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选育管用”各环节 建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 惠州培育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

南方日报 2019-05-29 06:21

博罗县石滩村党支部书记叶嘉丽和村民一起绿化村庄。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图表:杨佳

5月24日,星期五。傍晚时分,戴仕球检查完高潭村一个新引进的餐饮项目施工情况后,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在夜色中开车回深圳。从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出发,到他在深圳龙华区观澜街道的家,大约有230公里,在全程不堵车的情况下也要两个多小时。

自2017年5月担任中洞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戴仕球驻扎两年,这个村发生显著的变化——村貌靓了,人气旺了,村民收入高了。这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对这个老区的资源投入,也与村干部的努力不无关系。

乡村振兴需要村党组织书记这一“领头雁”。《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在农村实施“党员人才回乡计划”等举措,为农村发展培育带头人。

惠州有1043个行政村,振兴任务繁重。惠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一年来,通过把握建强村党组织书记这一关键,实施“头雁工程”,选配和管好用好第一书记队伍,为实现农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南方日报记者叶石界

懂市场经营动员“能人”返乡挑大梁

周五回到深圳的家,和家人度过周末后,戴仕球周一一大早又赶回惠东,两地来回奔波是这两年的常态。

戴仕球的老家就在高潭中洞村,1990年跟随家人到深圳读书,后来在深圳工作,并与合作伙伴开公司创业。两年前回乡担任村支书,他的人生轨迹改变了。

回到家乡后,他带领村干部引进外来投资,规划建设中洞村红军宿营地、红色驿站、特色民宿、花卉种养等发展项目,开发集旅游和红色教育于一体的“重走红军路”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打造由中洞村党员和先烈后人组成的讲解队伍……一系列动作让中洞村发生显著变化。

记者来到中洞村,看到已经有2家民宿、6家餐饮店开业,民宿的装饰具有红色元素。“我们以红色资源吸引外来游客,他们到村里可以体验红色主题的住宿、餐饮、学习培训等,为本地村民提供了新的就业致富机会。”戴仕球说。

除了挖掘红色资源,村干部还鼓励村民种植几十亩百香果、几百亩茶叶、养殖上千箱蜜蜂等,通过“红色+绿色”的发展思路,把中洞村带上发展的快车道。

两年多前,中洞村常住村民只有100多人。随着村子逐渐红火,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吸引了在外人员回流,如今村里已有300多人。干净的村居环境,鲜明的村庄特色,热闹的人气,让不少回来的村民感受到了变化。

像戴仕球这样的外出“能人”回乡挑起大梁担当“头雁”,在惠州还有不少例子。博罗县公庄镇陂头神村党总支书记王子廷在外打拼多年,生意红红火火。2008年,他返回家乡陂头神村,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此扎根乡村,带领村民发展经济。修缮原博东县旧址、黄大铭纪念碑、八甲神纪念碑、编钟广场,引进旅游公司兴建民宿、投资旅游项目……这些年,陂头神村已经嬗变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王子廷雄心勃勃地告诉记者,接下来将继续挖掘当地的古宅民居,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村民到旅游公司上班、发展休闲农业等,提高村民的收入。

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在农村基层谁来引领?当然要靠村党组织书记这些带头人。在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张浩看来,乡村振兴需要有能力的“头雁”作引领。很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懂市场、懂经营,从他们当中挑选出优秀党员担任党组织带头人,不但能更好地激发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而且将有利于推动乡村发展。

注入新鲜“血液”选拔年轻“头雁”担重任

5月27日下午,忙碌了一天的博罗县石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嘉丽终于可以消停下来接受记者的采访。

当天,她和其他村“两委”干部、村监督委员会等成员一起对石滩村新农村项目进行验收。项目包括村道路硬底化建设、路灯亮化工程、公共厕所、3座污水处理厂等。

“本来过完年就应该验收,受降雨等因素影响拖延了一段时间。”如今这名“95后”大学生村支书终于松了口气,脸上有着与年龄不大相符的成熟。

她的一丝不苟让工程队不敢怠慢,“验收一定要看得细致,污水处理池要确定管网接了多少户,污水处理站有没有启动,不能留有缺陷。”她说,验收流程不能只有村支书和施工队去完成,还要请其他村干部一起,这样会尽量避免决策失误。

2017年5月,在博罗县罗阳镇担任小学老师的叶嘉丽回到家乡石滩村,在亲人鼓励下成功竞得村委会主任一职,后来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名年轻的大学生村干部给村里带来新风气。

