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能级不匹配,惠城如何“借东风”铸一流“七问七策”之柒

惠州日报 2019-09-05 11:50

惠城江北新貌。

城市管理

市、区两级职责不明晰常“扯皮”

“虽然是文明城市,但有些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的卫生不是那么干净,连最基本的"干净"都没有做好。”在调研采访组走访期间,不少市民如是吐槽惠城的城市管理和治理水平,“脏乱差”现象已成为困扰惠城城市品质提升的“老大难”问题。

一流中心城区必须有一流生活品质。

惠城作为中心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居民生活的中心,更是一个城市品质的象征。改革开放40年,惠城中心区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也面临着规划布局散乱、城市品质不高、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

“三分建,七分管”,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形象,关系着城市品位的提升。作为惠州的“脸面”,惠城如何借职权下放的“东风”,破解城区形态“老乱旧”问题,让城市更宜居、功能配套更完善,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

问▼▽

一段路四五把“扫帚”扫不好

“四把是常见的,惠沙堤二路周边区域的卫生甚至有六七把"扫帚"在负责。一片落叶被风一吹,责任主体就变了。”在河南岸街道走访时,当地一干部向调研采访组吐槽,“西枝江江面、江边滩涂、河堤护坡、路面绿化带、马路上、马路边外围、路旁内街小巷,都属于不同的责任单位负责。”

类似的情况在惠城中心区时常上演。桥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赞强也颇为无奈,“我们经常要协调相关部门来解决垃圾清扫问题,很费劲。”

在市政府门户网的“惠州民意直通车”平台,经常有网友反映惠城中心区的环境卫生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被不同的网友反复提起。

去年12月至今年7月,多位网友反映江北旺岗路一路口经常出现乱倒餐厨垃圾的现象,导致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其中,市城管、市环卫以及惠城区均有过“答复”,但大多是相互“扯皮”,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根据《惠州市惠城中心区环境卫生责任制规定》,市区主要街道、主要公共场所由市环卫负责,主要公园、风景区以及公共绿化带由市园林负责,内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则由惠城区负责。“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在惠城调研期间召开的城市管理座谈会上,多位基层干部表示,“扫帚”虽多,但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也容易出现管理盲区和相互推诿等情况。

调研采访组发现,无证流动摊贩占道乱摆卖、老旧小区缺少停车位导致车辆乱停放等现象也存在,江北21号小区、河南岸中心市场一带,长期存在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情况;三新集贸市场等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市场,存在垃圾乱堆放、消防设施老旧、地面有污水等现象。

这些情况与惠州文明城市形象不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管理的不足,亟需改善。

“从管理者这一角度来看,基层一线人员的素质不高,主动作为和担当的意识也不强。”惠城区委组织部一干部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些干部专业化水平不高、业务能力欠缺,部分基层单位存在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的现象。

“智慧城治”不智慧,处理效率跟不上

“"智慧城治"试出了成效,也试出了一些问题。”去年8月,河南岸街道成为惠州市“智慧城治”网格化融合试点单位。试点工作负责人曾一特说,平台的机制不创新,处理问题效率跟不上,实际上“智慧城治”并不智慧。

“智慧城治”收集问题途径多样,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上传,网格员、志愿者和群众的参与度较高,现在每月平均问题采集发现量约660宗,但因为处置力量不足和部门协同共治机制不健全,难以及时解决日益增多的群众诉求。

曾一特介绍,目前已有城管、公安、环卫、侨银(保洁公司)、园林及市政等部门行业的人员“落格”,但是由于缺乏体制保障及考核机制,由“网格长”安排工作、协同共治的效果尚不明显,村(居)“吹哨”能力仍不够强,市直部门行业“听哨”响应力度不够,个别部门行业“落格”人员解决问题不积极、不主动、不及时。

急需“落格”的部门也迟迟没有进来。河南岸有许多老旧小区和一些城中村,环境卫生、车辆乱停放、食品安全管理等问题较突出,需要物业单位管理,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来协调处理,但这些部门至今都没有“落格”,机构改革后情况依旧。

