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好香如雀舌烹 老城卖遍过新城 东江物产之茶叶
早在1500多年前,龙川县就取皋卢茶作为饮料。现在河源所辖各县区都出产茶叶,且各具特色,汤色各异,茶味或浓或淡,或甘或涩,但都香气十足,令人闻之神清,饮之气爽,颇受民众青睐。
龙川皋卢茶
是广东客家地区最早记载的茶
茶是大多中国人喜欢喝的饮料,也是在工业尚不发达时我国出口货物之最大宗,一向执国外茶市之牛耳,尤其是经由广东出口到欧美、南洋的茶叶为最多。屈大均著《广东新语》及有关文献记载,明代以后,广东已开发饮用的茶品种达18个以上,产茶区域达27个县,多以产地命名。
清乾隆开放的中国对外贸易唯一口岸广州“十三行”,茶叶生意做得很大,出口量逐年上升,广州周围的茶区也在逐年增多。到了鸦片战争(1840年)前夕,广东产茶区已扩大到70个县,地方名茶增加到35个,其中就有河源的康禾茶。
如今的河源是产茶大市,各县区都有其代表性的茶叶,“岭南山地产茶者多,而河邑独盛。上管(莞)、康禾诸约,居人生计,多半赖此。”
曾有人撰文论述,据南朝宋(公元451年至536年)沈怀远在《南越志》记载:“龙川出皋卢,叶似茗,味苦涩,士人为饮。”龙川县所产的皋卢茶是广东客家地区最早记载的茶(《广东客家茶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研究》,载2013年6月《中国茶业》)。可惜《南越记》原书早已散佚,《本草拾遗》转引了沈怀远这句话,但又加了一句:“南海谓之过罗,或曰"物罗"”。一般认为,这是苦簦茶,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苦丁茶。可见龙川人饮茶的历史是非常早的。
河源多地曾盛产苦丁茶
在明清、民国时期,苦茶在广东属野生状态,分布广、数量多,山民逢清明时节采来作药用。湖南江华一带曾利用茶资源建立规模茶园,明显改善了湖南的红茶品质。苦簦茶在英德、大埔、南海、龙川和河源等地均有分布。
桂山“昔为猺地”,人烟稀少,只有一些土著山民居住,形如化外之民,因此,自居文化正统的“华夏衣冠”,将这些居住于南岭山脉崇山峻岭之中的山民,蔑称为“畲”、“猺”,将住于水上舟船中的人呼为“疍家”,河源曾有不少。
明初河源曾设有“抚猺官”,将猺民齐民编户,“使绥靖之,略赋山税羁縻而已”(嘉庆《云霄厅志》)。但两拨人相处久了,“声教日讫,传统渐远,言语相通,饮食、衣服、起居、往来多与人同。”(《平和县志》)
清乾隆年间的河源知县张陈翼著有《桂岫晴岚》诗云:“何当问猺俗,尝试苦簦杯。”意思是说何须去问猺人的风俗呢,先来尝尝这桂山出产的苦簦茶就知道了。这苦簦茶,唐代以前称“瓜卢”、“皋卢”,宋、明时逐渐改称“苦簦”,或简写成“苦丁”,味苦性凉。
据清乾隆《河源县志》记载,上郭(上角)的苦簦茶非常好喝,味苦性寒,可以解热毒,但不可多饮,多饮则伤于寒。那时出产的上角苦簦茶好到什么程度?往小里说,是当年包括今源城区、东源县那么大一片土地中最好的。
各县都出产名茶
广东各市均出产茶,但多集中在山区,河源、梅州、潮州、揭阳、肇庆、云浮、韶关、茂名、湛江10市合计茶园面积约占全省茶园面积的93.3%。(《中国茶艺纪念茶圣陆羽诞辰1280周年》)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开展茶树资源普查利用和提纯复壮工作,发现全省有茶树200余种,其中已在全省登记推广的茶品有凤凰单丛株系、乐昌白毛、博罗罗浮山茶以及今属河源市的连平九连山茶。(《中国名茶记》)
在原河源县,除了一茶难求的桂山仙茶外,离河源城东10里的古云山上,在清早中期时亦产茶。(康熙《河源县志》)城东黄茅嶂、城东北120里地的仙峰嶂,都产茶,尤其是仙峰嶂出产的茶,“味甘美”。
紫金县天字嶂山曾产茶,味道甚佳,“茶敌桂山”。(《永安县三志》)
龙川县产的茶,以輋禾凹者最佳,其次有大岭西山所产之茶。(嘉庆《龙川县志》)
清代的和平县也产许多茶,每年卖往省城的,约有2000篓。(《和平县乡土志》清抄本)据1928年的统计,和平县的年茶叶收入约万余元,油茶年销售收入10万元左右。茶叶和纸、炭、茶油、桐油一样,是当时和平县出口大宗产品。