“前段时间更忙了,特别是推动新农村建设项目落地的时候,几乎没有完整的周末休息时间。”她说,去年底才休了两个月产假就匆匆回到工作岗位。

叶嘉丽是惠州为农村基层引进“新鲜血液”的一个缩影。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队伍的“领头雁”和“带头人”。一个村党组织有没有战斗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干得出不出色,都与党组织书记队伍密切相关。对此,惠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要把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放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另一方面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选育工作。此前,惠州市出台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的实施意见,落实“村推镇选”要求,探索实行“荐、推、查、选、示”五步选拔法、“储备人选帮带制”和“内挂村、上挂镇”跟班培养机制。目前,1043个行政村已选配储备人选1984名,其中40岁及以下1396名,占比71%;大专及以上学历1435名,占比72%。

找准短板

精准“滴灌”提升干部能力

农村是基层,也是基础。如何发挥好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去年上半年,我们对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总结了10个方面问题,包括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惠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

具体而言,有的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弱,贯彻落实上级“规定动作”难以按要求完成,往往以材料应付了事,不注重实效;有的村党组织作用发挥较为薄弱,贯彻落实靠喊口号,工作完成效果不理想,所在村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群众口碑较差。

实际上,改变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关键也在“头雁”。按照落实《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要求,惠州调整撤换了18名“四不”村党组织书记,召回了6名不能胜任的第一书记,选派8名副处级干部担任重点难点村第一书记,遴选了一批副科级以上优秀干部担任省定贫困村第一书记,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大学生中选拔149名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同时,惠州还强化教育培训,把本土人才作为培训的第一梯队,精准“滴灌”,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能力素质。

一是常态学。连续11年举办村干部大专(本科)学历提升班,村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水平逐年提升。二是阵地学。抓好教育培训的前沿阵地,建设全市75个镇街党校,由市管党费保障每校5万元工作经费,并延伸一级建立1280所村级分校。三是“一线”学。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在惠州学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分批组织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前往浙江安吉等地调研学习。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就要出真招实招,锻造出一支强有力的农村基层铁军。”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激发主动性

用好激励机制“指挥棒”

越来越多人才被聚引到乡村振兴舞台上,需要更规范的管理和激励。

惠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出台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因私出国(境)管理系列制度文件,形成规范化监督管理机制,为村党组织干部服务乡村振兴拓展发展空间。

舞好激励机制这根“指挥棒”,才能让“头雁”的动力更强、工作更精准。

目前,惠州各县(区)都出台了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经费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月度绩效补贴和年度绩效奖励制度,并实行差异化的绩效奖励机制,改变了过去村党组织书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

通过有效激励,涌现出一大批主动作为的“头雁”。惠阳区良井镇霞角村党总支书记杨顺波把“书记项目”做成了“示范项目”,建成大福地后山公园,打造了“新良井农村电商”“梧桐裕民宿”“年年红柑桔基地”等优良产业项目。

“看到近年来霞角村的改变,村民们越来越团结、凝聚力越来越强、家乡越来越美,我感到非常欣慰和高兴。"头雁"改变的不止是农村的村容村貌,还有深层次的村民文化、精神风貌。”杨顺波说。

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近年来,该市各级选举790名村党组织书记任“两代表一委员”,涌现出党的十九大代表雷玉英等优秀村党组织书记。2018年,全市各级表彰了208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其中,市委向其中28名授予“市优秀共产党员”“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形成良好的示范。

■链接

惠州基层“头雁”取经记

刚刚过去没多久的5月13日—17日,叶嘉丽和其他50多名惠州的村支部书记,来到千里之外的浙江嘉兴市嘉善县缪家村学习培训。

碧水蓝天、芦花飞舞,小洋楼整齐排列,几乎每走百米就会出现一片花海……短短4天时间里,眼前见到的新农村景象,让这位年轻的村支部书记吃惊不已。

“干净整洁,规划有序,没有脏乱差,非常舒服。”在叶嘉丽眼里,这才是令人向往的美丽乡村应该有的模样。联想到自己所在的村庄,虽然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离浙江这些新农村还有很大差距。

打开眼界,转变发展理念,是所有基层“头雁”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对此,惠州在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的基础上,赴浙江嘉兴等先进地区举办示范村、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通过现场教学提升干部素质。目前,培训示范班已成功举办了两期。学员们走村入户,深入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基层治理等方面先进经验做法。

