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艾草的三产融合之旅 博罗规划生命健康产业,筑牢新兴产业支柱

南方日报 2019-08-30 06:24

罗浮山被选为中医科学大会永久会址。

位于罗浮山的葛洪纪念馆目前已开放供游客参观。

一株鱼腥草从博罗县罗阳街道莲湖村的土地上被采收下来,搭载货车走过12.5公里的路程,到达新峰药业的工厂车间,经过一系列精制提纯工序后,“脱胎”成为鱼腥草注射剂,最终交由医疗机构临床使用……

凭借得天独厚的中医药文化渊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这曾是长期存在于博罗中医药产业领域第一、二、三产业的循环模式,而今,这种产业融合形态或将迎来深刻蜕变。

近日,博罗县人民政府与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签订《罗浮山中医康养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将以中医药产业为核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影响力的中医康养产业园。

在惠州转型升级、迈向一流的关键时刻,博罗的生命健康产业被赋予了新兴支柱产业地位。“在生命健康产业范畴,博罗是难得有条件做到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地方,可以实现三大产业的附加值在本地创造并延伸。”记者从博罗县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健康办”)了解到,博罗县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有望于近日出台。

至此,立足于中医药传统文化底蕴和产业基础,一幅更为清晰的生命健康产业版图正在画就。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廖钰娴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

机遇

三产融合参与健康湾区建设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了“塑造健康湾区”的规划目标。惠州市委、市政府同样明确提出,要高质量发展“2+1”现代产业集群,其中,“1”就是以中医药产业为重点的生命健康产业。

拥有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博罗将如何在健康湾区的版图中抢抓机遇,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加快推进的产业项目进程是博罗提交的其中一份答卷。刚刚签约落户的罗浮山中医康养产业园就是博罗生命健康产业“一城两园三带”空间布局规划的关键一隅——根据初步规划,“一城两园三带”的空间布局囊括了罗浮山康养城,葛洪医药科技产业园、健康产品产业园等“两园”,以及生态田园联动带、户外运动体验带、特色中医养生带等“三带”。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产业园位于罗浮山东南侧,计划以中医药产业为核心,导入中医药研发、特色轻医疗、康养旅游、会展旅游、教育培训等产业功能,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影响力的中医康养产业园。

作为惠州“2+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博罗县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依托罗浮山独有的养生旅游资源,环罗浮山周边的长宁、福田、龙华、横河四镇正在逐步打造成为面向全国的康养胜地。据悉,同样布局在罗浮山周边、总投资超过9亿元的葛洪中医院和ALiLa国际度假酒店两大项目,也将在年内启动建设。

今年3月,惠州市博罗县南药产业园成为2019年全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总投资将超过2亿元。通过南药产业园的建设,博罗致力打造百亿级南药产业集群,构建种植、生产、研发、旅游、医疗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县健康办负责人认为,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潜力,正是博罗县生命健康产业区别于其他地区产业集群的独特优势。“博罗东部有很多山水条件非常好的种植片区,博罗西部毗邻广州、东莞等地,可以承接中医药健康产品的制造业转移,这些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借助罗浮山景区每年近500万人次的游客量,又可以在当地的艾灸养生馆和药食同源馆销售和应用,实现三大产业的循环融合和附加值再造。”该负责人说。

生命健康产业三产融合的探索正在起步,作为罗浮山道地南药的红脚艾成为“试验田”。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暨晴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已与博罗县柏塘镇合作,在当地建设了500亩艾草种植基地,为其艾草精油和护肤品等产品提供原料,并依托中医馆和养生馆等销售渠道,打造红脚艾三产融合产业基地。

从一株红脚艾的种植,到艾草精油的制作,再到养生馆的健康服务,一场全新的三产融合之旅就此起步。

根基

传统中药产业遭遇技术瓶颈

1700年前的葛洪,北宋年间的“洞天药市”,4年前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系列横跨千年的大事,串联起罗浮山悠久而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也成为博罗县发展壮大生命健康产业的根基。

