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宋韵以竹为乐
篽箖草堂,宋韵雅风。
或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望天边云卷云舒;或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庭院于宋代文人而言,是向外追求转入向内探索的重要场所,是将仕与隐结合起来的休憩心灵的理想净土。
时移世变,沧海桑田。宋韵悠长,渐行渐远。现代城市匆忙繁复的生活基调里,宋朝盛世的繁华如梦,宋代文人的庭看流年,是解不开的情怀。
一座以竹为乐的宋韵会馆——篽箖草堂,回溯宋朝庭院的建筑精髓,在舍、园与院之间,融清雅之意、山水之趣,展当代高雅人文生活美学。独坐幽篁,烹茶修禅,穿越古今,邂逅宋韵。
邂逅宋韵 结庐在人境
宋韵遗风,梦回汴梁,承载了无数现代人的生活愿景,但对宋代建筑不甚了解的人,即便是梦回汴梁,怕也无法勾勒出那时的生活背景。若是有心,细读宋代文人墨客的文章,或可从字里行间洞察一二。
宋代文人墨客,笔墨遗香,从来不乏对宋朝庭院,以及庭院生活的描述。苏轼的《浣溪沙》中,“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蒨罗裙”,可见宋代庭院之中,篱门是最常见。
而秦观的《行香子》的“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则可揣度,宋时庭院有围墙,且多为通透可见的篱笆墙。
再看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处芬芳四溢的小院,一段曲回蜿蜒的小径,一位居住者徘徊沉思,一幅立体的庭院图即刻浮现在眼前。
有篱门、有篱笆墙、有小径,这样的特定场景,串联出我们对宋代庭院的初印象。而这样的初印象,实际上正是宋代民居庭院的特点。一般认为,宋代的民居庭院就是由建筑、围墙和大门围合起来的一个空间系统,其中院落可能处于房前屋后,也可能处于住宅中心。
有此背景,加以心绪,于庭院闲看云卷云舒,与古人饮茶作别出萝门,梦境之中,暂得自在。然,黄粱一梦梦终醒,宋时繁华渐已远去,重回汴梁更无可能。以当下心态,觅宋韵意趣,方为慰藉之道。
正所谓,有意者心有所栖,有心者得偿所愿。恰一日,于南部新城南坛实验小学一隅,偶遇篽箖草堂。只见田竹绕篱,篱门半开。隔篱遥望,有院藏春秋,有屋舍幢然,院内曲径通幽,屋舍草帘白墙,古朴典雅。间有翠竹掩映、奇松怪石点缀其中,更添雅致。好一处隐匿之所,好一缕宋风遗韵!
承古谋新 宋韵新演绎
推门入院,方才翘首遥望的幕幕场景,裹挟着浓郁的宋风遗韵瞬间席卷而来。走在石子碰撞而发出轻微声响的石板小径上,看着眼前的奇松怪石,嗅着竹香,仿佛置身宋时的某一处民居小院。一门之隔,便是两个世界。
待入草堂,卷帘低掩之内,茗香萦绕之中,抬头又见竹垂成帘。在流动与虚幻之间,仿若行走在时光隧道之中,须臾便真的穿越古今。竹帘之下,素色为基,青石板欣然入室,在厚实与苍朴之间,与竹帘的流动相得益彰,诠释出一种独特的中式之美。
穿过竹帘,茶台、茶几之上,紫砂壶、器皿、奇石、盆景,糅合东方禅意,将空间巧妙演绎成一个烹茶修禅的妙处。不过静立片刻,原本浮躁不定的心,便不由平静下来。
及至二楼转角处,光影辉映,辅以奇石投照,在翠竹婆娑之下,竟成“清照竹下沉思图”,实为惊叹,不由嗔赞连连。而在二楼,空间装饰更见惊喜。在布局上,特别沿用了苏式园林中的手法,以白墙青边的色彩为基,在窗户的设计中,融入了六边形元素,通过透视手法,让内间的竹影投映在窗棂方寸之内,自成一幅竹影图。
此刻,记者才恍然发现,自进入草堂的那刻起,从竹门竹篱,到院内青竹婆娑,从竹帘竹影,到所用地板凳几,目之所及似乎都与竹有关。甚而是窗棂骨架,也都特意为之,似竹而生。
“宋人尤爱竹下品茗,而在我看,竹之高洁,之正直,之飘逸,正是人之所求。我希望这个空间,不仅能成为文人墨士的憩息之所,更能使人审视自身,淡泊名利,洁身自好,涵养高洁品格。” 谈及草堂设计理念,有着十余年空间设计经验的负责人林文科称,“你若是认真研读,会发现"篽箖草堂"的含义,正是由竹子做成的禁苑,在凸显自我审视的同时,强调私密性和自然性。”
记者仔细探究一番,发现篽箖草堂三层空间,定位不同,功能各异。一层重会客接洽,长案茶台,极尽包容;二楼苏式园林入室,两人、三人、多人会客间,分室而立,强调私密;三楼堂主私域,会客区、品酒区、创作区功能齐备,别有洞天,或有至亲挚友,也可开放接待,畅谈密议,绝佳所在。
三层还回探寻,有茶室、有棋具、有禅房、有琴音……草堂之内,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卢振侠
新闻推荐
活动全程6.5公里,吸引了500余人参加。东江时报记者黄岸媚通讯员古观连凌小花摄东江时报讯记者黄岸媚通讯员古观连凌小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