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ICU走廊守候重伤女儿逾两年 “惠州好人”陈希彭夫妇的800多个日夜

南方日报 2019-06-20 06:37

陈希彭在ICU探视区不断挥手,希望女儿能看到他。

陈希彭、陈桂花夫妇已在ICU门外走廊等待坚守2年多。

陈希彭、陈桂花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大概6平方米的房子,用来做饭。

陈希彭每天都会到医院附近的龙丰市场买菜,听说他家情况后,很多商家会便宜卖给他甚至免费。

陈桂花拿着车祸前女儿的照片。

父亲节过去了4天,陈希彭依然没能等来女儿陈吉发出的祝福短信。

这曾是惯例。以往每年父亲节和母亲节的零点时分,离家在外的陈吉总会准时给他和母亲陈桂花发来祝福短信。寥寥数语,对于从湖北老家远赴惠州市博罗县务工的父母,已足够暖慰人心。

如今,陈吉就在父母身边——确切地说,她和父母的距离只有不到10米,中间隔着一道常日关上的厚门,在门那边的重症监护室里,陈吉已经躺了两年多。

造成这一切的是2017年初的一场车祸,在那以后,重伤的陈吉至今没能离开重症监护室,而陈希彭夫妇一直守在重症监护室外的走廊上,没离开过一天。他们辞掉了原来在电子厂的工作,卖掉了老家的房子,把所有能借的钱都借来交给医院。他们押上了所有,只为最后博一个女儿康复的结局。

在刚刚揭晓的惠州市2019年第一季度“惠州好人”评选结果中,陈希彭和陈桂花获得了孝老爱亲类“惠州好人”称号,他们的遭遇被更多人知晓。于是,去理发时,理发屋店主总是不收钱;去买菜,摊主总给他们留一点免费的蔬菜;医院物业也为陈桂花提供了一份保洁员工作,方便她在看顾女儿的同时赚一些生活费……“别人说我们是惠州好人,可我觉得是我们在惠州遇到了好人。”陈希彭说。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廖钰娴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

十字路口的命运转轨

2017年1月8日,那是一个冬日的上午,陈希彭、陈桂花和陈吉一家三口站在博罗县罗阳梅花村村道和县道交接的十字路口等客车。

谁都没有料想到,这里最终会成为他们一家命运转轨的十字路口。

那年的春节来得很早,1月27日就是除夕了。那是陈吉春节前最后一次来看望父母,往返120公里的这条路,为了多陪父母过周末,她已经走过无数次——村口可以坐上招手即停的大巴,到了博罗汽运东站,再转乘大巴回到位于东莞樟木头的公司宿舍。

2017年也是陈吉工作的第3个年头。2015年从武汉纺织大学毕业后,她来到东莞一家港资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工作很辛苦,但她得到了上司的赏识,这次回家前,上司告诉了她一个好消息——春节过后,她工资将再上调一次。

回湖北黄冈老家过年的火车票已经买好了,等她回到公司把手头上的事情忙完,一家三口的春节假期就可以提前开始。

这一切因为一场车祸戛然而止。陈希彭记得,那天他们在路边站了很久,终于见到了陈吉要等的那辆客车,他们挥手招停,大客车慢慢减速靠边。没有人注意到一辆拖拉机正在从另一个方向驶来。

“本来准备停下的大巴车,突然向我们3个人撞过来,只记得后来听见"砰"的一声。”这是陈希彭对那场车祸的全部描述。

当你遇到那些真正可怕的事情,你会希望它没发生,又或是选择性遗忘掉那些关键的细节。

陈希彭甚至想不起来自己是怎样幸运地躲过了车祸,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妻子和女儿已经被撞倒在地。

对于这场意外,博罗县交警部门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这样描述的:“张某驾驶大中型拖拉机行驶至博罗罗阳梅花村一个路口时,碰撞准备停车上落客的大型普通客车,致使大客车失控并碰撞路边行人陈吉和陈桂花。两人随即被送往当地医院,陈吉因伤势严重转送市中心人民医院。”

