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自然资源局: 创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施策助推自然资源高质高效发展

南方日报 2019-06-25 06:42

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将持续做好国土空间顶层设计,实现自然资源统筹配置。图为在挂榜阁遥看惠州。王昌辉摄

今日是第29个“全国土地日”。结合国家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尤其是耕地面积少的基本国情,“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成为今年的活动主题。有效增进社会公众对自然资源国情国策的了解,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严守耕地红线。

结合惠州的自然资源形势无疑同样如此。尽管113.46万公顷土地总量对比周边城市优势明显,但有限的建设用地和耕地占比则使得资源提质发展,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成为关键。近年来,惠州市国土资源部门通过构建“多规融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引领,创新供地机制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以及落实“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格局,有效推动着用地结构调整和土地效能的提升。

“2019年是自然资源工作全面深化和融合的重要之年。”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伴随机构改革全新组建的惠州市自然资源局也将不断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全方位施策助推自然资源的高质高效发展。通过不断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机制、深化改革创新和强化资源管控,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保障。

●撰文:张峰陈于立

统筹规划引领做好国土空间规划文章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城市的发展和资源统筹亦是如此。

在近年的发展进程中,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在自然资源施策层面正是这样做的,从源头上做好规划统筹,不断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试点工作,优化自然资源配置推动城市高效高质发展。

“一个城市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统筹做好规划,让资源充分得到利用和发挥作用。”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贵平介绍说,惠州当前正在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在湾区城市群里惠州有着资源优势,但如何让资源优势切实转化成发展优势,助推一流城市的建设,高质量地规划好城市的空间格局、城市形态和发展方向无疑关键。

具体到施策方向,袁贵平表示将不断统筹做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这篇大文章,从整体上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生态留下更多修复空间,推动城市绿色、高效发展。

回顾既有的城市发展历程,在不断完善的城市发展规划体系引领下惠州集约发展势头不断明显。该局当前正在不断推进《惠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围绕全面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要求,科学规划全市国土空间格局、城市形态和发展方向,统筹配置空间资源要素,引导要素集聚、集约、生态利用,构建起“多规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不断加快推进的《惠州市城市总规规划(2016—2035年)》、《惠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惠州市全域空间轴线专题研究》、多规合一控制线规划编制等,则有效在城市宏观发展层面构建起成体系的规划网络,多维度、多领域地优化城市空间形态,集约发展。

与此同时,分区域和分行业领域的城市微观规划的编制则加快了城市精细化发展进程,有效推动着城市品质的提升。在前期陆续完成惠城南站、惠州高铁北站新城等区域规划编制基础上,该局今年将加快推进《惠州市创新大道发展轴规划研究》、《惠州市城市建设空间(城市发展主轴)总体规划》、《惠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桥东桥西)保护提升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惠州市老旧街区更新改造规划》、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高铁枢纽详细规划等规划编制,精细城市的微观肌理,助推城市品质的全方位提升,提升城市资源的附加值。

“规划好了,想清楚了,就马上干;没想明白的地方就好好规划保护起来。”袁贵平对此提到,规划体系的完善除了科学统领城市的发展节奏进程,还将有力地保护好城市资源,真正实现城市张弛有度地发展,城市精明高效地发展。

强化用地保障优先保障产业项目用地助力高质量发展

当前,惠州正处在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进程中,大项目带动大发展,而土地资源的有效供应无疑是产业项目落地的保障。该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对此坦言,将助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升自然资源供给精准性和利用质效,推动有限的资源向最好最优最先进领域集聚。

“对工业项目,尤其是对于投资亿元以上成规模的重大工业项目用地,要"优先保障"、"应保尽保"。”上述负责人介绍,该局未来还将继续加大对重点项目和工业产业项目的资源服务保障力度,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用于产业项目的发展,并对工业用地报批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在土地供应环节则将继续保持市县区年度工业用地供给比例不低于50%,支撑工业发展。在用地类型上则创新施策,编制《惠州市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在工业用地(M)大类下增加的新型产业用地(M0),多土地功能属性融合,满足创新型企业发展用地需求,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具体到成效,据该局办公室统计的资料显示,仅在过去一年里,全市便积极争取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15万亩并将新增用地指标的71.26%用于工业项目报批,推动河惠莞高速公路、马安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使用省预留指标1.13万亩。

