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让农民脱贫“有路子” 惠州抓住农村发展的关键,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南方日报 2019-05-28 07:41

塘尾村把村内房屋粉刷成壁画,村容村貌得到提升。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李芬(左)在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地处龙门北部的西埔村,土壤肥沃、灌溉用水丰富,且土壤和水质都没有重金属,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非常显著,让这里出产的稻米品质突出。但多年来,村里多数的稻谷是自产自销,再加上普通稻米市场价格并不算高,对村民脱贫的带动力有限。

如何实现产业脱贫,西埔村从市场需求端找到了思路。“健康养生是消费市场的热门,走绿色化种养绝对没问题。”村委会主任黄子能说,村里的水稻种植一改传统效益低、品质差的方式,引进企业帮助村民种植有机水稻。如今,西埔村分散的土地被集中流转,100多亩的水稻种植基地形成,田里只施鸡粪等有机生物肥,采用诱虫灯、“鸭稻共作”、生物制剂及保护田间自然天敌的生物统防统治等技术,最大限度确保大米的品质和安全,提高了稻谷的售价。

西埔村是惠州乡村发展产业扶贫的缩影。近年来,惠州市以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在精准施策、技术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特色产业追赶超越,让农民脱贫有了路子。

●南方日报记者乌天宇

1放大贫困村生态优势

对于农业资源和环境优势显著的惠州来说,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便是抓住了村民经济和农村发展的关键。

5月末,惠州的天气已渐渐变得炎热且湿润,正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好时候。在城西村的连片稻田中,早稻已长出挺拔的身姿,从高处看去,齐刷刷的翠绿色,像是为乡村大地铺上了一层地毯。微风中,一层层泛起绿色的波浪充满生机与活力。

稻田里,张大姐正忙碌地操作农活,当记者问起种植水稻效益如何时,她笑着说,“现在种稻米也可以赚钱了!”她边说边抓起一把黑黝黝的有机肥料撒向地头,“你看,它们"吃的"都不一样了!”

有机水稻提高了稻米品质,也增加了利润收入,村民种田的底气越来越足,干活越来越有劲。城西村驻村第一书记段利彪介绍,从2016年起,该村便与龙门县顺喜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扶贫合作,由该公司开展水稻种植产业帮扶,主要种植有机水稻,并向贫困户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和农资产品。

“我们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向村民收购稻谷,集中包装后,供往城市高端商超。”据该企业负责人说,企业上门向贫困户收购稻谷,当场收购当场结算,让贫困户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据了解,按照规定标准,在市场同等价格的基础上,公司以一级稻谷上浮20%,二级、三级稻谷上浮10%的价格向在册贫困户收购稻谷,如米香粘、象牙粘等优质品种作为一级稻谷,市场价不超过200元/50公斤,企业收购价将达到225元—230元/50公斤,以1000公斤/亩产量计算,村民每亩地可增收500—600元不等。

“为吸引更多贫困户参与,我们每年还会给予每户村民500元至3000元不等的奖励金,以调动贫困户生产积极性,鼓励他们多卖稻谷提高收入。”段利彪说。

2让农产品成为旅游特产

在塘尾村,水稻也是当地主栽作物之一,一年两季水稻是村民多年养成的种植习惯。但在晚稻收货后,土地便要进入空闲阶段,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该村村委会主任李芬想到了发展特色作物——茨菇。

据了解,当地民间说法中,稻谷、肉丸和茨菇并称为塘尾“三宝”,尤其是春节上市的茨菇,是客家人少不了的“年夜菜”。如今,在村委和帮扶单位帮助下,村民开始尝试早晚两季水稻和冬种茨菇的生产模式,紧抓春节市场,最大化利用土地价值,扩大种植收益。

村民李新强便是受益人之一,而立之年的他,家里有两个老人需要赡养,还有3个子女需要供学,生活压力较大。去年,他一个人便种了80亩水稻,还开展茨姑种植,今年春节期间慈姑上市,他的茨姑全部销售完毕,但由于知名度还不高,销售价格并不理想。

“要获得更持久的收入,还需要进一步拓宽渠道。”李芬说,去年塘尾村举办了首届水稻丰收音乐会,让田间七彩水稻和乡村吉他表演成了“网红”组合。前不久,塘尾村所在地麻陂镇举办30公里徒步游活动,再次吸引上千人前来参与,作为途经点的塘尾村,美丽的乡村风景让游客印象深刻,这种农旅结合的方式给了李芬发展的灵感。

“接下来我们想借助农旅融合,把销路进一步拓宽。”李芬介绍,近年来村里全面完善道路交通、美化绿化等基础设施,村宅粉刷了趣味十足的彩绘,还在村里建设森林公园,发展葡萄园、玫瑰园、七彩稻田等种植产业,“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很好,接下来要进一步建设民宿、商店等旅游配套。”

