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高站位推进文明创建 加快推动惠东重返一流惠东县树牢打好“文明牌”就是打好“发展牌”创建理念扎实推进文明创建
惠东致力打造“志愿之城”,志愿者走上街头为群众服务。
好人志愿服务站为群众答疑解惑。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处处可见。
文化墙绘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南湖公园内设立“克己复礼”剪影墙。
惠东县近年来深入推进创文工作,县城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清晨,一阵浑厚悠扬的歌声从巽寮渔村传来。紧接着,一阵稚嫩的童音随即响起,和歌曲淳朴的味道相结合,听起来又是另一种韵味。循声望去,原来是惠东渔歌传承人李却妹在教村中孩子传唱渔歌。近年来,惠东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惠东渔歌这一濒临失传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海边渔歌悠扬,惠东县城响起了庄严之声。“拉紧救援绳,固定冲锋舟,洪水无情浪滔天,危难之处显身手。把自己的生死丢进漩涡,把群众的平安扛在肩头,洪灾面前,你就是老百姓的诺亚方舟。”日前,惠东县评选出第五届“感动惠东”人物,朱远鹏灾难面前不顾个人安危救人于危难的行为,感动了惠东人民,入选惠东县新一批道德模范。
近年来,惠东县在创文工作中充分挖掘利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本土特色传统文化,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渗透到县城和农村每个角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市民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接下来,惠东县将全面对标全国先进地区、对标广大群众殷切期望,以更高站位推进文明创建,以更实举措保障改善民生,推动惠东重返一流行列,创建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文明城市。
关键词大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园组成传播矩阵
如今的惠东南湖公园,已成为县城居民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之一,人流络绎不绝,各种文化娱乐项目不断上演,充满欢声笑语,一派和谐景象。而这一切,源于惠东县近年来始终把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有效载体,按照“落实、落细、落小”的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工程融入国民教育、百姓生活、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惠东县充分挖掘利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本土特色传统文化,如以渔歌传唱、象棋隐喻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感动惠东”人物、“十大孝子”等道德楷模代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弘扬传统文化开展孝德工程建设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渗透到县城和农村的每个角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市民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另一方面,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建设,加强城乡统筹,注重艺术化表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园入景、入城入乡,融入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百姓生活。突出“一园一主题”,建成了以“和文化”为主题的南湖公园、以“廉文化”为主题的飞鹅岭森林公园、以“法文化”为主题的西枝江公园、以“德文化”为主题的铭德广场,艺术化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内容,形成了“四足鼎立”的传播阵地布局。
另外,以“爱国”为主题,成功打造彰显鲜明价值引领和浓厚红色文化底蕴的高潭中洞革命纪念广场,成为惠东县继南湖公园后第二个省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也是全省首个位于农村地区的省级主题公园。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农村落地生根。在南湖公园、高潭中洞革命纪念广场两个省级主题公园(广场)以及其他市、县级主题公园的示范带动下,惠东县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农村,在全县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特别是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统筹、推动全县镇、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环境,通过艺术小品、文化墙绘等形式与当地传统文化融合,打造了一批文明村镇。如稔山镇范和、长排、大墩、芙蓉4村挖掘利用当地象棋文化、渔歌文化、农耕文化以及白字剧等传统特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成为该县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目前,稔山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经验做法正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关键词志愿之城
在册志愿者占全县常住人口的15.5%
街头“黄马甲”指挥行人过马路,这已经是居住在惠东县城居民所熟悉的画面,而有了这群“黄马甲”的存在,惠东居民感觉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城市文明程度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惠东县广泛开展“志愿之城”建设,通过广大志愿者和道德模范以实际行动引领市民崇德向善,志愿服务覆盖社会治理各领域、群众生活各方面,覆盖广大城乡镇街、村居,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文明风尚。目前,惠东县共有注册志愿者14.5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例达15.5%,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项目2.4万个,志愿服务时长近350万小时,志愿服务已成为惠东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美丽乡村、扶贫济困、助医助学、防灾救灾等工作中,众多志愿者在一线参与、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充分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同时,惠东县在创文工作中坚持把文明创建活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常态化、全覆盖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深入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组织道德模范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强化市民道德教育,促进人心向上向善,有力地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始终坚持“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理念,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创文的目的意义,广泛凝聚共识。以广播、电视进行媒体解读、新闻报道和批评监督,以文明网以及微博、微信、抖音等线上平台,以及户外公益广告、LED屏等宣传媒介广泛开展主题宣传。同时,组建入户宣传志愿服务队伍深入社区、农村,进家入户向广大市民派发《致市民的一封信》《市民文明手册》等宣传资料,激发广大市民创建热情,凝心聚力,形成全民创建的生动局面。
关键词路长制
强化责任创新工作机制,在全省首创路长制
近年来,惠东县深入推进创文工作,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创新工作机制,在广东省范围内首创路长制。由惠东县委书记担任县城主要道路的总路长,负责路长制的组织领导、决策部署、考核监督,对各路长完成路长制工作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促考核。该县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挂钩担任县城各主要道路的路长,是该道路城市建设管理和文明创建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该道路及可视范围的巡查督查、协调整改、考核监督等工作,需定期巡查、走访沿路商铺住户,听取群众意见,并督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协调解决该道路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据了解,路长制在广东省范围内是首创,是惠东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一大特色和创新亮点。
