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不只是吃粽子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各大卖场的粽香,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是一个颇具文化味、中国风的节日。且让我们从赛龙舟中捕捉文化的动感,从吃粽子和悬菖蒲中去寻找身心的强健,从胸前挂着的香包中去挖掘时尚吧。
做粽子送粽子吃粽子
在惠州,有一首顺口溜似的节日歌谣:“一月一,二月二,三月清明四月八;五月节,六月六,七月十四八月半;九月重阳十月朝;十一月冬,十二月年。”其中的“五月节”,指的就是端午节。
到超市买几个粽子,吃粽子时想起端午节大概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这就是今天的人们过端午节的全部了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枯燥了点。
老惠州陈女士说,做粽子、送粽子、吃粽子是每年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民间说的包粽子、吃粽子以及粽子投入江中等做法,都是和纪念屈原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惠州人主要的风俗是“角黍互馈”,一是邻里互赠,二是亲戚间互赠。
有民俗专家指出,端午节期间,亲朋好友互相赠送粽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礼尚往来,增强了人际关系,尤其在人际关系越来越生疏的现代,这些传统的文化能更好发挥这种纽带的作用。
端午节带香包避邪气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惠州画家、现年80岁的黄澄钦怀念着旧时的端午香包。
黄澄钦介绍,带香包是惠州人的传统习俗。缝制香包是惠州妇女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在五月节前,她们用绸布或花布作面料,用丝线缝制成一个小布袋,接着往小布袋里面填充配有雄黄的香料,再把填充口缝制密封,这样香包就做成了。香包的形状有心形、菱形、桃形等,千姿百态,玲珑可爱,并赠送给家中小孩和亲朋好友。有的妇女根据赠送对象,在香包刺绣上各式花纹图案,更显得既是一个香包,又是一件艺术品。
黄澄钦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香包的制作开始简化,她们用钩针加彩线,编织成花篮形状,放进一粒臭丸后再加线封口。这种简单制作的香包,缺少地方特色和美感。至五十年代中后期,五月节缝制和佩戴香包这种传统习俗慢慢地消失了。黄澄钦将此时此风俗画进了《鹅城旧事——惠州风俗图说》一书,供人回忆。
不过,近些年,惠州市不少文创公司和健康产品公司,生产了艾香等香包,佩戴香包辟邪增香成为不少市民的时尚。
端午节蕴含民俗文化和健康文化
民俗学者、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原理事林慧文认为,从民俗文化角度去看端午,其起源主要来自三个历史人物:忧国忧民的屈原,精忠报国的伍子胥和孝顺父母的曹娥。这些人物的精神内核使得今人对端午节的纪念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这是传统民俗文化、地域文化最具人文价值的地方。
在林慧文看来,端午节不仅具有纪念意义,而且不少民俗是有利健康的,如赛龙舟、挂菖蒲和艾草,以及燃烧艾条等,都有强身健体的意义。
“五月节,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这是惠州话歌谣,“扒龙船”即是赛龙舟。惠州传统的“扒龙船”,是每年一次声势浩大的公众性活动,龙舟竞渡,百姓倾城以观,万人空巷,地点在西湖或东江,时间一般有五六天,清光绪《惠州府志》就有所记录:“端午……归善(今惠阳)自初一至初六为龙舟于西湖竞渡,费用甚巨。”
而洗龙舟水、打“午时水”的风俗,则是至今都还在老百姓中流行的风俗。老百姓认为,五月节的江水虽然凶猛,但是吉祥之水,以沾之而得吉祥,避开秽气,于是,洗龙舟水便成必行之俗,或光身泳之,更多的则是妇孺平民皆和衣浸泡,有不少干脆就洗洗手、擦把脸,以求得平安和好运。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新闻推荐
惠州日报讯(记者张斐通讯员黄文晅湛玉武)今年的端午假期,惠州市民无偿献血热情高涨。据统计,3天共有930名市民参加了无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