上世纪80年代,博罗是全国唯一拥有5家药厂的县,“一县五药厂”的名声响遍全国,这一时期,罗浮山药厂出产的罗浮山百草油和风湿宁系列产品以及先锋药厂出产的喉疾灵片和先锋霉素,均是颇具代表性的岭南医药产品,销售线铺向全国。期间,罗浮山药厂更是花费数十万元引入瓶装自动生产线,率先走上生产自动化的道路。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黄金期的辉煌过后,博罗的中药制造业很快走起了下坡路。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广州等地同类型药企逐渐兴起,中药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受制于内部管理体制的僵化,这些药厂开始出现产量、产值停滞不前,工厂陷入半停产状态,甚至有大量工人的工资被拖欠。

进入新世纪,在国企改制大潮下,面临生存危机的博罗中药企业加入改制的洪流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罗浮山药厂,经过当地乡镇政府公开招标、出让、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后,这家曾经的乡镇企业最终改制为纯民企,成为今天的罗浮山国药。

如今,罗浮山国药已经一跃成为惠州最大的制药企业,员工数量达到1000人,建有6个生产车间和16条生产线,其中包括2014年新建的华南地区最大中药提取车间,去年该企业总产值超过8亿元。

即便如此,技术瓶颈还是成了这家企业进行产业优化升级的阻碍。时间倒回1970年,罗浮山药厂以“复方风湿宁注射液”起家,这种中药注射剂一度是该企业提升年产值的关键。不过,随着近年国家提高医药制剂的标准,针剂产品对技术、仪器设备、质量监控等要求更高,中药领域开拓注射剂难度很大。这意味着,生产中药注射剂达标生产成本更高,研发时间更长。因此,罗浮山国药不得不在2017年停止了注射剂的生产线。

博罗生命健康产业的根基是中医药产业,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研发,而研发的支撑是人才。县健康办负责人表示,博罗将主要与广东药科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对接高端人才资源,借力中医药高等院校的科研实力和人才支撑,合作建设实验室和孵化器,支援博罗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博罗县正积极与大专、中职等院校合作,订单式培养生命健康产业实用型技术人才。据悉,位于博罗县福田镇的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福田校区已设立了健康管理学院,新增中药学和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三年内计划招生2900人。

文化

擦亮“葛洪”名片,打造产业品牌

2015年12月10日,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和证书时,相差7个时区外的博罗县并不平静。

屠呦呦获得诺奖的原因是发现了青蒿素对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作用,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当时为她提供研究思路启发的,正是源于葛洪在罗浮山写下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葛洪是东晋时期的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在罗浮山采药炼丹、修道成仙,开创了中国岭南道教教派,罗浮山也因此成为葛洪遗产保留最多、享誉全国的胜地。如今,游走在罗浮山景区,和葛洪相关的景点仍然随处可见。

2018年,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入选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在此一年前,湖北蕲春县入选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作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的故里,近年来,蕲春县活用李时珍文化品牌,打造医道文化圣地。目前,该地已经打造了李时珍纪念馆、李时珍中医院、李时珍学校等品牌机构,连续20余年举办李时珍药物交易会。在蕲春,随机走进一家中医馆,就能看见李时珍的塑像,“李时珍”文化早已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

与之相较,在同样有着中医药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博罗,“葛洪”这一中医药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仍未超出罗浮山的范围,也尚未实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浸润。

“我们要像蕲春重视李时珍一样重视葛洪文化。”县健康办负责人表示,未来博罗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将不断擦亮“葛洪”这一名片,打响以葛洪为标志的健康养生文化,形成博罗生命健康产业的本土特色品牌。

■对话

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特色作物与南药研究室主任王继华:

围绕罗浮山中医药传统打造特色文化景观

博罗县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即将出炉,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健康产业,博罗还缺什么?日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特色作物与南药研究室主任王继华就此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探索生命健康产业的文化外延

南方日报:今年年初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湾区”的规划。依托罗浮山的中医药传统和资源,博罗应如何在健康湾区建设的版图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王继华:罗浮山是国内著名景点,也是博罗中医药传统的发源地,而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结合,正是博罗区别于中山、珠海等健康产业较发达的周边城市的优势。对于博罗来说,要讲好生命健康产业的故事,目前最为迫切的是找到葛洪的中医诊疗文化和鲍姑的艾灸文化的现代讲述方式,把这些极具价值的中医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围绕罗浮山中医药传统打造特色文化景观,发展独具本土风格的特色旅游。

南方日报:博罗县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提出要建立特色鲜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健康产业体系。从三产融合的角度看,博罗生命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发力?