陈桂花和陈吉母女先是被送到最近的博罗县人民医院,陈桂花断了5根肋骨,陈吉伤得更重。疾病证明书显示,这场车祸导致她重度颅脑损伤、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肺、胰腺和肝脏等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挫伤。

病危通知书下来了。抢救进行了近20分钟后,医生从抢救室走了出来,向陈希彭解释了当下的状况。从一大堆专业名词中,陈希彭艰难地捕捉到一个信息:孩子已经没了自主呼吸,必须上呼吸机。

来不及想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陈希彭很快接到下一个通知:孩子伤势太严重,必须马上转往上级医院。

一边是生命垂危的女儿,另一边是受伤的妻子,这一切发生得太快,陈希彭只好喊了亲戚来照顾妻子,独自陪女儿去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上救护车,下救护车,再次送抢救室,最后转入重症监护室(ICU)。

断了5根肋骨、被评为十级伤残的陈桂花,心里更记挂的仍是昏迷不醒的女儿,在博罗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了17天后,她硬是出了院,打上出租车就往女儿所在的病区赶。

让陈希彭和陈桂花都没有想到的是,女儿进重症监护室以后,一躺就是两年。

“别怕,爸爸妈妈一直在你身边”

“我们真的太倒霉了。”遇上这么大的事情,陈希彭总觉得是命运在哪个当口出了岔子。这个岔子可能在2017年1月8日那天,可能在工厂搬到梅花村的时候,更有可能的,是2011年。

2011年,陈吉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武汉,离家不远。陈希彭很满意,因为是独生女,夫妇俩一直放心不下这个孩子,“给她打电话两次不接,我们就着急得丢了魂似的。”

2011年也是陈希彭和陈桂花来到博罗务工的年份。这一年,陈希彭原来工作的工厂破产了,他在53岁的年龄被迫下岗。为了给女儿挣学费,他和妻子咬咬牙,决定跟着老乡一起来到博罗的电子工厂打工,工资每月2000元,足以承担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

假如你的生命中经历过重大的意外,你对生活的叙述里就会多了许多“如果”。陈希彭也总在想,如果他当年没有来博罗务工,女儿也不会跟过来工作;如果不是赶着回去加班,也就不会在那个路口遭遇了车祸……

两年多的时间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些“如果”就在陈希彭的脑海里反复闪现,挥之不去。

睡在医院的走廊并不可能有真正的宁静:重症监护室的走廊楼下恰好是住院楼的空调主机房,每天无休止地发出轰鸣声和震动;即便到了夜里,医护人员和家属也总是来来往往。起初,陈希彭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有环境的原因,但更多是担忧。那时他从未想过,在医院走廊上一睡就是两年多。

像陈吉一样逗留时间超过两年的病患,在重症监护室里很罕见。渐渐地,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都知道了陈希彭一家的遭遇。他们看见,这对夫妇一整天地坐在重症监护室外的走廊上,等待着每天一次的探视机会,几乎只在吃饭的时间才短暂离开。到了夜里八九点钟,他们又打开自己准备的两张陪护床,沉默不语地躺着,谁也不知道他们在什么时候真正入睡。

重症监护室里,陈吉时而清醒,时而昏睡。近半年来,她的状态开始有了明显好转,恢复了部分自主呼吸的能力,依然但不稳定。“离不开呼吸机。”值班医生说。

到了探视时间,陈希彭和陈桂花总会第一时间来到陈吉病床的玻璃窗外,通过专用的视频电话和她说上一会儿话。

“你要坚强,不要放弃希望。”

“别怕,爸爸妈妈一直都在你身边。”

