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惠州固定资产投资接近1000亿元大关,348亿元重点项目投资过半投向现代产业 “巨无霸”项目建设打响万亿产业突围战
陈鸿宇。受访者供图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北端的惠东县稔平半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随着多个“巨无霸”项目密集进入施工建设新阶段,这座“滨海旅游岛”正在向“能源科技岛”蝶变。
在这里,总投资数十亿元的两大“国之重器”——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主装置已动工建设,未来建成后将跻身世界级技术水平,还可带动一条条产业链。加上惠州港口海上风电、广东太平岭核电等大项目,打造大湾区能源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惠州雄心”在这里显现。
重点项目带动产业向上突围,产业迭代孕育发展新动能,进击中的惠州试图转型谋变。8月1日,南方日报记者从惠州市发改局了解到,上半年,惠州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8.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0.5%,其中现代产业类项目投资占比超过一半。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也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快速回暖——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逼近1000亿元大关,增速位居珠三角前列。
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吉表示,惠州以工业立市,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代表发展后劲强大,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埃克森美孚等多个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将为惠州稳投资、稳外资、稳预期提供有力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周欢
项目攻坚战
列入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高于全省进度
在国家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惠州大亚湾,总投资60亿元的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SMPO/POD项目、总投资65亿元的惠州石化产品结构优化及质量升级项目正加快建设。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项目转为国家规划项目,中海油/壳牌三期项目正申请列入国家规划。随着多个国际化“巨无霸”项目加持,这里新一轮项目建设蓄势待发。
几十公里之外的仲恺高新区,总投资20亿元的亿纬锂能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6.1亿元的旭硝子显示玻璃(惠州)三期新建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的德赛汽车电子移动互联技术集成产业化项目正加快建设。一批创新项目带来的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集聚,让邻近深圳的仲恺正逐渐发展成为“小深圳”,加速孕育“创新雨林”。
这是惠州攻坚重点项目的集中体现。惠州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惠州254个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689.7亿元,1—6月完成投资348.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0.5%,同比上年增加25.3亿元,实现“时间过半、进度过半”。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惠州列入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7.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7.5%,高于全省进度1.7个百分点。
项目加速推进,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惠州固定资产投资接近1000亿元,达976.64亿元,同比增长12.4%,比一季度上升5.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0.5%)1.9个百分点。
特别是工业投资突飞猛进为惠州“万亿产业”赋能。上半年,惠州工业投资259.91亿元,同比增长12.4%,比一季度上升22.5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25个月负增长的局面。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的快速增长意味着发展后劲足。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特别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市场活力状况。”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田秋生如是说。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认为,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速可以侧面反映一个地区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一批重大项目未来建成投产后将助推惠州制造业发展,成为新的发展引擎。
产业突围战
44个超10亿元工业项目在建赋能“2+1”产业
放眼大湾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产业名城林立,而且各具特色。作为大湾区“中等生”的惠州,两大支柱产业的家底不错,但在高质量发展命题之下,也经历着“成长的烦恼”。
从经济数据来看,上半年惠州工业生产表现并不理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05.92亿元,同比增长2.2%,比1—5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电子行业增加值319.39亿元,同比下降0.5%,比1—5月回落0.5个百分点;石化行业增加值162.18亿元,同比下降2.1%,比1—5月回落1.5个百分点。
不过,单从6月来看,惠州的工业生产正在回暖。6月,惠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比5月(-1.3%)上升2.4个百分点、比4月(-2.1%)上升3.2个百分点。
稳中向好趋势显现的背后,是惠州悄然打响新一轮产业向上突围战。
如何突围再出发?惠州选择瞄准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生命健康新支柱产业,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
在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李惠武看来,惠州要抓住大湾区机遇,就要有平台、有产业。惠州提出的“2+1”产业集群的思路是对的。要在原有的基础,用最先进的技术把产业做大做强最优。
“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是惠州的特色优势,也是周边城市无法复制和模仿的,新材料产业园应该成为未来打造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惠州市知联会会长胡雪平建议,把技术创新能力与研发机构作为企业入园门槛之一,对产品工艺先进性设置要求。
在惠东县白花镇,惠东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指挥部近日揭牌成立。这个被惠州寄予厚望的产业园,进入了组织实施阶段,计划瞄准建设国内一流园区,将打造成为惠州“十年磨一剑”、发力新材料产业“蓝海”的主战场。