与此同时,该局还主动召集相关部门梳理确定68宗重点保障的重大工业项目用地报批。实行全流程跟踪、限期督办、快审快批,上报审批用地89宗、2.61万亩,解决了德赛汽车电子移动互联技术集成产业化项目、TCL集团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惠州市中新工业园汽车零配件生产项目等一批国家、省、市重大工业项目用地需求。

产业用地保障不单只体现在新增用地供应方面,该局针对存量用地盘活利用也将有效施策推进,产业用地支撑实现全流程推进。该局近年来不断完善机制,鼓励县区通过盘活存量土地、“三旧”改造、拆旧复垦等方式挖掘内部资源潜力,推动发展用地的路径依赖从依靠新增向挖潜存量转变。

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出让,研究出台“工改工”奖励性政策,鼓励工业企业原地改扩建,大力解决企业不动产登记“中梗阻”问题,切实降低制造业企业用地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仅在2018年,全市即盘活批而未供和低效用地2.94万亩,处置闲置土地525亩,批而未供盘活量超出省下达任务4590亩。同时推进“三旧”改造和完善“三旧”改造政策规划体系,实施“三旧”改造5895.8亩,完成改造4332.7亩。不只是有效为产业落地赋能拓展用地空间,同时也为惠州争取新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用地保障为先导,这一用地模式的转变带来了城市土地效能的有序提升。据城市产业统计数据,从2012年至2017年,惠州全市的土地产出率从2.48亿元/平方公里提高至3.2亿元/平方公里,增幅29%;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则从2.37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3.2亿元/平方公里,增幅35%;耗地率则从11.6公顷/亿元下降到2017年的9.77公顷/亿元,降幅达到16%。

夯实耕地保护严格保护耕地连续13年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

据惠州市政府公开的统计数据,全市陆地面积1134614.4公顷,其中耕地140865.13公顷,占比12.4%。结合“国家土地日”活动“严格保护耕地”的主题内容,这也使得全面推进城市发展和严格保护耕地红线都应成为自然资源规划统筹的关注焦点。

基于耕地面积占比较少,人均面积较低的局面,近年来,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始终将耕地保护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来抓。始终坚持保障发展与保护红线并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足额足量地完成耕地保护任务,保持城市耕地占补平衡。

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地实施,近年来的耕地保护工作也不断迎来有效发展。据2019年初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惠州积极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全市耕地保有量达到224.99万亩、基本农田保有量161.33万亩,分别超出省下达考核指标22.7%、3.4%,稳居全省前列,连续13年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

结合当前惠州城际、高铁等轨道线性工程和产业项目的推进,建设用地需求的激增也对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该局分别通过县区政府自行垦造和省政府委托省建工集团实施两种垦造方式有效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据市自然资源局统计的最新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该局已立项自行垦造水田项目6161亩,配合省建工集团实施垦造项目4312亩,基本完成惠城、惠阳、惠东、博罗四县区自行垦造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13.1万亩,全省考核排名第二,为产业项目的用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此外,在完善农村耕地保护同时不断推进的乡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为乡村建设提供助力。截至目前,该局对照省下达的拆旧复垦重点突破任务立项已达到20个、规模303.3亩,远超出省下达250亩任务数21.9%;同时启动了9个、规模69.09亩自行开展的省定贫困村拆旧复垦试点项目,预期为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1.86亿元以上的资金支持。

新闻推荐

“假装”我是裁缝师

风情林秋萍/惠州/自由撰稿人前些天,大学毕业刚工作的女儿给我搬回了一台缝纫机,我像小时候得了一件心爱的玩偶一样,欢喜极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