由于“多头管理”机制的存在,一些本应该通过“智慧城治”迅速解决的内街小巷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一干部举例说,内街小巷下水道堵塞不属于市政部门管,通过“智慧城治”网格化平台解决不了,还是要由街道自己处理,而街道无专业清疏队伍,只能花钱聘请社会专业人员处理。要花钱,街道就得向区里的相关部门打报告,这样一来,处理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内街小巷里的树木修剪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智慧城治”网格化融合试点项目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有一次为了尽快修剪内街小巷的一棵树木,河南岸街道一位分管领导只好“动用私人关系”请有关部门来帮忙。

策▼▽

1

主动向市里申请“一把扫帚扫到底”

一流的中心城区要有一流的城市管理。调研采访组认为,破解环境卫生“多头管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把扫帚扫到底”,这一点,国内不少城市已实施多年。

浙江温州瑞安市从2017年起发起“一把扫帚扫到底”改革,将23个乡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打包成12个标段公开招投标,中标公司认领各自标段内道路(公路)、河道、公厕、小广告、公园广场、公共绿地、市政设施、城市家具、垃圾分类、无主建筑垃圾、垃圾收集与清运、历史积存垃圾等保洁工作,变“多把扫帚”为“一把扫帚”,破解“九龙治水”尴尬局面。

保洁分包出去,瑞安市则着重加强监管工作,搭建了覆盖全市的环卫智慧管理云平台,通过环卫工人携带的定位设备和运输车、清扫车等作业车上的监控设备,远程实时监管全覆盖;建立了自动化考核系统,将考核成绩与环卫经费相挂钩,激励环卫公司开展行业竞技,营造遵章守纪、争先比优的良性竞争氛围。

这种模式不仅打破了城市清洁工作的藩篱,减少了管理层次,也提高了城市清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值得惠城借鉴。

今年市里提出“一把扫帚扫到底”改革,实现城市保洁一家管、全覆盖。惠州是老牌的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巩固文明城市成果的主阵地和主力军,惠城应以此为契机,打破“一亩三分地”的界限,主动与市里对接,主动承接和推动“一把扫帚扫到底”。惠城还应对中心城区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井盖、绿化等进行统一管理,并争取事权、人权、财权下放,市直相关部门只负责监督考核,彻底改变“多把扫把常扯皮”的局面,全面提升惠城中心区的城市颜值。

2

建“城市大脑”让城市管理更智慧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调研采访组认为,惠城“智慧城治”成效并不明显,还需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常态化。

在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的探索中走在全国前列的,不得不提上海浦东打造的“城市大脑”。在上海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的指挥大厅,实时显示着城市设施、管理、环境等6大领域的运行情况,细分为生活垃圾处理、工地不文明施工、空气污染、噪音扰民等50多个智能化场景。如工地的渣土车有没有加盖、有没有及时冲水、工人有没有戴安全帽,这些都逃不过这个“城市大脑”的“千里眼”。

“城市大脑”如此厉害,主要得益于它外延的“触角”布满了浦东的每一个角落。覆盖36个街镇、1316个村居委的“神经元”系统,整合了109个单位、431个系统、308万个智能水电气表,安装了近4万个物联感知设备。“城市大脑”通过对综合数据的智能分析,就能判断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将预警数据实时传输到城运中心和一线人员手机终端,形成了感知敏捷、处置迅速的管理新模式。

调研采访组建议,“智慧城治”网格化平台试点虽由市城管委主导,但惠城应该总结试点经验,充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智联等先进技术手段,科学设计智慧城管二、三级平台,在管理理念与技术手段上实现与智慧城市的全面衔接。可以借助当前比较完善的网格化系统平台,科学规划设置深入网格的“神经元”,为全面感知奠定基础。另外,还可以主动协调沟通,整合和共享住建、水务、供电、公安等部门的大数据,打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让城市管理领域数据搜集、聚合、分析和使用变得更高效。

发现问题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解决问题。调研采访组认为,“智慧城治”平台的指挥中心是一个独立机构,具有综合协调职能,相关职能部门应落实专人负责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对于指挥中心发出的指令能够迅速予以回应,提高问题的处置效率。

他山之石

杭州余杭社会

治理平台:

城市“智慧管家”

