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澳河水质何时不再劣Ⅴ类? 大亚湾以“最硬”措施正本清源,综合治理水污染
大亚湾区今年在淡澳河流域建成3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扩建了1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夕阳西下,登顶大亚湾区虎头山,极目远眺,蜿蜒的淡澳河缓缓流淌入海。这几个月,居住淡澳河边的张先生感受到水质比以前改善了很多。早在5年前,张先生刚到大亚湾工作,淡澳河水体尚浑浊不清,经过多年整治,现在河水已经逐步变清澈了。
淡澳河北起惠阳、南出大海,原本是1975年建成的分洪河道,“当时,淡澳分洪渠主要是为缓减西枝江和淡水河上游的深圳和惠阳部分地区排洪压力。”大亚湾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副局长赖惠育介绍,淡澳河全长14.98公里,其中在大亚湾境内约为11.118公里。
作为一条主要起到分洪功能的河道,淡澳河在丰水期分流淡水河部分河水,枯水期承接上游污水处理厂尾水及沿河居民生活污水。遇上雨季,雨水冲刷,周边的污染物进入河里形成厚厚的底泥,加上没有活水补给,上游惠阳段来水成为水质好坏的关键。
“上游水质是一方面,如何不让更多的污水进入淡澳河,对大亚湾来说也是一个考验。”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大亚湾分局副局长黄海波表示,作为一条入海河流,涨潮时有海水倒灌进来,枯水期又几乎不流动,给治理增加了不小难度。为确保淡澳河国考断面稳定达到Ⅴ类水质目标,大亚湾区多部门协作、系统地开展河流治理工作。
南方日报记者马发洲卢慧
攻坚克难
提质扩容铺管网严惩环境违法
大亚湾区住建局副局长许惠达介绍,今年大亚湾大力实施水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全区43公里的管网建设年度任务。加快完善污水管网错混接整改,完成流域内污水错混接整改、农村生活污水与收集管无缝对接、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整改。加强沿河排污口截污工程的监管,巩固工作成效,杜绝生活污水通过排污口排入河道。
许惠达说,淡澳河流域主管网已基本联通。近几年,随着淡澳河沿河常住人口的增加,建成污水处理厂基本都超负荷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区今年在淡澳河流域建成3座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扩建了1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6.5万吨的日处理能力,还有1座一体化设施正在建设,8月可以通水运行,届时还将增加1.5万吨的日处理能力。今年年底,淡澳河流域的污水处理能力将从去年的3万吨/日提升至11万吨/日,可满足未来5年发展需求。
“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河涌污染整治。”赖惠育说,接下来将加快推进坪山河、淡澳河、石头河等重点河涌综合治理,提前实现省考核水质断面达标。加快推进响水河、妈庙河2条黑臭水体治理,按时消除黑臭现象。同时,建立完善河道巡查工作机制,加大巡查密度及问题反馈力度,及时协调解决河道排污口、垃圾、违章建筑反弹问题。
近年来,大亚湾实施建设项目环保差别化准入制度,严格落实淡水河流域限批政策,去年建设项目环保否决率达14.6%。下来,该区将按照东江流域限批政策等要求,对坪山河流域建设项目从严把关,对列入负面清单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同时,强化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源企业的监管力度,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对环境违法行为严惩不贷。
正本清源
逐步推进水体生态修复工程
不少干部坦言,即便上游来水不断转好,全流域水质要根本性转变,仍需时日,水质改善任重道远。目前,大亚湾区一方面铺设截污管网、雨污分流实现外源节制,另一方面通过河流清淤等方法,削减内源污染,再由生态补水、河流修复,以此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据黄海波介绍,通过“生态修复”的方法,逐步恢复河流的自然生态,逐步建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外流引水,稀释冲刷,这是一种常用的“生态补水”技术,在我国南京玄武湖、杭州西湖以及昆明滇池都曾应用过。其机理相当于一个流动或连续的培养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浓度和负荷。同时,通过水体的稀释还能够影响污染物质向底泥沉积的速率。
赖惠育说,结合淡澳河实际,通常情况下只有上游惠阳段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的水排入淡澳河,加大河水流量,增加枯水期河道生态基流;特殊情况下可利用风田水库水源通过溢洪道直接排入淡澳河进行生态补水。同时,通过清淤、生态等方式,综合施策提高河流自净功能。
综合施策
