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战略 龙门特色农业节庆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龙门县龙江镇通过连续举办三届龙眼节,打响特色农产品品牌。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为引导各乡镇探索符合实际的灵活发展道路,龙门全面推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战略,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当前,麻榨杨桃、路溪石硖龙眼、龙华功武萝卜等农产品已逐渐成为当地特色品牌。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为进一步打响特色农产品品牌,龙门近年来结合乡土文化及农业资源,陆续举办颇具特色的龙眼节、杨桃节、“玉萝”文化旅游节、美食文化节等活动,不断丰富节庆活动和产品,扩大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南方日报记者林文通
出台政策奖励优秀特色农业节庆活动
龙门山清水秀、土壤肥沃,孕育了几十种农林牧渔特色产品,包括优质稻、粉葛、竹笋、淮山、杨桃等。然而,由于当地的多数农产品以零散销售为主,同时自有品牌较少,市场占有率低和价格不高成为了制约龙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破解这一困局,龙门一方面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和乡村策划开展特色农业节庆活动,通过“农业+文化+旅游”等方式提升产品价值。
去年9月,全国首届农民丰收节期间,一场以杨桃为主题的系列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在龙门麻榨镇举行。“桃色桃香”龙门宴品鉴会、杨桃展示展销会、生态观光、生态采摘、露天采摘新鲜杨桃与“丰收桃园”健步走等有趣的节庆活动纷至沓来。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仅现场订购杨桃便达近4000万斤,还带动其他农特产品的销售。由于特色鲜明,麻榨镇下龙村也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成为龙门乡村振兴的样板和标杆。
事实上,除了麻榨镇杨桃节外,近年来,龙华镇“玉萝”(淮山、萝卜)文化旅游节、龙江镇龙眼节等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农业节庆也在龙门各镇各村兴起,成为展示当地农业发展成果的窗口。相关活动的举办搭建起与广大农民共享丰收喜悦的平台,让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有了展示和推介产品的“窗口”,为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为此,龙门去年制定出台了《龙门县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实施方案》,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在龙华镇举办的“玉萝”文化旅游节上,龙门县副县长罗光少表示,特色农业节庆将推广当地农特产品与乡村旅游紧密融合在一起,成为扩大龙门品牌影响力的有效载体,对当地推动美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今年,“落实好乡镇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实施方案,加强乡镇乡村旅游节庆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休闲观光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农产品销售,带动农民增收”等内容已被写入龙门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另外,根据今年初印发的《龙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方案》,当地还将继续支持各乡镇以特色农业为基础开展主题节庆活动,对有一定规模、活动组织性强、取得较好示范效应纳入县级活动计划的,将给予奖励5万元。
搭建平台引领村民增收致富
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镇一业”,擦亮龙江镇“路溪石硖龙眼”品牌,8月3日,以“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主题的第三届龙江镇路溪石硖龙眼节在当地石下村开幕。现场除了推介路溪石硖龙眼为代表的龙江镇特色水果和农特产品外,还有“美丽乡村·乡约龙江”徒步等游园活动,吸引了全省各地的游客前来参加。
据了解,近年来,龙江镇为一体化破解乡村发展难题,立足甘坑、石下、沈村和六屯村地域相邻、同风同俗、产业相近(均是“路溪石硖龙眼之乡”)、适合连片发展的综合优势,发动村民种植龙眼,打造出一条集“产、加、检、销、送、旅”于一体的产业经济链。然而,种植规模上去了,产业也逐渐成型,但如果不打响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价值,早年困扰农户的“果贱伤农”很有可能会出现。于是,在2017年8月,龙江镇尝试举办了首届龙眼节。
“近两年,我们成功举办了两届龙眼节,使得路溪石硖龙眼远近扬名,也为当地果农赢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今年再次举办龙眼节,目的就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再度提升石硖龙眼影响力和品牌形象。”对于连续三年举办龙眼节,龙江镇镇长谢添育认为这一节庆在品牌宣传推介和拓宽销售渠道方面达到预期的效果。
与此同时,通过龙眼节这项“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活动,当地农户也成为直接的受益者。“在地方政府和合作社的帮助下,今年的龙眼销售速度大大提升,而且售价也比去年提高了1倍。虽然今年龙眼减产了,但是收入却与去年基本持平。”石下村龙眼种植户刘柏光介绍,他种植的10亩龙眼今年共挂果1500公斤,在合作社的帮助和推介下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被订购一空。
据悉,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石硖龙眼这一特色农产品产业,龙江镇积极鼓励当地甘坑大嫂创业合作社、石下龙眼种植专业合作社、非凡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带动农户扩大种植规模,让龙眼产业真正成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特色产业,引领村民增收致富。
观察眼
创新农业节庆活动
打响地方特色品牌
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都根据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举办具有地域特色、主题鲜明的农业节庆活动,并形成了一批农事民俗、采摘体验、农业嘉年华等品牌。无论是出于哪种功能的开发,农业节庆的落脚点都是打响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通过“农业+旅游+文化”各项要素交会,打造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对此,龙门也在探索前行的路上。
要做好一个农业节庆活动并不容易,尽管近年来龙门部分乡镇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通过对比,我们也能看到其中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龙门作为全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拥有多个全国、全省名优农产品,但目前形成农业节庆品牌并持续开展的相应活动的并不多,活动规模也不大。此外,受众群体过于单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举办农业节庆一定要注重挖掘其深度和内涵,要结合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有所创新,避免千篇一律。翻看媒体报道,国内有些地方就因为同质化现象严重,清一色的“摆摊设点”“现场品尝”,导致好不容易开展起来的节庆活动日渐冷清,最终难以为继。为此,特色农业节庆活动要常办常新才能引来关注,在宣传推介方面也要有新的思路,紧跟市场导向,才能促进其稳定持续的发展。
让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龙门已先后出台各项政策,鼓励乡镇举办高质量的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并予以奖励,足以看出龙门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我们也期待着,拥有良好基础的龙门能在特色农业节庆活动中办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打响“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品牌,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新闻推荐
■赣深客专罗屋大桥现浇梁施工现场核心提示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要是实现交通运输对接。东源主动对接粤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