此外,惠东县委县政府切实担负起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党建”促“创建”,完善督办、考核、问责和奖惩制度,健全完善保持工作长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惠东县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全部深入参与创文工作,专门成立创文综合督查组和突出问题整治组,分别由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县政协主席担任组长,负责对各责任单位工作进展滞后的突出问题进行挂牌整治,对各责任单位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和问责,进一步强化和凸显党委、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同时,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对精神文明建设予以政策支持,筹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着力建设一支适应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创建队伍。
关键词创建成果
建成118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创建文明城市,并不是面子工程,更重要的是让居民享受到文明创建成果,让居民安居乐业。近年来,惠东县在推进创文工作中,针对当前城市管理薄弱环节,集中力量综合开展“十大整治提升行动”,发动全民共同参与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问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大力抓好卫生死角专项清理,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百、千”工程深入实施;持续推进社会治理专项行动,惠东县社会治安环境显著提高,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近年来,惠东县已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到城市管理上,推动县城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和常态化,县城环境得到大力改善,特别是开展“周末清洁日”活动成为一项常态化特色主题实践活动。
近年来,惠东县全力推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文明镇街、文明村居“三级联创”,统筹推进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推动文明创建向镇村基层深入延伸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宜游,12个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标准,245个村获评市级生态示范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稔山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基本完成建设,村村通自来水工程、80宗县级“五小”水利工程、420公里自然村村道硬底化改造工程、860公里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及181宗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启动了黑排角地质公园、好招楼红树林公园、国家级稔平半岛风景名胜区建设。“美丽乡村三大行动”深入开展,“厕所革命”稳步开展,惠东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试运行,完善了“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镇一辆、一村一点”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体系,配备了2507名农村保洁员,“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成熟运转,农村清扫保洁覆盖面达100%,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农村垃圾分类减量率达50%以上,农村垃圾治理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此外,“全县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建成118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县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II-III类水质标准。
另外,惠东县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实施惠民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展示对外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四个惠东”的主要抓手,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导向,软硬兼施、建管并重,突出扩容提质,优化生活发展环境。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基础先行”理念,严格抓好县城总规修编,把规划挺在建设前面,实现城镇总体规划全覆盖,进一步强化基础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因地制宜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改建升级博物馆、档案馆等民生项目,完成广惠高速东延线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抓好县城内街小巷亮化、绿化、净化和路网、管网改造,升级改造了南湖公园、西枝江公园等公共服务场所,建成了通园路渔归园等街边小公园;修复了县城主干道路面及人行道板约6000平方米;完成县城青云出入口排水管清淤工程,市民呼声较高的“水浸街”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惠东县人民医院新院建成启用;西枝江中学等一批教育工程加快建设,新增学位9410个;惠东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建成。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不断完善,县城提质扩容步伐持续加快,形成了“一城两街道”城市空间布局。
关键词监督问责
制定责任追究制度保障创文工作落到实处
做成任何事都需要保障,创文工作更是如此。坚持创建工作“一把手”负责制,从上到下分别成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创建骨干力量具体抓的创建模式,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创建组织网络;坚持把文明创建标准贯穿于党建工作始终,通过强化基层班子建设,健全工作制度,规范日常管理,抓好基层各项阵地拓展,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突出政治引领功能,有助于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从严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锤炼党员干部作风,走好群众路线,把党员和群众更加紧密地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把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里”、把温暖传入群众的“心窝中”、把执政之基埋藏到群众的“心灵处”。
此外,惠东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并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于今年6月4日正式印发了《惠东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责任追究制度(试行)》,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权责统一,有责必究,责任与过错相对应,教育与惩处相结合,根据情节轻重,对各责任单位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等责任人采取通报批评、调离或免职、党纪政务处分等方式进行追责。同时,配套实施第三方考核措施,建立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责任落实红黑榜,以铁的制度筑牢责任落实的基础,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查问题、补短板、促提升”行动,以惠东县委县政府名义印发了《惠东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查问题、补短板、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10+3”工作专班,对文明创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加大督促整改力度,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分别由县直主要职能部门牵头组建交通秩序、社会治安、户外广告与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集贸市场与食品安全、文化环境、窗口服务行业、市政设施、“三线”整治、社区管理等10个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同时,由惠东县人大办(创文综合督查组)牵头成立思想认识提升工作专班,负责对各创文责任单位主体责任意识、创文惠民意识、政治站位意识等方面查找短板问题和督促提升;由县纪委监委牵头成立工作作风提升工作专班,负责对各创文责任单位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工作措施不落实、工作作风慵懒散拖、推诿扯皮等进行监督问责;由县创建办牵头成立档案材料达标提升工作专班,负责对照测评体系要求,逐条指标逐一落实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确保每一条指标落实到位。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黄少卿 通讯员叶衍达
新闻推荐
公安交警部门发布中秋假期出行指南 长深广惠潮莞等高速易拥堵请绕行
惠州日报讯(记者杨熠特约通讯员彭欣)中秋假期即将到来,届时惠州市各大高速、景区周边道路车流将激增,市民如何躲避拥堵,畅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