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马灯的故事 □潘海涛
马灯,又叫风雨灯。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道马灯。马灯在没电缺电的年代,是夜间干活或夜里外出必备的照明工具,平凡而普通。
然而,在一个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刻,也许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党、一个国家的命运……
近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了一次“喜迎七一,不忘初心”赴革命圣地遵义接受革命教育的活动。在参观完遵义会议旧址,尤其是参观完苟坝会议旧址之后,我更感觉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共产党先辈们那种博大胸襟和坦荡无私的伟大,遵义会议的伟大,苟坝会议的伟大,毛泽东的伟大!
在苟坝,那盏平凡而普通的马灯,伴随着坚毅的毛泽东,在茫茫的黑夜里,用它那微弱的光亮,照亮了中国的大地,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更照亮了中国革命的未来。
1935年1月17日遵义会议结束时,毛泽东虽被增选为政治局常委,但还不是主要负责人。在1月18日政治局会议常委的分工时,决定“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至此,毛泽东才刚回到军队的领导岗位。最高军事首长仍然是周恩来和朱德,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遵义会议之后的几场战斗,也并非那么顺利。1935年2月5日至9日这几天,红军转战到了川滇黔交界一个叫“鸡鸣三省”的地方,召开了几次会议,统称为“鸡鸣三省会议”。
期间周恩来与博古进行过一次彻夜长谈。大意是:中国革命靠我们这些吃过洋面包的人去当领导不行,我们需要找一个真正成熟、懂得中国的人来当领导才行。只有真正了解中国实际的人,才有资格去领导中国革命,才能将中国革命搞得成功。当时凯丰表示反对并鼓动博古不要交权。因周恩来与博古进行过“彻夜长谈”,博古又是一个非常诚恳、知错能改的好同志,所以他坚决服从中央的决定,并顺利地将标志着中央权力的印章、文件等全部交给张闻天同志。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摆脱共产国际获得了自主选择自己领导人的机会。
1935年3月9日,中央纵队到达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3月10日,红一军截获情报得知,在打鼓新场驻有黔军两个师。红军与黔军交过手,知道“双枪兵”战斗力较弱,就判断如打黔军较有把握。3月10日凌晨,聂荣臻等发来“万急”电报,建议速攻打打鼓新场的黔军,周恩来接报后也认为可行,但改变原先攻打川军的计划必须中央开会研究决定;于是由张闻天主持召开了军团长以上干部参加的政治局会议。
会上,毛泽东根据打鼓新场的敌我态势进行分析,认为不宜攻打打鼓新场,且非常危险。但毛泽东的意见遭到与会人员的否定,会议还解除了毛泽东担任才6天的前敌司令部政委职务。毛泽东怀着对中国革命安危和对红军前途命运安危的忧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和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的赤胆忠诚和政治担当,冒着凛冽的寒风,冒着冰冷的细雨,在茫茫黑夜中,提着一盏小小的马灯,在微弱光亮映照下,走在挽救红军命运的道路上,走在挽救中国革命命运的道路上。
他要去见周恩来!周恩来见毛泽东提着马灯深夜来访,深知事情重大。他认真听了毛泽东对打鼓新场敌我态势的分析,认为去攻打打鼓新场必遭敌人援兵包围,红军将陷灭顶之灾。此时的周恩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毛泽东才是正确的。
第二天开会听了毛泽东的再次分析后,苟坝会议实现“逆转”。在此周恩来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他看到了毛泽东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展现的清醒头脑、雄才大略和顽强品质。本着对党和红军高度负责的态度,他在第二天的会议上反复做了其他人的说服工作,才使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成为会议的决议。
从此之后,党内其他同志也开始拥护毛泽东。在苟坝会议第三天,张闻天欣然赞成毛泽东的建议,组成新的“三人团”,正式使毛泽东成为党的军事指挥者。
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新三人团”的确立,完成了遵义会议没有完成的任务。正因为苟坝会议正确选择了毛泽东,从此,中国革命才有了正确的核心,从而为长征的胜利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保证。
苟坝村一盏小小的马灯,用它微弱的光亮,照亮了中国革命命运的前途!
新闻推荐
高考首日考试安全平稳有序 惠州市3.4万多名考生进入考场,考生家长点赞各界暖心服务
▲市综合高级中学考点老师为考生送考。惠州日报记者涂坚通讯员张培摄▲昨日上午,家长在考场外迎接考生。惠州日报记者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