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绿色建筑已达395个,取得运行标识项目却只有3个 如何让“绿色”真正优化市民生活
目前,惠州市绿色建筑总面积已达4234万平方米。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惠州悦榕湾项目。
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制图:糜朝霞
7月初,惠州发布新一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惠州天骄公馆、海伦香洲花园等12个项目实现“覆绿”,这是今年公布的第九批标识项目。综合此前八批次项目情况,全市年内已有107个项目1309万平方米建筑新取得绿色建筑标识。
据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科技教育科信息,截至当前,全市取得绿色建筑标识证书项目总计已达到395个,建筑面积4234万平方米。其中,二星以上绿色建筑标识项目32个(193万平方米),运行标识项目3个(19万平方米),分别占比8.1%、0.7%。
从数据信息可以看到,随着行业规划和监管机制逐步完善,绿色建筑扩面工作取得快速发展,但同时高星级绿色标识项目数量较少,“落实”运行的绿色项目则更加稀少。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惠州市住建局总建筑师谢伟艺直言,经过了前期的绿色建筑初创期,强化绿色标准工艺建设,落实建筑的“绿色”效能将成为后续工作的重点。他介绍,将通过严格监管流程和优化嘉奖机制,树立行业的标杆和典型,不断引导行业“你追我赶”,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和优化市民的居住生活。
现状
绿色建筑快速扩面,高星级项目却稀缺
近年来,伴随城市建筑节能的建设进程,惠州绿色建筑工作稳步推进,相关专项规划和监管机制的建立更是使得绿色建筑逐步成为行业共识。尤其是自2016年5月取得绿色建筑一星标识评价权限,惠州的绿色建筑建设和标识认证工作得到迅速开展。
据惠州市住建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共完成211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基础上,2016年开始,3年间分别完成绿色建筑面积270万平方米、690万平方米和1800万平方米,呈现出逐年翻番的势头。
进入今年,该项工作再迎新进展。仅在上半年,市住建局就已发布了8批次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共有95个项目新取得绿色建筑标识,建筑面积规模达到1134万平方米。落实到施工建设环节,新增绿色建筑面积也达到了594.75万平方米,扩面工作不断得到提速发展。
据最新消息,该局于7月3日再度发布了年内第九批次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惠州天骄公馆、海伦香洲花园一期等12个项目取得国标一星设计标识,共计175万平方米建筑再迎“覆绿”。这也意味着年内新增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已达到107个,超过1300万平方米面积规模。
梳理年内“覆绿”项目信息发现,尽管绿色建筑扩面工作取得长足进展,但提质工作仍然面临着难题。记者注意到,仅以年内107个新“覆绿”项目为例,仅有“金融街海尚湾畔一区”和“惠州中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型PCB产业建设项目主厂房”两项目为在前期设计标识基础上再度取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其余105个项目则为均一的一星标准设计标识。
绿色建筑集中于入门标准,高水平项目稀缺,这也使得绿色建筑提质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从面上来讲,惠州近年的绿色建筑工作的成绩是丰硕的,但从成效上来看,还只是初级阶段,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谢伟艺介绍,任何建筑最终都是与人类活动相融合的,绿色建筑同样如此,是为了让市民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因此提高绿色星级标准,让“绿色”切实运行起来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市住建局今年3月实施的《惠州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16-2035)》针对“绿色”提质也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求。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惠州要实现新建绿色建筑总面积1500万平方米,其中高星级(二星级或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项目20个以上,总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同时创建一批运行标识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争取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
举措
建立嘉奖机制,引导企业提高“绿色”水准
绿色星级不高,运行标识偏少……如何破解这一行业困局?惠州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梁志华认为,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刺激和吸引市场力量参与进来是关键。“无论政府方面如何推动,最终能否实现都是企业来建设实施的。”
