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的自由释放创富活力 流动的中国书写发展传奇

羊城晚报 2019-07-19 13:23

1988年,在广东南海官窑镇,一群南下的“打工妹”领了工卡,准备开始新生活叶健强 摄

2016年春节假期过后,广州火车站迎来返程客流高峰羊城晚报记者汤铭明 摄

羊城晚报记者 曾璇

总策划

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

郭启钊 朱帆

统 筹

赵鹏 冷爽 徐雪亮

图片统筹

林桂炎

设计统筹

范英兰

对于几千年来生活在农耕文明环境下的中国人来说,土地一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安土重迁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从历史上看,中国人也是最能适应陌生环境的。近代以来,许多中国人为生计闯关东、下南洋,凭借勤劳和忍耐,在异乡立足扎根,取得成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国家建设、个人生活幸福,许多人加入到流动人口大军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41亿人。这相当于全国每6个人中就有1个流动人口。而纵观新中国70年人口迁徙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流动迁徙的主力、规模、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

新中国成立前后,数万干部从解放区南下接管新的解放区,他们可以算是新中国最早一批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人数虽然不多却奠定了人民政权的基础。上世纪50到70年代,为了东北工业基地建设、边疆开垦、三线建设等需要,国家曾组织大规模移民。“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是那一代人喊出来的时代强音。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东部沿海省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量农民工从乡村涌入城市,从中西部来到东部,成为中国人口流动大军的主力。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力。不仅是农民进城务工,很多体制内的精英也放弃“铁饭碗”,南下广东“下海”创富,许多传奇故事就此诞生。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农民落户城市成为市民。与此同时,随着二、三线城市的崛起,越来越多人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到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的城市打拼。这背后折射出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不断被打破、地区间发展水平越来越均衡。

70年来,中国人的迁徙始终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今天,中国人更加自由地选择“下一个家乡”,这种进步无疑是极其深刻的。

A

建设新中国,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新中国成立之初,地区之间的工业、人口等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于是,为了华北、东北工业基地建设、边疆开垦等建设需要,国家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有大量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而东北华北等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则面临着缺工人、缺技术的问题。从1949年到1956年间,有近30万名上海工人、技术人员、管理骨干被输送到全国。他们为奠定共和国的工业基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0年,内地省市人民大规模支援新疆建设大潮拉开序幕。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先后有湖南、四川等十几个省市的100多万青壮年告别家乡,投身新疆和兵团的建设。

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美国酝酿着对新中国进行军事打击,中国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国际环境。为了分散“家底”加强战备,党中央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在1964年开启了长达16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

从1964年至1980年,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投入2052.68亿元巨资,建起了近2000个大中型工厂、铁路、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和科研院所。在此期间,数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艰苦创业。他们成为新中国特有的移民——“三线人”。

在那个年代,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是人们最朴素的想法,由此也形成了“相对发达的省市是人口流出地,边远落后省区是人口流入地”的现象。

B

要过好日子,就业磁力吸引务工大军

为保障城市的生活资料供应,1953年底国家开始实行粮食、布匹等的统购统销制度。随着人口增多,城市里的物资供应变得紧张。在重视重工业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当时唯一的办法便是限制农民入城。1958年,中国实行“户口登记条例”,逐步确立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沿海发达省份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限制农民进入城市的政策,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逐渐放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进城打工的农民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的主力军。2009年,当时的农业部一项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997年全国农民工人数为4461万人,到2004年这个数字就突破1亿,到2009年则达到1.4亿人。

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吸引了大量外资,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一时之间,全国各地南下广州的绿皮火车趟趟爆满。广东也成为全国第一大流动人口大省,根据原广东省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广东流动人口达到4048万,其中省内流动人口1105万,另外2943万人是从其他省份来到广东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曾让市民感到不适。1989年2月22日的元宵之夜,滞留的外省农民工横七竖八地睡在广州火车站广场。很多市民认为外来工就是“盲流”。羊城晚报记者探访了滞留农民工,并喊出了“善待外来工”的口号。3月6日起,羊城晚报推出报道,针对民工权益受到漠视等问题进行了深层的思考,并对解决民工节前返乡、节后回厂的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议。这是媒体第一次为农民工群体“正名”。

C

人口是红利,

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1亿人口落户城市的目标。

其实,从2010年起,广东就开始尝试一系列吸引人才、善待外来工的改革:从积分入户到居住证改革,从开办外来工子弟学校到允许外来工子弟入读公立学校,外来务工人员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享受保障房……

具体到各市,深圳全面取消借读费,非深户籍外来工子女可以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惠州实施居住证制度,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挂钩;东莞在全国率先实施“两个五年”的入户条件,降低入户门槛。当年的“外来工”如今成为“新市民”,他们不仅在城里工作,还能在城里养老。

从全国层面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速。2012年-2018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35.33%提高到43.37%,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由17.24个百分点缩小到16.21个百分点。

如今,再也没有人会把外来人口视为“盲流”,“新市民”一词也逐渐取代了“外来工”。对城市来说,人口成为“红利”,很多城市都加入吸引人才落户的行列。对外来人口的观念之变化也印证着社会的进步。

70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路上。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

新闻推荐

市政协召开专题议政会议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建言献策 为惠州48万老年人构筑“安乐窝”

医疗志愿者进社区服务居民,为老人免费检查身体。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每到中午,惠州市博罗县罗阳街道西区日间照料中心就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