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第一山

湛江晚报 2019-08-16 09:24

罗浮山胜景。 资料图片1

被司马迁称为“粤岳”的“岭南第一山”名曰罗浮山,在我心里,惠州罗浮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一山。它是大湾区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人如山,此地的民众千百年来,在低调内敛秀美中谱写着人间的正道。

1600多年前,东晋医药学家葛洪隐居在罗浮山山洞里炼丹。葛洪出身江南士族,13岁丧父,性格内向、不善交游,闭门读书专研,早年向郑隐拜师学艺,郑隐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影响很大。葛洪不会圆滑不谙世故,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似乎是他最好的归宿。葛洪夫妇曾在广东南海西樵山和广州今三元宫一带悬壶济世,后因罗浮山植被繁茂,盛产草药,遂顺水路东去。其所著的《抱朴子》一书,是对晋代前的神仙方术系统地总结,重点论述了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等,为中华传统中医积累了宝贵的资料。葛洪是道教的推崇者,罗浮山的道教源于葛洪,与其他道教名山相比,葛洪的“道”体现在关心人间世事、百姓疾苦、重养生、重强身健体,不是“天道”般大道理的宏观叙事,而是微小不可或缺的“常道”。和平盛世的当下,这就是“人间正道”。

医食同源。罗浮山四周的餐馆不约而同地打出养生食疗的招牌。明末清初传入粤地的叫花鸡,经过“药都”世代人的精心改良,加入党参、枸杞等中药材,放入特制的大型土窑中烤制,既保留了当年叫花鸡的原始风味,又与时俱进,增添了养生的功效。锡纸包裹的土窑鸡,便于流通和销售,动动手指网上下单,半天功夫就送货上门,蹲在土窑前静候,也能淡定地饱餐一顿。稍微留意,乡村、省道、国道路边,卖天然山水豆腐花的招牌格外显眼。养生食疗等观念在现代人生活中,早已入心入脑。

2

小时候,头晕发热,母亲总喜欢在我的太阳穴旁抹点百草油。长大了,才晓得百草油的原产地在罗浮山。百草油有祛风解毒、提神醒脑、辟秽止呕等功效,很多上了岁数的老太太四季都爱涂抹,港澳地区的市民将百草油形容为“老太太香水”。百草油顾名思义,百种草药提炼而成。罗浮山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长年生长着3000多种植物,药用植物就有1200多种,名副其实的百草药库。百草油的制作工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10月,85岁高龄的屠呦呦成为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三位获奖得主之一,她也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这全因她创制新型的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屠呦呦在自述中称,1969年,她接受中草药抗疟研究的任务,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种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进行实验研究。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实验一时陷入僵局。突然,如有神助般,仙翁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的一句话抓住了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因此,说葛洪的著作成就了屠呦呦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实不为过。次年,罗浮山景区青蒿园里竖起了一块“青蒿治疟之源”的石碑。葛洪、屠呦呦,一位古人、一位今人,一种名为青蒿的植物,联系着相隔千年的有缘人。

文献上曾记载,宋代时,罗浮山冲虚古观旁的“洞天药市”与广州芳村花市、广西合浦珠市和东莞寮步香市一起被称为岭南四大集市。而“洞天药市”规模最大,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药市。走在冲虚古观左侧的一条山道上,想象着千年前山道上全是买药和卖药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延绵数里,蔚为壮观。“药街”上中草药交易旺盛,医馆郎中识字的、有文化的人也聚集于此,无疑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积极作用。

3

另一位与罗浮山有关的神仙名曰黄大仙,原名黄初平,浙江金华人。18岁开始修道,得道后易名赤初平,号黄大仙,故号称“赤松仙子”。他原是当地一名放羊的牧童,在罗浮山冲虚古观修炼得道升仙。民间传说其法力高强,能够点石成金,宋代敕封为“养素净正真人”。相传他炼丹得道、羽化登天,以“药方”度人成仙,在粤港澳、东南亚等地备受人们信仰和崇拜。浙江、广州、香港等地都建有黄大仙祠。香港还有为纪念他而设立的黄大仙区。

