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笔中情传了几代人 毛笔匠人周友华一生只为做好笔
齐毛峰。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 摄
周友华在一丝不苟制作毛笔,他说再老点眼力跟不上就干不了。
选毛。
梳理毛料去绒。
定长度,切羊毛。
捆绑笔根。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笔墨纸砚古代称“文房四宝”,四宝之首笔便是毛笔。千百年来,人们用它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时至今日,毛笔是书画文化里的重要一员。
在文具店或书画市场上,想买毛笔并不难。但你知否,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代,毛笔的主要工序依然要靠手工完成。63岁的周友华和56岁的姜菊兰夫妇在市区中山南路开了间毛笔店,专门制售毛笔。30多年来,他们以此谋生,也以此为媒,传承毛笔制作手艺,延续“毛笔文化”。
毛笔世家
市区中山南路有多家毛笔书画店,周友华夫妇的店并不算太显眼,却是这街上唯一一家只出售自己制作的毛笔的店。走进店里,显眼的地方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毛笔。这些毛笔,都是周友华和妻子姜菊兰一起制作的。
周友华夫妇俩制作毛笔已经30多年。周友华的老家在有着“华夏笔都”之称的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有着1600多年的制笔历史,他所在的周坊村也是一个以生产毛笔而闻名的中国传统古村落。“我们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毛笔,而且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周友华从小就跟着家里的长辈制作毛笔,传到他这里是第几代,已经记不清了。“反正我爸爸、爷爷、曾祖父都是做毛笔的。”
姜菊兰娘家并不做毛笔,但嫁给周友华后,也跟着做毛笔。“不会做也得学着做,当时全家就靠这个生活。”姜菊兰说,其实她起初并不太喜欢做毛笔,因为做笔头的工序大多是在水盆中完成,手要不停沾水,冬天特别难受,可做着做着,也就坚持下来了。
相比于姜菊兰的“被迫”选择,周友华更多是顺其自然。周友华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以毛笔为生,先是听从家人安排在村里的毛笔厂上班,改革开放后则是在家里的小作坊。两个孩子出生后生活压力巨大,村里竞争也大,1997年夫妇俩带着这门手艺到桂林谋生,2005年经朋友的介绍来到惠州开店。
制笔谋生
周友华夫妇选择了在书画文化气息较为浓厚的市区中山南路开店,专门制售毛笔。因为有在桂林积累下的经营经验,也因为惠州制作毛笔的人很少,他们很快就凭着这门手艺站稳了脚跟。
毛笔是一种书写工具,有研究认为毛笔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最早的毛笔实物则在距今2500年左右的一座战国楚墓中发现。仔细翻看毛笔的历史,你会发现,2000多年来,毛笔的形态和工序并没有很大的更新换代,即使是在科技和机械如此发达的当代,毛笔的主要工序依然要靠手工完成。
既是主要靠手工,那工艺和经验就非常重要了。毛笔分为笔头和笔杆两部分,周友华主要做笔头,而这也是整支毛笔的关键部位。
毛笔讲究“尖、齐、圆、健”即笔头尖、笔锋齐、笔身圆、毛体健,这样的毛笔书写效果才会更好。而这些特点除了与“健”与选料密切相关外,尖、齐、圆则主要靠手艺了。
特别是尖和齐,工艺非常讲究。以羊毛为例,周友华会用特制的牛骨梳来梳理羊毛,然后把梳理好的羊毛一根根拉出来,排齐羊毛的尖端,这是一个很需要耐心的活。而后还要用一把锋利的刀,把毛峰修理得更尖,这样才能确保笔头的“尖”和“齐”。
齐毛峰不仅是个技术活,还要求眼力好,“所以说,做毛笔要从年轻的时候学,年纪大了再来学,做不好。”周友华说,年过六旬的他眼力不如从前了,但多年的经验让他可以保持齐毛峰的水平。