明清及民国期间,除产量少的桂山茶及康禾贡茶之外,河源各县所产茶叶的品质,是比不过鹤山、清远等地的。
据传,康禾茶曾为南宋贡品之一,饮誉南洋。《辞海》中称康禾茶是河源的三大特产之一(另两样是蜂蜜和松脂)。当地一些老茶农称,在清朝康熙至嘉庆年间,康禾茶作为朝廷贡品送往京城。一般在三月间至年底均可采摘,主要制法是:将采摘的茶叶先用锅炒至半干,即行倒出,用手揉搓,后再炒一次,复行倒出,晒干装成,用罐装好。全县年出产约3万斤,行销河源及龙川、紫金、连平等地。按1934年的价格,每斤1.6元。
桂山茶年产2000斤,多在河源县内销售,1934年时,每斤卖1.1元。
和平县出产的九连山茶,一般在农历三四月、八月采茶,采得嫩叶用锅焙揉,年产约万斤,行销于梅县、惠阳等地,按1934年的价格,每斤卖0.5元。兴宁县出产的箭竹顶茶和官田茶,年产约3000斤,1.2元一斤,茶铺常到茶山上收茶,销售到兴宁县及南洋各地。(1934年《广东工商业》)
据统计,1949年,河源县种植茶叶面积1374亩,总产茶叶6.4吨。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对种植茶叶者给予扶持政策,使茶叶种植面积逐步发展。1955年,河源县种茶面积2065亩,产茶叶25吨。
20世纪70年代初,河源县外贸部门从云南、英德、饶平、潮安、普宁等地引进大叶青、凤凰、水仙等茶叶良种,定点在高埔岗农场和黄村公社的黄村、祝岗,黄沙公社的群峰,漳溪公社的群星,叶潭公社的琏石等5个大队的茶场种植,并作为县茶叶生产出口基地。县外贸局从外地调人良种茶叶70吨,并聘请茶叶技术老农,扶持茶叶基地生产,指导育苗、种植、管理和加工茶叶,先后下拨无息贷款16.8万元,供应化肥200吨。1975年至1986年,河源县茶叶生产基地总共为外贸提供出口红茶、绿茶296吨。1987年,全县茶叶面积发展到3.08万亩,年产茶叶382.5吨。
原河源县1978年产茶68吨;和平县产茶量最大,为669吨;连平县76吨,紫金县51吨,龙川县44吨。至1987年,和平县仍是最大产茶县,年产茶647吨。原河源县的郊区产茶量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由1978年的43吨,飙升到1987年的329吨,种茶面积从1978年的8797亩增加到27853亩。1984年,高埔岗农场报经河源县政府批准,成立国营高埔岗茶场。茶叶曾是高埔岗农场的主要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桂山仙茶桂香隐隐
桂山向来产茶,而且是极好的“仙茶”。河源旧志云,桂山产仙茶。
岭南山地产茶者多,怎比得上河源产的茶更多,上莞、康禾等地村民,明清以来就多以产销茶叶为生计,春夏之交,商人丛集。采茶多在清明前,此时香嫩色美,迟采的茶就不好喝,卖不出好价钱。霜降后还可以采些新芽,谓之“霜茶”,但量极少,是非常难得的好物。桂山的茶一出,立即能秒杀霜茶,人们呼之为“仙茶”。在旧时,桂山仙茶并非人工种植,可偶遇,而不可强求。桂山仙茶有一种叫“一支枪”的,非常好喝。这是桂山的一大特色,清代进士檀萃在他的作品《楚庭稗珠录》里,对此也有记载:“桂山居民多艺茶荈,品称上管,其味颇佳。”
明初归善进士吴高有《忆桂山》诗云:“曾饮桂山茶,未登桂山路。芒鞋白苧衣,相约游山去。”《大清一统志》记载:“桂山,……上多桂树,产茶绝佳。”
《惠州府志》记载:“宋淳熙七年(1180年),广东提举杨万里(字廷秀,吉水人,提举广东常平)讨"茶寇"沈师于河源、循州,平之。”从这条史料中可看出,河源种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
但桂山茶不可多得,更别说桂山茶中的极品了。究竟有多难得?连《惠州府志》都说:“桂山,峰峦耸秀,多桂,产茶,绝品不可多得。”
当年河源城居民喜欢桂山细茶,只是太难得,只得联想了一些传说来解解馋。马鸣先生在《河源文史资料》(第二辑)里写了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磨豆腐的青年和一个放牛的姑娘同住牛坑附近。逢三六九圩日时,青年就挑着油炸豆腐去回龙卖,姑娘都在山边放牛。她身上带着个竹筒,里面装的是很香、很甘、很滑的桂山细茶。有一天,青年挑着油炸豆腐赶路,又热又喝,嘴唇干裂,见到姑娘后就去讨茶喝。姑娘对青年看对了眼,就说要用豆腐来换。于是一个喝茶,一个吃豆腐,一个说好甘好甘,一个说好香好香。姑娘和青年就这样以桂山细茶为媒,成就了一段好姻缘。