状态好的时候,听到父母说话的陈吉会眨一眨眼睛,动一动手脚,这是她现在能做出的最大动作。大多数时候,她被全身的疼痛折磨,在那场车祸中她的下颌骨骨折了,因为自主呼吸不稳定,手术一直没做,她的下颌就那么保持着移位的状态。每逢雨天,患处的疼痛感就会变得更加强烈——透过玻璃窗看到陈吉紧闭着双眼,陈希彭和陈桂花可以清晰地辨别她的感受。

“我们在惠州遇到了好人”

为了给女儿做饭,陈希彭夫妇如今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月租180元,这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便宜的出租屋。

从医院走到出租屋,要先穿过马路,经过3条越来越窄小的巷道,再爬一个长长的坡。将近一公里的路程,陈希彭走起来只要不到10分钟。他不敢耽搁一点时间,离开医院的每一秒都会增加他的不安。

出租屋由厕所改造而成,房门打开,还能看到原来蹲坑的痕迹,蹲坑只用水泥草草填上,明晃晃地露出白色的瓷面。在这个不到8平方米的屋子里,陈希彭夫妇每天按照医生的嘱咐,给女儿准备各种不同的流食。6月15日这天做的是菠菜汁,榨汁机过滤出来的残渣,他们没舍得倒掉,伴着米一起煮成了菠菜饭,再清炒一盘南瓜、一份青菜,这就是夫妇俩的晚餐。

钱依然是最大的困难。那场车祸以后,根据法院3次判决的结果,大客车所在公司和拖拉机司机张某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目前大客车所在公司和保险已经赔付了近190万元。此外,陈希彭还拿到当地法院司法救助款3万元,博罗县交通事故救助基金7万元。

然而,张某的赔付却一直没有到位。车祸时他驾驶的那辆拖拉机是二手车,只买了交强险,交强险一次性赔付了大约6万元。此外,经法院3次强制执行,张某个人仅赔付了约3.5万元。

陈希彭也怨过,可离异的张某带着两个小孩一起生活,又要赡养老人,实在没有太多的赔付能力。

有时,张某会带1000—1500元到医院来作为赔款。然而,对于重症监护室巨额的医疗费来说,这仅是杯水车薪。陈吉每天的治疗费都超过2000元,偶尔有检验项目,这一费用会增加到3000元以上。两年多的时间下来,医疗费的总支出已经超过300万元。

为了筹措医疗费,陈希彭想尽了办法。这两年来,他向所有愿意借钱的亲朋好友都借了钱,欠款超过60万元。去年,他还以不到20万元的价格卖掉了老家的自建房。

不管怎么努力,筹措的速度还是赶不上医疗费增长的速度。这两年来,医院已经给陈希彭发过6张催款通知单。“我们已倾尽所有,负债累累,现在没有一点办法了。”陈希彭说。

今年春节前,陈希彭、陈桂花夫妇不离不弃照顾女儿的故事受到了关注。在近日揭晓的惠州市2019年第一季度“惠州好人”评选结果中,陈希彭和陈桂花获得了孝老爱亲类“惠州好人”称号。

“别人说我们是惠州好人,可我觉得是我们在惠州遇到了好人。”陈希彭说,在租住的房子附近,不少人都听说过他们一家的遭遇。于是,去理发时,理发屋店主总是不收钱;去买菜,摊主也总给他们留一点免费的蔬菜。就连出了院的病友家属,也时而回来看望他们。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陈希彭一家重新有了收入来源。今年3月,在医院物业的帮助下,陈桂花成了医院妇科病区的保洁员,方便看顾女儿的同时,每月的收入有2000多元,足够一家人的基本生活费用。

“有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希望能筹到更多的医疗费,尽快看到孩子转到普通病房。”看着手中的住院费用清单,陈希彭说,“孩子是我们的一切,再难也要治。”

新闻推荐

“明星国企”德赛集团“百亿工程”再落子,助力惠州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旗下上市公司拟投26亿建物联网电源项目

德赛集团旗下德赛电池工厂。资料图片在惠州仲恺惠南科技园,项目建设发展如火如荼,将崛起一座德赛未来工业小镇,成为新型电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