如今,笔头梳理绒毛工序也有机械可以帮忙,但这也只是半机械,因为这机械还得配合人工操作,如果操作不到位,做出来的笔头质量也会不过关。
虽然是主要做笔头,但周友华也练就在笔杆上刻字的本领。对于一些不喜欢电脑刻字的客人,周友华也能满足他们手刻字的需求。30多年来,周友华早已对制作毛笔的各种工序了然于胸,并靠着这门手艺谋生、立足、养家,成为和祖辈一样的制笔匠人。周志强说,“毛笔制作的工序多,周期长,十天半个月才能做一批出来。”不过,已过而立之年的周志强也没有把话说死:“再看看吧,以后有兴趣了再学。”
周友华知道做毛笔的累,他也不强迫孩子们。周友华说,他们会一直做下去,做不动了就回到老家去。他也不担心制笔工艺的失传,老家的毛笔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他知道毛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丢不了,就让真正想做的人去把它做好吧。
用心做笔
不过,随着电商的发展和网购的流行,仅仅靠手艺是不够的。这三五年来,周友华明显感觉到店里来买毛笔的客人少了。
毛笔制售实体店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电商的冲击。“在网上买一支毛笔太容易了,况且网上卖的还便宜些。”周友华的儿子周志强说,“网售毛笔便宜主要是因为选料较次和做工较差,这一点,我爸妈接受不了”。
“网上有些卖三五元的毛笔,用的不是动物的毛,而是人造毛,也就是尼龙,不是说尼龙不好,但他们用的都是不好的尼龙。”周友华说起这些总是有些激动,“那样的毛笔便宜是便宜,但用不了几次,买的人不懂,懂的人不会买”。
与毛笔打交道数十年,周友华会把做笔与做人联系起来,他坚持笔正心正,用心做好笔。们坚持做实用性较高的毛笔,也接一些高端的私人定制毛笔,靠着从前攒下的口碑扎实的手艺谋生。
但在互联网时代,酒香也要常吆喝。几十年来,周友华夫妇已经习惯了埋头苦干,他们不懂也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推销。这种情况下,周志强便担起了销售的重任。
周志强会把周友华夫妇制作毛笔的过程拍下来,发到朋友圈里,让更多的人了解毛笔的工艺。如今,不少学校和培训机构都开设了毛笔书法课,这给毛笔店带来了新的机遇。周志强就主要联系学校和培训机构,把毛笔批发卖给学生。
如今,夫妇俩要每年制作的毛笔大约两三万支,主要批发卖给学生。批发给学生练字的毛笔价格不高,选料普通,周友华夫妇俩也只能靠薄利多销赚取些手工费。
尽管受到电商的冲击,但还是会有一些人到店里定制毛笔。遇到这样一些懂行的人,周友华就会格外兴奋,年届六旬,他愈加渴望有人一起交流毛笔制作工序及其蕴含的“毛笔文化”。
在周友华看来,懂行的人他会明白一支毛笔的价值何在。曾经有个客人,一走进店里就嚷嚷着要“店里最好的毛笔”,周友华拿出来了,报价刚出,客人就一脸不屑:“不就是毛笔吗?竟敢要那么贵,这不坑人吗?”
周友华也不生气,默默收起了毛笔。毛笔已不是现代生活的必须品,还是要留给懂得欣赏的人。懂行的人,他会知道,哪种毛料好,哪种笔杆贵,有些材料也说不上多好,但就是因为稀少而珍贵。懂行的人,会知道工艺的关键之处,会知道做出一支好毛笔并不容易。
让周友华夫妇有点遗憾的是,他们的两个儿子都不愿意去学制作毛笔。“看着都累。”
制笔工序
主要包括水盆和干活两大工序。
“水盆”是指在水盆中操作的工序,包括毛料浸泡去脂、梳理毛料去绒、齐毛峰、切毛根、圆笔等。
干活则包括晾晒、上线、上杆等。
新闻推荐
污水“回家”20小时“洗洗”后成清水 200市民和学生参加“美丽惠州你我同行”污水处理厂开放日活动
市民和学生参观金山污水处理厂。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摄“原来污水是这样变清的”“要更加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昨日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