姑娘的好茶,一则是因为有好茶叶,一则也因为有好水。
传说桂山顶上有仙人足迹,分别在桂山和红花嶂,是仙人下凡时一脚踏在桂山,一脚踏在红花嶂(惠州境内)时留下的。后来这脚迹像石硖的恐龙足迹一样,年深日久成了化石,仙人的足迹比恐龙的大多了,就成了一个脚迹印井,长年有水,就算山下大旱,山顶这口脚迹印井的水也不会干,清凉解渴,喝过的人都觉得很提神。
取一款桂山上种植出来的红茶,泡出来的茶汤颜色金红透亮,馨香扑鼻,饮之,余甘不绝。
桂山茶传统制作技艺是东江客家文化的一部分,与惠州、梅州、河源各县区的客家茶传统制作技艺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从制作技艺、步骤、过程掌握上,均具有自己的特色。
桂山茶因山得名,经十二道工序制成,全程纯手工制作,具有独特的桂花香味。其主要技术在于晒青和晾青中茶青水分保留和两次揉青中茶叶的揉搓程度,以及提香程度的掌握。技术使用得当,制作出来的成品桂山茶就具有浓郁醇滑、桂花香气高浓、汤色清亮、回甘极好的特点。
有人说,桂山茶的独特香味是不可复制的。这主要是因为在种植环境和制作程序上与其他客家地区的茶叶制作存在一定差异,其独特天然的地域环境,使茶树与桂山上的桂树相间,茶树汲取了长年累月沉淀的桂树下有机土壤的桂树精华。同时,12道纯手工精细制作技艺,使桂山茶与别处的茶如仙湖茶、康禾茶、紫金茶、龙川茶等客家茶,在口感、茶汤和独特的桂花香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河源茶类非遗项目众多
因为河源各县区都出产自己独具特色的茶叶,使用独到的制作技艺,每到市级非遗项目申报之时,总会有不少茶业公司积极申报。
2016年,桂山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第十一代制茶技艺传人叶贵平为项目传承人。
申报单位撰写的材料显示,桂山茶制作技艺自清朝中晚期叶氏第一代制茶创始人叶文宇公(生于1734年)开始,跟着族里的老一辈学习桂山茶制作技艺,使其传承脉络得以清晰,至今已历经280多年,历经作基、奕发、树芳、大德、桂清、作梁、汝愃、燕南至叶新发再传至叶贵平第十一代传人,使桂山茶制茶技艺得以传承延续。其制作流程为:采摘、晒青、晾青、杀青、揉青、炒干、二次揉青、揉干、堆香、提香、过筛、储存增香,将成品装入储存罐中,放于阴凉处,半月后即可冲泡饮用。
康禾贡茶制作技艺,因历史悠久、茶叶口感好等优势,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技艺按照传统的加工流程,包括摘叶、精选、杀青、揉搓、初烘、包揉、复烘、辉锅、再精选、成品等。
紫金的竹壳茶,其实是一种中草药,又称葫芦茶,以整片竹箨(竹壳)包扎成五个连珠葫芦状,内含鸭脚木叶、葫芦茶、鸡骨草、金银花、车前草、金不换、救必应等中草药,底部贴上红纸标签,过去在中药店悬挂出售,颇为引人注目,是广东民间凉茶之一,饮之可清热消暑、舒肝健脾,有助消化,价廉物美,为河源市非遗项目。
紫金县还出产擂茶,堪称美味小吃,将芝麻、花生米、黄豆等炒熟,与适量的茶叶及食盐一起擂搅成粉末状,然后冲入开水即可。食用时,可加入炒米子(即爆米花)吃,或作食粥的佐料。龙窝、南岭等地食用较为普遍。
时至今日,河源各县区、各茶业公司仍在传承传统的茶叶制作技巧,且与时俱进,对制作技艺进行了改良。在茶种上,引进了台湾等地的优质茶进行改良,并尽量少施化肥、农药,从外省购买或制作天然有机肥,以使茶树更健康,使河源茶叶在广东乃至全国的茶叶质量竞赛上斩获众多奖项,在茶叶市场更具竞争力。
新闻推荐
■相关笔者从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获悉,29日,紫惠高速T5标好义隧道右洞顺利贯通,这是紫惠项目第一条双向贯通的隧道,也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