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水果穿外衣为孩子“套”未来 职业包果人

惠州日报 2019-06-14 09:02

双手在果树间来回劳作,必须戴上手套防虫防受伤,同时又要露出手指才能敏捷套袋。

洒满汗水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夏日户外作业,必须做好足够防晒措施,一顶太阳帽加一顶凉帽,外面还得再包一层毛巾。

奉三妹包果子的速度,一般人跟不上。

头顶烈日,这是对职业包果人长时间工作的最大考验。

碰上记者采访,李金花、李兰聪、奉三妹(左起)三人难得有机会拍个合影。

扫码看视频!

一个泡沫网,一个塑料袋,短短10秒,李兰聪给3个番石榴幼果分别套好了双层袋子。而普通人,10秒钟一般只能套好一个番石榴幼果。凭着这门技术,李兰聪成为职业水果套袋人,也称职业包果人。

每年4至8月,是番石榴大量结果的时期,也是职业包果人最忙碌的时候。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天罡村、水东村一带种植了大片番石榴,这个时候种植户们就会一起请一批“套袋”高手过来,为番石榴幼果套袋。

水果套袋技术是我国果树行业应用广泛的一种栽培方式。在合适的时机对水果进行套袋,就等于给果实穿上保护“外衣”,不仅可减少鸟害虫害、防止农药污染,还可以防止日晒风吹雨淋的伤害、保护水果外皮。

上月中旬,李兰聪等9名职业包果人应种植户的邀请,从广州南沙来到横沥镇。她们都是女性,来自湖南,年龄从40岁上下到50多岁不等。40岁的李兰聪是队长,负责接单,然后根据客户的果园情况安排合适的人手。她说,在南沙,她们这样的职业包果人有100多人。“套袋的技术含量不高,就是套多了,有经验了,熟能生巧。”李兰聪说。

职业包果人在业内做出名气后,周边城市的番石榴种植户也慕名找到她们。墨园振兴农场的廖爱红牵头成立的众鑫创业合作社有40多户种植户,种植番石榴千余亩。廖爱红说,虽然各种植户都聘请有工人,也可以套袋,但速度远远比不上职业包果人。“普通工人一天工作8小时,套袋1200多个;职业包果人一天工作12个小时,套袋5000个。”廖爱红说。

李兰聪她们的到来,可谓帮了大忙。廖爱红按照行规,为职业包果人报销来回车费,并为她们提供食宿。每套一个袋子7分钱,天气好的时候,李兰聪她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6时到晚上7时,中午休息1个小时,每天工作12个小时,套袋5000个,赚300多元。

五六月份,天气已开始炎热,为防晒,李兰聪她们可谓全副武装:头戴两顶帽子,再加头巾包住耳朵,还要戴上口罩,整张脸只露出眼睛;全身长衣长裤,戴袖套和手套;为防止蚊虫咬伤,还穿着水鞋或厚鞋袜。

端午节前后,龙舟水时常光顾,这会影响收入。不过,面对这难得的休息日,她们有时也很期待。“可以好好睡一觉,也可以跟家人打电话聊聊天。”李兰聪说。

李兰聪的3个小孩都在老家上学,由爷爷奶奶照顾,她的丈夫则在南沙的码头干活。李兰聪的队伍中,其他职业套袋人的家庭情况和她类似。46岁的奉三妹和李兰聪是老乡,丈夫也在南沙码头干活,3个小孩留在老家。50岁的李金花是她们中年纪较大的,与李兰聪她们不同,她的孩子已经成家,她和丈夫出来工作是不想给孩子增加负担,也想趁着还有劳动能力多赚点钱,留着以后养老。

忙碌的工作之余,她们会特别想念在老家的孩子,孩子是她们工作的主要动力:“我们现在辛苦点不怕,就希望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

■文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图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新闻推荐

端午粽飘香

码上看各地迎端午活动大亚湾霞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工与社区长者一起包粽子。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摄▲惠城区河南岸学府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