参加此番深入的考察学习,让叶嘉丽感触颇深的不仅是村容村貌的整洁,还有规划。“当地的村干部告诉我们,他们很早就对村庄进行系统规划,后来的建设都是严格按事先的规划来进行的,所以很少发生乱建乱搭的问题。”她说。

这一感触,也引起了与她同行的其他村支部书记们的共鸣。

“通过本次学习考察,我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接下来,我要注重前期规划,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对我们村的村道建设、地下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和分步实施,把工作做细、做实。”博罗县园洲镇刘屋村党支部书记刘泽标感慨地说。

当前,惠州乃至广东的乡村都在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不过由于多年来形成了零散的土地使用格局,也给当前的建设带来了难题。在叶嘉丽看来,更关键的还是要对整个村庄进行系统规划,并严格执行。

乡村建设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那么,缪家村的建设资金从何而来?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建造4万多平方米标准厂房引进“金凤凰”,提供农业农机服务、发展农村新社区服务业筑起“服务链”,依托合作社经营1000余亩村集体土地念活“土地经”……这样的发展思路,壮大了缪家村的集体经济底子,也给包括叶嘉丽在内的来自惠州的村支书们很大的启发。

“走进嘉兴,深深地感受到无论是他们的建设理念,还是对特色乡村文化的挖掘和提升,以及建设美丽乡村的那种激情和干劲,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惠城区马安镇水贝村党总支书记陈文伟说。

■访谈

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张浩:

打造多元化课堂

激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新活力

在广大农村地区,党组织书记是乡村发展的带头人。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头雁效应”,这是加强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选出合适的人选?如何持续提升他们的带动能力?对此,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张浩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南方日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村干部特别是农村党组织书记是一个关键角色。该如何吸引、选拔优秀人才走上这一岗位?

张浩:“头雁”关键要起到带领村干部、百姓一起谋发展、共同奔小康的作用,所以要把“头雁”工程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龙头工程来抓。

选拔农村党组织书记,除了政治要过关,也要考虑到人选在群众中是否有足够的威信,工作能力是否匹配,是否有足够的公心,办事是否公道等。

那么在物色人选上,就要打开眼界,不拘一格用人才。一方面要注重从现有村干部中挖掘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要选派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软弱涣散村等担任第一书记,让他们激发本地村干部队伍的干事创业氛围。同时,要注重动员外出的“能人”、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退休干部中的优秀党员担任书记。

靠什么来吸引优秀党员人才扎根农村基层?除了他们本身要有理想之外,环境也很重要。

这需要上级党委政府做好统筹,加大对农村基层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宽容试错、鼓励村干部大胆探索,从而给优秀人才提供一个更好的干事创业的舞台。同时也要打通村干部跟乡镇领导之间的晋升通道,打开他们的事业上升空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干事激情。

当然,在组织上也要做好管理。比如在任期内,要落实好村支部书记履职承诺,保证权责统一;要建立健全考评机制,探索动态管理、绩效联薪等举措,明确工作重点和方向,让他们肩上有担子、心中有目标。

南方日报:如何提升“头雁”的能力素质,激发“头雁效应”加快乡村发展?

张浩:我认为既要想办法引进一批优秀党员担当重任,也要注意挖掘、培养基层干部。

日常管理中,要抓好轮训工作,常态化开展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村组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有为百姓服务情怀、做事认真负责有担当、干事创业有办法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在农村基层,要打造一些联系实际、多样化的培养“头雁”的课堂。比如除了日常的“三会一课”、在村委会固定的培训学习之外,还可以组织村干部到江浙一带参观学习他们的发展集体经济、基层治理、村庄建设的经验;利用微信、QQ和远程教育等设立一些“线上课堂”等。

通过因地制宜地搭建一些灵活多样、讲究实效的学习平台,让村干部们学习实用知识和实用技术,推动他们结合本村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可以考虑组织基层干部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深入学习发展经济、乡村治理的经验,提升农村带头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实力。

通过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带头人”队伍整体水平,激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新活力,才能持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闻推荐

清风知我意研学采茶去 惠州报业研学旅行团再出发

茶之为饮,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茶之中国文化,传承千年,历久弥香。茶为中国国饮,让孩子们走进茶园,走进制茶间,了解茶的历史文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