王继华:三产融合的探索,除了上下游产业链条的整合,还可以是文化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比如盛产肉桂的云浮罗定市,就规划建设了肉桂主题公园,规划为集种植生产、观光娱乐、采摘体验、科普教育、中医药研究、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并引进企业开发肉桂养生旅游项目。

听说博罗即将建设岭南药用植物园,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扩展一点,引入中医药传统文化,发展研学等科普教育活动,充分挖掘博罗的中医药文化资源。

高标准打造现代南药产业基地

南方日报:今年3月,博罗县南药产业园成为2019年全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你对博罗发展南药产业有什么建议?

王继华:博罗县乃至惠州全市至今缺乏具有地理标识意义的中草药品牌产品,这成为制约产业升级发展的瓶颈因素。在中草药资源方面,博罗具有良好的基础,目前博罗正在规模化种植的沉香、艾草、牛大力等中药材,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质。据我了解,博罗县有罗浮山国药和新峰药业两个规模较大的中药企业,因此,应结合中药企业的原料需求,对照《中国药典》、《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中药材质量标准,在较高的起点上探索标准化种植,打造高标准的中药农业,借助南药产业园的优势,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南药产业基地。

南方日报:博罗依托中医药发展健康产业,需要克服哪些难题?

王继华:发展中医药为主的健康产业,博罗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都很好,硬件是罗浮山的悠久历史和旅游开发潜力,软件是罗浮山已经成为中医科学大会永久会址的所在地,这些都是非常坚实的文化基础。博罗要利用葛洪打造中医药文化的名片,不仅打造成为南药药材集散地,也要打造成为南药文化基地。在此基础上,博罗应该更加注重发掘本土传统中医药文化,比如我了解到博罗的一些乡镇就有饮用午时茶的习惯,这种延续多年的药膳传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内核之一,花一点精力和时间去挖掘,就能发现不少民间用药智慧,这些都是博罗中医药文化里隐藏的珍宝。

■观察眼

打造生命健康产业从培育消费市场开始

包括健康食品、医疗产品、健康管理、医疗器械在内的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在许多国家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以日本为例,发展健康产业是日本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关键环节,健康产业也因此成为日本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日本,健康产业的发展是其国内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是驱动日本政府发展健康产业的主要动因——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率最高、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医疗和养老的压力带动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催生了人们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这构成了推动日本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社会现实因素。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人口难题。对于惠州而言,同样的难题正在上演。根据联合国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截至2016年,惠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2.89%,这意味着,惠州在2016年已经跨入老龄化社会,而目前惠州尚未形成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此背景下,健康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

从2013年起,日本政府将医疗和健康产业定位为经济增长战略的新重心,通过放宽新药开发、审批等方面的行政手段,激发企业参与医疗健康领域的积极性,行业的细分消化了大量就业人口,也从而激活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活力,近年来,健康产业已成为推动日本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较于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城市,博罗县的生命健康产业起步较晚,市场基础薄弱,要将生命健康产业打造成为新兴产业支柱,首先要从培育消费市场开始,注重消费人群的现实需求,并重点开发潜在需求。

目前,罗浮山及其周边景点的游客主要来自广深莞等周边城市,他们属于有一定消费力的人群,却多为自驾游游客。要留住“过夜客”,就需要通过生命健康产业的延伸,开拓更多层次的康养服务;要吸引“回头客”,就要创新开发品牌产品,从药食同源等传统着手打造“带得走”的“手信”,真正形成康养旅游产业“留得住,带得走”的良性循环。

新闻推荐

挂牌出租公告

受委托,我中心对博罗县人民医院内智能便民设备(医用耗材自助机)场地进行挂牌出租。本次出租通过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产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