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将打造数字文化馆平台,推进“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上线网络慕课 市民可“点菜下单”
市文化馆数字文化馆体验厅吸引了众多市民。 惠州日报记者龚 妍 通讯员廖新建 摄
惠州市将打造惠州数字文化馆平台。这是记者日前从市文化馆获悉的。目前,惠州市已经获得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将用于惠州数字文化馆平台的建设。今年,市文化馆将实现惠州数字文化馆平台部分功能投入使用,明年全面建成使用惠州数字文化馆平台。
惠州数字文化馆平台建成后,将向市民提供文艺演出、网上展览、文化讲座、文化场地预约等种类多样的“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进一步提高文化服务的覆盖率,增加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助力推进惠州市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的集成发展,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因地制宜配送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数字文化服务,做到全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基本覆盖。
市文化馆是省内最早探索数字服务的文化馆之一
“当前文化馆仍然较多地采取传统的运行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理应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诉求,与群众互动,融入到群众中去。”市文化馆负责人说。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数字文化馆通过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升群众的访问体验,同时用户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仅只作为一个单纯的浏览者,也将同时成为互联网这张大网的编织者、信息的传递者。
近年来,市文化馆以“文化,让生活更美好”为理念,致力于打造惠州市全民艺术普及品牌项目及文化活动精品,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打破时空限制,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市民群众享受“互联网+”文化服务的使用体验,是广东省内最早探索数字化服务的文化馆之一。
“从2017年至今,我馆总共开展直播43场,录播166场。”该负责人介绍道。目前,市文化馆现有的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为该馆2015年搭建的惠州文惠网,市民可以实现在网上报名抢票等。同时,该馆还上线了网络慕课,目前已制作泥塑课堂、钢琴慕课、瑜伽等慕课课程;对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整合,建设惠州非遗数据库等,让市民可以足不出户、打开手机等就可享受全民艺术普及的乐趣。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该负责人说,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导向,建立起完整、数字化的文化服务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而使新型的数字文化馆具备无法比拟的先进性、便利性和开放性。
2020年起计划打造数字文化馆线下实体体验空间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惠州市将通过整合全市、各县(区)数字文化资源,形成以市文化馆为中心、各县(区)文化馆为总馆、镇(街道)文化站为分馆的数字文化馆总分馆体系,以现有工作为基础,优化升级成惠州数字文化馆平台。
同时,以市、县(区)共建共享原则,以团队入驻的形式吸引镇(街道)文化站、社会文艺团队,文化企业入驻,以大数据精准记录市民文化需求,促使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从政府“端菜”向百姓“点单”提档升级。各县(区)文化馆也将依托惠州数字文化馆平台,根据自身特色因地制宜,推进当地数字文化馆建设及落地推广。
不仅如此,市文化馆还将以接口形式对接广东省文化馆“文化在线”平台,通过该平台间接接入国家公共文化云,以便向更宽广的领域提供优质的数字资源。并通过完善电脑PC端系统,同时开发H5移动端、微信端、小程序等多种服务渠道,实现文化资源由惠州数字文化馆平台统一展示及互动,向市民展示并提供服务。
该负责人透露,市文化馆将通过梳理存量的资源,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加工制作,还有向第三方购买资源。目前,市文化馆正积极推进与各兄弟市文化馆达成版权合作意向,将共享所有数字文化资源,丰富惠州市数字文化资源库。
“前不久,市文化馆已经获得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将用于数字文化馆平台前期工作经费、业务系统设计、配套硬件设备采购等。”市文化馆负责人说。接下来,市文化馆还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用于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平台数字资源设备设施采购、线下实体体验空间改造及设备采购等。
“待惠州数字文化馆平台建设工程完成后,将于2020年起计划打造数字文化馆线下实体体验空间。”该负责人说,通过引进智能多媒体互动式教学设备、优质师资团队指导、线上线下艺术普及课程相结合等形式,吸引更多市民走进文化馆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到2022年基本完成惠州市全民艺术普及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全市群众文化享有基础艺术教育,进一步提高惠州市群众文化生活的参与度,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最终实现公共文化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良好局面。
惠州日报记者龚 妍 通讯员郑梓予
新闻推荐
全区42家超5万平方米在建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控系统接入智慧城管平台 在建工地装上监控 扬尘超标自动报警
《惠州日报》9月10日A5“大亚湾新闻”版《换上密闭渣土车告别“遗撒滴漏”》报道了大亚湾区在巩固和深化“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