回顾惠州绿色建筑近年来的发展进程,从最开始政府方面建设公用建筑推动任务完成,到逐步完善行业规划标准,再到有序建立起建筑竣工备案并联验收机制,以及后来取得绿色建筑标识评价权限,绿色建筑规划、监管、认证整个体系建立起来,从而使得整个行业纳入到监管体系,进而实现绿色建筑扩面工作的有序落地。
不同于绿色一星标准建筑成为行业的基础标准,高星级的绿色建筑则更多倚靠的是企业更高水平的开发能力和建设能力,以及企业的自主积极性。梁志华介绍,在协会调研过程中,企业方面普遍反映绿色建筑标准建设投入会有相应的增加,星级越高意味着投入越大。他认为应该更多地施策行业引导和奖励机制环节,鼓励企业争先创先的积极性。
事实上,惠州绿色建筑行业嘉奖机制也正在不断得到完善。继该局2017年底联合市财政局发布《惠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后,2018年初再度发布《惠州市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门安排建筑专项资金用于奖励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绿色建筑项目的生态规划、课题研究等,希望强化嘉奖,引导企业提高绿色节能建筑开发水平。
嘉奖机制建立的同时,相关工作也得到迅速开展。2018年先后公示了两批次绿色示范项目名单,其中,惠州博罗县社会服务中心、惠州中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型PCB产业建设项目主厂房、华润大学等7个项目为首批示范项目,博罗县杨村镇中心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地上15层、地下2层)、华润大学等4个项目为第二批,其中华润大学项目凭借高星级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两度入选。据记者获悉,两批次共计11个示范项目获得扶持奖金也达到了260万元左右。
聚焦到当前该项工作的进展,记者注意到,2019年度的绿色建筑专项资金奖励示范项目也正式通过评审出炉。惠州中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型PCB产业建设项目主厂房(运行二星)、海尚湾畔一区(运行一星)、中建钢构阳光惠州有限公司二期建设项目办公楼(设计三星)等7个项目通过评审。
“对于做得好的项目和企业进行奖励扶持,鼓励高星标准建设,以及鼓励企业做好运营,切实让绿色建筑发挥出"绿色"效能,改善市民的居住体验。”谢伟艺指出,随着嘉奖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企业被树立为示范性项目不单是扶持资金,更是一种行业荣誉。他介绍,以三批次示范项目的甄选为例,申报的项目数量不断增多,这也代表着企业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
契机
落实新评价标准,强化市民居住体验
记者注意到,行业逐步完善的嘉奖机制和市民不断提高的绿色建筑意识也切实推动着绿色建筑工作的提质发展。
据市住建局科技教育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惠州全市累计已有32个二星以上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3个运行标识项目,面积19万平方米,此外,还有3个项目(25万平方米)正在开展运行标识申报工作。
“绿色建筑能否发挥其作用,能否落实到生活中,运行标识的实现是最为关键的。”该局科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该局未来的工作将着重放在“绿色”实施上,严格监管确保建筑项目绿色标准保质保量建设,并建立起运行绿色建筑项目库,真正让绿色改变生活。
相较于高星级标识项目工作的推进,运行标识难度更加明显。“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等,开发商通过投入开发提高绿色建筑星级标准提高房源价值还是有一定驱动力的,但若进入到运行阶段,房屋都已经完成了销售交付给小业主,想要企业再投入进行绿色运行标识难度可想而知。”惠州房地产业某资深策划人员对此表示,对于企业而言,能否盈利,能否得到相应的回报才是最原始的驱动力。
“对于现阶段而言,强化监管确保大量的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各项绿色建筑工艺落到实处是关键。”谢伟艺对此介绍,该局接下来将结合相关标准严格监管流程,推动既定设计的建筑绿色标准项目实施落地,确保绿色建筑项目切实能够发挥出“绿色”功能,节能减排,优化市民生活。
结合今年住建部实施的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谢伟艺认为,这也为绿色建筑项目从纸面走向实际指明了方向。他介绍,新的评价标准取消了对于设计标识的评价,而是在建筑竣工后或运行过程中开展评价。同时在旧版标准基础上针对绿色建筑等级重新定义划分,更加强调发挥“绿色”效能,让绿色建筑从建筑规范标准真正转变为市民居住生活体验的一部分。
绿色建筑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就是让市民生活更美好。谢伟艺提出,在强化新标准的监管引导同时,该局还将着力推动绿色建筑居住体验感的营造,切实让更多的市民能够直观的感受到绿色建筑生活的优劣,在节能环保、楼板隔音、甲醇标准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市场用脚来投票,让绿色建筑水平的高地切实成为市民消费的标准之一,进而倒逼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要让市民看到绿色建筑的“好”
从最初企业不理解、消极对待绿色建筑,到近年来新增绿色建筑面积逐年增加……聚焦惠州绿色建筑发展进程,政府层面建章立规,将绿色建筑标准纳入项目竣工验收并联内容,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这也让绿色建筑成为惠州新建建筑的基础标准。