惠州市发改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惠州重点项目中9大类133个现代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85.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7.4%,完成投资占全部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的53.3%。其中,“2+1”产业有关的项目表现抢眼。
具体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重化工、数字创意、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升级和农林牧渔项目分别完成投资66.6亿元、39.1亿元、5.6亿元、1.7亿元、25.5亿元、0.48亿元、33.1亿元、12.9亿元和0.5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9.3%、55.4%、62.9%、69%、52.6%、26.6%、63.7%、50.7%和41.5%。
正是在重大项目建设中,新动能不断孕育。
数据在说话。惠州在建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有44宗;新纳统工业项目372宗,其中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95宗。其中不乏高端创新项目,它们的建成将为惠州带来“创动力”。
县区竞逐战
7个县区完成投资进度均过半
在邻近深圳、东莞的惠州仲恺高新区,世界级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显现雏形。在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项目一期高大的厂房里,智能化设备轮番上阵,平均每分钟可生产液晶面板约70片,平均每天10万片,月产能突破300万片。近日,该项目二期也已动工,建成后可年产液晶面板6000万片,加上TCL电视的整机生产,这里将变身全球最大的模组和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基地。
视线转向惠阳区,总投资20亿元的伯恩(淡水)基地项目已经试产。作为全球手机玻璃巨头伯恩光学在惠阳建设的第4个生产基地,这里生产的玻璃屏幕源源不断供应给苹果等国际知名品牌手机。
不远处的大亚湾区,计划总投资额超150亿元的慧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港(慧聪集团总部)项目6月底刚签约落户。总投资5.72亿元的光弘惠州二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陆续投产,而总投资15亿元的光弘科技(惠州)三期扩建项目则动工在即……
这是惠州各县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的真实映照。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在这个新赛道上,惠州7个县区你追我赶,铆足了劲。
来自惠州市发改局的数据显示,1—6月,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大亚湾开发区和仲恺高新区分别完成投资23.4亿元、27.8亿元、49.5亿元、25亿元、16.2亿元、37.6亿元和76.4亿元,完成年底投资计划分别为56.8%、50.4%、59.3%、50%、50.1%、52.5%和51.6%。
这意味着,上半年,惠州7个县区重点项目投资均完成年度计划过半。从完成投资额来看,仲恺高新区、惠东县、大亚湾开发区排在前三;从完成投资进度来看,惠东县、惠城区、大亚湾开发区位居前三。
如今,步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赛道,惠州正在为加速跑而凝气聚力。在新一轮城市和区域竞争下,在速度与质量的比拼中,围绕项目攻坚、产业突围、县区竞逐的战役才刚刚打响。
■观察眼
精准施策提升营商环境
以一流效率服务一流产业
今年以来,惠州通过“直通车”等创新举措,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效率,加快解决了一批项目落地难题。但相比深圳等周边城市,惠州的办事效率、营商环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以项目落地建设为例,从项目签约到审批到建设、投产,流程多、周期长,导致效率较低,影响投资者的信心。而在具体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经常存在征地拆迁、报批审批、建设协调等问题,导致不少项目难以落地,或者被迫延长建设周期,不能按时投产以及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用。
在这方面,惠州应当以“直通车”式的方式,狠抓关键节点,精准施策。例如,加快推进续建、投产项目建设,对续建、投产项目建设中存在不同问题实施一案一策,逐个分析原因,列明清单,组织涉及问题的县区或部门现场解决协调事项,实行“问题挂号、解决问题销号”的方法,推进续建、投产项目加大投资力度。
同时,需要着力加大新开工项目前期开工的各项要素保障,协助新开工项目加快完善项目各类报批审批手续,为项目开工创造良好开工条件,制定关键环节和时间节点,扎实推进能开工的项目尽早提前开工建设,促进项目提前完成投资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稳住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信心。
一流城市建设,需要一流的效率,也需要一流的产业。当前,惠州正在加快“2+1”产业集群建设。一流产业的建设,更需要以一流的服务效率作为支撑。为此,惠州需要在服务方面再下苦功,从制约项目落地建设的关键因素着手,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改善。
■声音
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
工业大项目
将成为惠州发展新引擎
上半年,惠州GDP实现2089亿元,增长4.5%,总量在全省排第5位,但增速在珠三角排名靠后。不过,从固定资产投资976.64亿元、增长12.4%的情况来看,惠州经济发展有后劲。
8月1日,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地区和城市的经济运行,受国内外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有一定的周期性,经济增长有高低起伏也正常,关键还是要看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如何。
陈鸿宇说,从惠州上半年的经济指标来看,GDP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增速快慢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是周期性的,是外部环境变化因素,还是体制机制原因,或者是因为处于产业转型瓶颈期、新旧动能转化期,这些因素都要仔细分析。
“从惠州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来看,在珠三角以及全省都算比较靠前。”陈鸿宇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迅速增长,本期的投入会转化为下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动力。
陈鸿宇说,一段时间以来,惠州工业投资比较低迷,今年上半年能够实现工业投资增长12.4%,说明惠州在重视实体经济、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集中了力量和资源,以此来突破发展中的一些制约因素。这对未来发展会奠定比较好的基础。
目前,惠州正加快发展“2+1”产业集群,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对此,陈鸿宇表示,惠州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落地或扩建,这些与石化、电子信息等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增长有关的大项目由于还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暂时看不到预期效果,但投产后会对惠州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会成为新的发展引擎。
新闻推荐
2018年我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额为165亿元。资料图片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飞速发展、城乡旅游消费和服务的升级、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