浙江杭州余杭区与阿里巴巴集团等高科技企业合作,研发了杭州城市大脑·余杭社会治理平台。

平台整合智慧综治、智慧调解、智慧公安、智慧交警、智慧消防、智慧城管、智慧安监、智慧住建、智慧公交、欠薪预警等基层社会治理各类资源力量。打通21个部门、单位的25套信息系统。归集300余万条人口数据、100余万条房屋地址数据、25万余条企业数据。纳入6000余个机构约3.6万名网格员、人民调解员、行政工作人员、社会组织成员、行业专家等进行统一调度。

该平台运行一年多来,形成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智慧治理“余杭模式”,破解了社会治理的三大难题:精准感知,变事后“救火”为超前预防,有效防范了社会风险;高效处置,变应对迟钝为及时快速,就地化解了矛盾纠纷;以人为本,变管理控制为多元协同,社会治理出现共建共治共享喜人新局面。

无机构无职权遭遇“肠梗阻”

城市更新

惠州城市建设发展渐入佳境,东部新城、南部新城、北站新城等竞相发展,“南进北拓,东西伸延”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不相协调的是,中心城区存在城中村、旧城区、旧厂区等与城市形象严重不符的情况,城市更新遭遇“肠梗阻”。

问▼▽

城市更新还停留在“三旧”改造初级阶段

城市更新是“三旧”改造的延伸和拓展。2008年佛山探索出“三旧”改造经验,2009年广东省获得开展“三旧”改造先行先试的政策许可。同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出台,提出了城市更新的概念。

城市更新聚焦盘活再利用存量土地,它从“三旧”改造的“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扩展到旧城镇、旧工业区(包括旧厂房)、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历史文化街区等。相比“三旧”改造,城市更新更倾向于“城市再生”。

惠州的“三旧”改造工作起步稍晚,2010年8月发布《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作为中心城区的惠城,也由此正式开启“三旧”改造。

10年来,广州、深圳、佛山等地中心城区的城市更新搞得如火如荼,广州荔湾区的永庆坊、深圳龙岗区的天安云谷、佛山禅城区岭南天地,都通过城市更新成功“逆袭”,不仅提升了城市品质,还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惠城区的城市更新步伐却越走越慢。调研采访组了解到,目前惠城区城市更新仍停留在“三旧”改造初级阶段,还没有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数据显示,自2009年来,惠城范围内共审批入库“三旧”改造项目383个(旧厂房300个、旧城镇56个、旧村庄27个),截至目前仅完成22宗(另有32宗正在实施)。近两年,均未完成省、市下达的改造任务(2017和2018年上级任务分别为完成83.5%和12%,惠城实际完成率分别为2.7%和0%)。(下转A5版)

策▼▽

1

成立专门机构,完善配套措施

调研采访组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惠城要建设国内一流中心城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正当其时。

当前,市里已经基本明确惠城范围的“三旧”改造工作事权全部下放,惠城要借好“东风”,乘势而上,抢抓发展机遇。

广深佛莞四地都有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城市更新工作,这是四地城市更新工作能够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条件。调研采访组建议,为更好地承接市里的职权下放,惠城应抓紧成立城市更新专门机构,明确专门的编制和人员,负责全区城市更新具体工作。

市里的职权下放后,建议惠城应从基础工作做起,包括调查摸底、完善配套设施等。如广深佛莞四地均坚持规划引领,对近、中、远期城市更新工作作出清晰明确的安排,以规划的“刚性”确保更新工作的执行。同时,不断完善配套措施和操作规范,确保城市更新有章可循。如深圳市为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市级层面共出台了35个政策文件,龙岗区出台了26个配套政策。

调研采访组建议,惠城成立城市更新专门机构后,应该由该机构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在市里政策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如全区的城市更新总体规划、实施细则、申报流程、验收标准、审核制度等,确保城市更新工作从启动、实施到验收等各个环节有章可循、运作规范。

2

有序推进更新,分类打造样板

调研采访组认为,虽然惠城当前亟待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城市能级,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应该把握好城市更新的节奏和规模。建议由惠城区政府制定年度更新计划,确定改造单元,分类实施,先急后缓,(下转A5版)

新闻推荐

海德·琥珀臺营销中心盛大开放

8月25日上午,海德·琥珀臺营销中心正式对外开放,现场人头攒动,到访宾客络绎不绝。据悉,项目将首推5号楼,户型涵盖建筑面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