一方面,惠州绿色建筑面积在过去几年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从整个“十二五”周期仅新增211万平方米基础上,2016年至当前新增规模突破400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基本都集中于入门级别的绿色建筑标识,大量企业单纯的为了满足验收而进行绿色标识设计。
随着社会对于建筑节能需求的提高,大量低星级标准项目扎堆的局面成为绿色建筑工作发展的困局。如何提质?惠州市住建局总建筑师谢伟艺建议完善绿色建筑嘉奖机制,给予资金奖励,树立标杆,刺激企业积极参与提高开发水平。此外,则是更严格的强化监管,确保既有的绿色设计标识保质保量实施,落到实处。
从行政监管和行业引导环节来看,逐步建立起绿色建筑领域的规划和机制,强化标准落实,同时通过奖励来刺激企业提高水平施策基本已趋于完善,但对于以追逐利润作为准则的开发企业(建筑企业)来说,能否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显然更为企业所关注。
结合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区别,越高星级标准的绿色建筑意味着更高的建设成本,这种投入能否有效带来相对等或溢价的关注和市场无疑是关键。若能让更高星级水平的绿色项目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更加受到购房市民的关注,建筑“绿”的成色和质量自然也将成为企业发力的焦点。
这个美好愿景如何才能实现?笔者认为强化绿色建筑体验最为关键,让绿色落实到切实的居住生活里,让市民切身感知到绿色建筑的美好,星级标准不再是停留于建筑层面的技术参数,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比如说,可以直观看到的垂直绿化形态、上下楼层间的有效隔音、更低的甲醇含量和更少的生活耗能等,让市民真实地感知到“绿色”的美好,真正将绿色水平高低作为市场选择的依据,自然而然的,高品质的绿色标准也将成为题中之义。
就如谢伟艺所说,绿色建筑的初衷和目标就是让市民生活更美好。随着绿色标准真正融入市民的生活,绿色建筑也将真正发挥出自身的效能和价值。
■延伸
7个项目被认定为
2019年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经过去年先后两批次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甄选,进入2019年年中,新年度的绿色节能示范项目甄选活动也再度开启。
据惠州市住建局日前发布信息显示,在前期企业集中申请的基础上,该局近日已组织省绿色建筑专家完成了2019年度惠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资金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评审工作,同时也将《2019年度惠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资金奖励示范项目》名单进行公示。
“自5月中旬启动2019年度市级绿色建筑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以来,共有13个项目完成申报,这比过去两年里申报的项目之和还要多。”该局科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奖措施的实施对于企业方面影响比较大,很多企业对绿色建筑的热情都提高了,高水平的绿色节能建筑项目也在不断增多。
查阅该局公布的2019年示范项目名单,记者注意到,共有7个项目入选,项目类型有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绿色建筑高星级设计标识项目以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前期取得高星级设计标识的惠州中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型PCB产业建设项目主厂房(运行二星)等因再度取得运行标识受到嘉奖;中建钢构阳光惠州有限公司二期建设项目办公楼(设计三星)、金融街巽寮幼儿园(设计二星)等则均因高星级的设计标识受到了评审组的肯定。
此外,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项目,以及有利华建材(惠州)有限公司的有利华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则均因获得省级装配式产业化示范基地受到奖励。
具体到专项资金奖励的数额和发放流程,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专项资金奖励的工作安排,年内用于绿色节能示范项目专项资金总额在300万元左右,后续将根据公示情况,以及每个项目绿色节能工艺的投入情况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案,按程序报市政府审定后对获奖单位给予专项资金补助,鼓励企业提质建设的热情。
“绿色节能的意义就在于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让城市生活更加舒适。”谢伟艺表示,通过有力的嘉奖和引导,逐步形成“你追我赶”的行业竞争环境,可有效推动行业企业不断提高绿色节能建筑水平,让“绿色”真正落实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来。
南方日报记者张峰
新闻推荐
南都讯记者杨振华6月26日下午,由仲恺高新区工商联主办的“恺商仲谈”第五讲迎来一位重量级嘉宾,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字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