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1号工程”实施大半年时间取得成效水污染防治“1号工程”动工率97%
污染防治是惠阳区当前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工作,而攻坚淡水河紫溪断面劣Ⅴ类水质则是重中之重。惠阳区水污染防治攻坚战“1号工程”已实施大半年时间,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等正全力推进建设之中,工业企业监管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仍存在惠阳中心城区管网建设完成率较低等25项问题。
对此,惠阳将对存在问题制订“一对一”整改方案,采取超常规措施,集中人力物力,全速推进各项治理任务完成,确保淡水河紫溪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这是记者日前从惠阳区水污染防治“1号工程”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的。
“各镇(街)党委政府要在9月30日前完成辖区内所有‘散乱污’企业的排查整治工作,重点是实施涉水‘散乱污’企业清零行动。”惠阳区委书记胡斯平在会上说。
进展
年内65项目应动工,动工率为97%
今年初,惠阳区召开“1号工程”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誓师大会,把攻坚淡水河紫溪断面劣Ⅴ类水质作为惠阳当前及未来两年在生态环境领域最突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会上提出,实施“3+2+1”(即三大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两个管控:工业企业管控、面源污染源管控;一个治理:河涌综合治理),实施挂图作战,以实现国考断面达标和消除劣Ⅴ类断面目标。
截至目前,全区“1号工程”73项重点工程任务(其中工程类67项,工作类6项),达到时序进度的55项,占比75.3%;年底前应动工65项目,截至8月29日,已动工63项,动工率占比97.0%。183公里污水管网建成124.13公里。
为按时按质完成上级下达的水质达标任务,惠阳梳理了“1号工程”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中存在的25项问题,包括惠阳中心城区管网建设完成率较低、部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浓度偏低、河道保洁不到位等,并制订整改落实方案。惠阳各相关部门表示将采取超常规措施,集中人力物力,全速推进各项治理任务完成。
行动
“夜鹰”行动突击检查企业
据悉,自今年5月开展“夜鹰”专项执法行动以来,惠阳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出重拳,夜间突击检查企业39家,对5家涉嫌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立案调查。与此同时,惠阳建立了环保部门联合公安查处环境违法案件机制,查处了惠州市高元利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和惠州市福玉祥贵金属有限公司2宗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对龙景织带(惠州)有限公司、惠阳区新圩长布鸿益织带厂等规避监管的恶意排污案件予以查封,并对案件进行曝光宣传。
惠阳还率先使用科技创新手段,首批79家持证重点涉水排放企业安装过程在线监控,实现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状况动态监控、工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工业进出水量差控制等,堵塞偷排渠道,预判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状况,不再单纯依赖末端在线监测,通过运行状态客观全面判断企业各项环保设施是否正常有效运作。
成效
淡水河紫溪断面持续向好
目前,全区上下已充分认识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掀起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高潮,整体态势良好、成效明显。淡水河紫溪断面呈现出持续向好的状态,今年1~8月紫溪断面氨氮、总磷浓度均值分别为3.23mg/L、0.23mg/L,分别同比下降46.2%、25.7%,水质呈改善趋势(2018年氨氮、总磷均值分别为6.12mg/L、0.30mg/L)。
“与既定目标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各镇(街)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继续把工作落实到人,按新的时间节点高标准完成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胡斯平说,要以水质达标为导向,组织人力动态排查梳理辖区环境问题,主动作为,立行立治,确保辖区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全区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更加坚定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与信心,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省市考核。
采写:南都记者 陈海燕 通讯员 黄远斌
新闻推荐
永湖、良井、平潭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打造集生态种植、休闲观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绿色蔬菜产业园
打造集生态种植、休闲观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绿色蔬菜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