香港黄大仙祠,又名啬色园,闹市中的静谧一隅。始建于1945年,延续着广州黄大仙祠的香火,是香港九龙最有名的胜迹之一,最著名的庙宇。香港本地的虔诚信众会告诉您:黄大仙虽是“有求必应”,但许愿是要还愿的哦!的确,黄大仙享负盛名,无人不晓,香火鼎盛,每年农历年三十,香港市民为了争抢“头炷香”,下午就来排队等候,有的甚至是全家总动员,轮流上阵。每逢农历新年,黄大仙首位香客必然是新闻报道的头条。被采访者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他们劳心劳力就是想祈祷保佑来年家宅平安、顺顺利利。不少香港适婚男女,都会选择到教堂和黄大仙祠分别举行西式和中式的婚礼。黄大仙祠是香港唯一可以举行婚礼的道教庙宇。在老一辈眼中,中国人结婚就必须在黄大仙祠举行,穿着中式婚嫁的裙褂,手臂戴着一圈圈金灿灿的首饰,磕头敬茶行礼,强烈的仪式感,在亲朋戚友的集体见证下,在黄大仙眼皮底下,聆听新人誓言。黄大仙万万没想到,千年后,他肩膀上的责任更重了。

粤港澳三地同声同气,唇齿相依,一衣带水。风俗、饮食文化、语言,方方面面都相近。今年,香港回归已22年,澳门回归也将20年,粤港澳大湾区的顶层设计正快马加鞭,意味着世界上第四大湾区即将雄起。粤港澳一体化,或许不光是个地理上的概念,同宗同源是铁一般不争的事实。

4

宋朝时,岭南两广极度荒蛮。绍圣三年(1096年),苏轼被贬经过罗浮山。迁客逐臣到了陌生荒凉之地,一般哀怨嗟叹,心情不爽。而苏轼异于常人,不走常规路线,迷恋风景,体察风物,感受岭南风土人情,对岭南地区常见的平常食物荔枝爱得执着肆意。《食荔枝》中,“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首七绝诗中,“吃货”苏轼表现出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风骨。

此时恰遇广州瘟疫流行,全城无清洁水源,知州王古向大学士苏轼求助。有了千里之外杭州“苏堤”设计建造经验,曾到白云山游玩的苏轼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设计一套精妙的“竹制管道”,引水入城。广州城最早的引水洁水妙计,便出自爱吃荔枝的苏轼之手。细心的苏轼建议在施工时每根竹管上钻一个小孔,塞上绿豆,用竹钉封上,一旦竹管堵塞,很容易查出具体的堵塞部位。心思缜密,考虑周到,在今天,这就是“工匠精神”。

5

每逢节假日,罗浮山总是人头涌动。超高密度的负离子,丰富多样的绿色植被,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游人纷至沓来,一条条等候进山的人龙排到马路边。鹰嘴岩、朱明洞、狮子峰、飞云顶,游客们身体力行地用脚步丈量着名山。上山容易,下山难,不少游客上山时拄一根拐杖,下山时拄两根,能挪动全靠多出来的两条腿。大湾区里呆惯了的人们,好不容易到了飞云顶,下山时走路姿势相当“销魂”。双腿灌铅般,实在走不动了,走走停停,沿着石阶,提胯、翘臀、挪单脚,实让路人忍俊不禁。

来自珠三角的骑行发烧友,誓要挑战大自然。有路就往前骑,没路就找路,确实找不到了,用双手、肩膀抬着车负重前行,只为抵达飞云顶顶峰,举起一个剪刀手,咔嚓,留下到此一游的“打卡”倩影。他们不是要与天斗与地斗,而是激发和锻炼一颗永不放弃永不服输的心,至少能传承仙翁葛洪、“有求必应”黄大仙、才智双全苏轼的些许灵气,回归日常时,如有神庇佑。

希腊画家亚伯尔曾把作品放在街边,任路人品头论足,自己却隐藏在画后面,听取意见。一个裁缝经过,说人物的衣服部分画得不好,他马上修正。随后,裁缝又批评画的其他部分,他忍不住从画后跑出来说,您还是只谈衣服好吗?我不过是个“裁缝”,对罗浮山的印象终究只是一个侧面。

作者简介: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获国家、省、市新闻奖近20个,文学作品散见报纸期刊等。

新闻推荐

国家级羽毛球大赛青少年赛落户福田8月20日将在福田体育馆开赛,龚睿那等9位世界冠军为宣传助力

8月20日将在福田体育馆开赛,龚睿那等9位世界冠军为宣传助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