全面开展响水河等支流整治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淡澳河水质达标,作为淡澳河的重点支流响水河和妈庙河,大亚湾区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大力开展响水河、妈庙河2条黑臭水体整治,在响水河突出排污口整治和管网错混接整改、妈庙河突出沿河截污的基础上,建设一体化处理设施引进业内高水平技术成果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并大力开展生态治理,开展排污口排查及截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目前,妈庙河、响水河等流域的一体化处理设施引进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日,记者从妈庙河现场看到,当地将沿河9个排污口全部整治,在突出沿河截污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治理。近年以来,妈庙村由于居住人口大增,生活污水增加,现启动第一水质净化厂三期扩建工程,沿河两岸铺设了3公里管网。近几个月,其氨氮值下降到2mg/L左右。
另外,“大亚湾区正对区污水处理能力进行量的全面提升,对新建水质净化厂出水进行质的提升,出水达到地表水Ⅳ类要求。”许惠达表示,今年启动了第一、二、三水质净化厂扩容,并完成了第二水质净化厂提标升级和第一水质净化厂二期扩建,并将新建成污水管网43公里。同时,分类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铁腕治污之下,成效渐显。相关数据显示,妈庙河黑臭水体整治已“初见成效”。淡澳河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今年1—5月,淡澳河水质综合污染同比去年下降42.9%,其中氨氮浓度下降70%。
大亚湾区正督促在建、新建小区完成内部雨污管网错混接整改工作,对问题管网进行整改,开展“洗楼行动”。同时,推进村庄范围内部雨污管网错混接整改工作。
■记者手记
治污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水资源遭到破坏,水污染成为重大的环境安全隐患。一些地区过去发展只注重GDP,不注重环保,进行粗放式发展,在享受着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喜悦时,也遭受到了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痛苦。
淡澳河也有过“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多年来,这条事关大亚湾区脸面的河流因上游来水恶化、沿岸排放增加而日渐失色,被当地群众戏称为最大的臭水沟,劣Ⅴ类的水流入大海。
在走访中,淡澳河边的居民表示,前几年河水又黑又臭,夏季天热,阳光一照,再经风一吹,到处都是难闻的臭气。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只残留在老一辈的记忆中,年轻人看到的是不堪重负的“苦水”。有居民担忧,淡澳河迟早会“病重难问医”,甚至有人提出填埋淡澳河的建议。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广东从以往对大江大河的关注,聚焦到贯穿城市的中小河流。惠州市、大亚湾区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当前,大亚湾区以背水一战的决心重拳出击,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在环保督察整改、综合执法、监督管理等方面积极作为,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在轰轰烈烈的治水投入背后,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河流在整治后,水质改善却相对滞后,甚至受水量波动等影响不时出现反复。
所幸的是,大亚湾区未雨绸缪,结合未来发展规划布局:扩建污水处理厂、铺设管网、排查错漏管网,力求标本兼治。这也给了地方江河治理有益启示:从源头上截断污染源,包括雨污分流,令生活污水不进河流。同时,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减少周边河流污染负荷。
当然,水质改善任重道远。短期而言,淡澳河水质与2020年考核目标V类尚有一段差距;长期而言,周边居民对河流的环保意识仍需要加强,如何增强河流自净能力等,依旧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痛定思痛,政府部门应该从思想上重视生态、从战略上重视问题,将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既打攻坚战也打持久战,建立起多层次、多部门、多领域的治理新机制,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国际一流湾区、争创国内一流城市,生态文明不可或缺。蓝天飘白云,绿水入大海,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让大亚湾区子孙万代永续发展才是奋斗目标。
新闻推荐
南都讯记者陈海燕通讯员黄远斌7月5日上午9时,惠阳区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第七期———工商联民营企业专场活动在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