中,唯一来自惠州的青年农民。
勇于创新兴办合作社带头致富
白皙的皮肤、精致的脸庞、水汪汪的眼睛,时尚和优雅的淡妆,远看是“冰山美女”,近看是大大咧咧的女孩,再深入交流,才知道是个做事踏实、勤奋务实的“女强人”。这位“女强人”名叫邹颖,龙门县顺喜来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90后的邹颖出生在龙门的教师家庭,大学学习的是英语教育专业。大学毕业后,她却选择了一条与专业不相符的路:返乡做一名“新农人”,用新的理念和创新方式带领家乡群众种稻收谷奔致富。
从小在龙门长大的邹颖,深知自己家乡的生态优势,在她眼中,好山好水好空气都是绝好的宝藏。然而,在此之前,由于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小,村里人口外流现象严重,村里到处可见留守妇女和撂荒土地。在这样的环境和状态下,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没有人愿意去思考,邹颖觉得非常可惜。
“通过开办农业专业合作社,既能保证种出安全粮,又可以带动姐妹致富,还能通过品牌打造,将家乡的生态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2012年,刚刚从大学毕业的邹颖,做了一个至今都令家人反对的大胆决定:发起成立龙门县顺喜来水稻专业合作社。
为了这个决定,她毛遂自荐到平陵祖塘村和村干部谈,挨家挨户找农户谈,并到处学习种植技术,四处筹措资金。最终,合作社得到了30多户农户支持,她任理事长,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六统一分转变传统思想创品牌
合作社成立后,邹颖的思路很清晰,做强做大稻米产业的关键在于人,尤其是要转变传统农民的“小农”思想。从那时起,她开始邀请各级农业专家、高级农艺师授课,提高大家的种植技术,并想尽办法为农户谋福利。
“不会种田常换种。”这句话是邹颖从一位农业老师口中学到的知识,对她来说,在为农民提供培训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吸收着更多养分,“好的种子对稻米种植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致力于向大家提供优质高产稻种,并教大家种植技术,并负责收购和销售稻米。”
慢慢地,邹颖的合作社形成了“六统一分”(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肥料、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分户经营)的经营模式,并建立了绿色水稻生产基地,生产加工出优质美味、营养成分较高的免淘清洁米,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要提升合作社大米品牌的竞争力,扩大产品市场份额,邹颖深知打造品牌的重要性,而稻米品牌除了种植品质提升外,品牌包装也非常关键。2015年,邹颖为合作社的稻米定做了品牌设计,看似普通的大米,经过包装升级后变得更加时尚高档,符合年轻消费者的“胃口”,销售价格也水涨船高,受到市场欢迎。
如今,经过7年的努力,邹颖合作社社员已增至目前的212户,成为龙门县最大的水稻专业合作社,种植辐射面积达到8000多亩,合作社的年产值4000多万元,户均年收入由原来的2500元增至8000元,帮助125名省级贫困农户脱贫,其生产的金粘米也先后被评为市、省级的名牌产品。
邹颖这名90后女孩也成为了当地群众心中的“致富带头人”,并先后被评为“省百佳职业农民”,“惠州市三八红旗手”“市巾帼创业十杰”。
“希望通过自己的带动,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返乡创业的希望,让更多大学生带着新理念、新技术加入乡村振兴的行列中。”邹颖说。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乌天宇林文通卢慧)23日,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龙门丝苗米文化节活动在蓝田瑶族风情园举行。走上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