李芬说,在已有产业基础的前提下,计划把水稻、茨菇种植打造成惠州有品牌、有地位的农业产业,推进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开发,通过兴旺产业,促进群众就业,提高群众收入,为精准脱贫重要任务提供可持续性产业链支撑。

3社会资源助推产业扶贫

对于基础薄弱的贫困山村来说,产业发展往往最缺的是资金。借助社会力量助力扶贫,构建完善政府、社会与扶贫对象共同参与的扶贫工作体系至关重要。

在龙门县上东村,村民王嫂从没想过自己会变成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以前,王嫂和丈夫吴大哥在家种植几亩农田,但仅够一家人温饱,如今,两口子被聘到村里的生态果园务工,不但解决了住宿和餐食,两人每月收入加起来达6000元以上,平常也开始积攒“闲钱”,“每天给果园除草、施肥,天气太热还可以自己调节工作时间,生活很幸福。”

这样的转变源自于扶贫企业的投资。据了解,上东村发展产业的基础较好,还具备天然温泉等旅游资源优势,可以发展各类果类、茶叶等特色产业。然而,由于地方偏远,加上农业靠天吃饭,该村一直没有得到投资者青睐。2017年,随着精准扶贫“万企帮万村”的号召响起,惠州佳兆业集团向上东村抛出了绣球,扶贫企业不仅投入资金,还专门组建扶贫团队驻扎在村内,帮助各类扶贫项目开展。

如今,65亩的生态果园、300亩的苗圃园艺基地等项目均已投产,并建立完善了“农民合作社+基地+专业种植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当地农民可实现土地收入、项目分红和劳动报酬三重收入。

“扶贫工作对于贫困村和企业都有帮助,村民得到稳定收入,我们获得高品质农产品回馈客户,这是双赢模式。”佳兆业产业扶贫部负责人邓亚星表示,为了协助销售,企业打造了扶贫电商平台“龙门佳选”,直供企业所在行业客户,以此形成农业产业的闭环扶贫模式。“目前,平台销售额已突破300万元,仅上东村便已带动超过35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种植有机水稻及水果,实现稳定脱贫致富。”邓亚星说。

4发展多样化项目带动

实际上,种植养殖产业并非适宜所有贫困村的脱贫工作。龙门县水华寨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在驻村帮扶单位到来之前,村里到处是破败废弃的泥砖房,房前屋后堆满了垃圾,卫生站、路灯、污水处理设施等便民公共设施基本缺失,更严重的是小散养猪场让村里空气充满恶臭。在这样的状态下,村民家庭贫穷,村集体经济落后。

2016年,帮扶单位到来之后,对村庄的基础设施进行集中整治维修,包括村道巷道、安全饮水,污水管网、电网均达到“四通”要求,村里文化广场、小学、卫生站等公共设施也一应俱全,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环境改善后,帮助水华寨村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才是持续发展之道,但这也是困扰该村最大的难题。“村里有300多户村民,可用耕地仅有1000多亩。”该村村委会主任张伟光坦言,由于耕地面积少,难以形成连片集中发展的种养产业,加上贫困户老弱病残人员多,不适宜发展劳动性较强的耕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该村和帮扶单位想到了谋划发展商业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帮扶模式。水华寨村邻近杨村镇和金杨工业园,发展商业的地理位置优势较好,于是,该村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协调村委楼顶广告位出租、发展光伏电站项目,还在村外的主干道上修建6000多平方米商租房。“预计全部项目投产后,可增加村集体年收入约30万元以上,转变为村民分红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张伟光说。

塘尾村同样在实行多种多样的就业扶贫,采取“一户一法、分类施策”的方式,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外出就业或者帮助他们就近就业,如提供护林员、保洁员等村内公益性岗位。“让情况特殊的贫困户拥有收入来源,实现就近就业的同时,兼顾家庭。”李芬说,村集体还入股了石湾自来水公司,产生的收益分发到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手中,从多方面提高贫困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特写

她带领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李芬是省定贫困村塘尾村村委会主任,如果不去问,别人不会知道她是外地人,如果不去村里走走,外人也不会知道她的基层工作能力。

2005年,她从湖北嫁到博罗,和丈夫在县城经营一家五金工厂。2010年,她随丈夫从县里回到塘尾村,刚回来时,对村里情况不是很了解,主要在家里做家务。和村民接触时间长了,对村里的情况越来越清楚,并慢慢学会当地语言,融入了本地生活。

“那时候,村里基础设施很差,生活非常不方便。”李芬是个有爱心的人,来到村里生活后总是为左邻右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村里要建桥修路,她捐资助建,村里农产品滞销,她第一个高于市场价购买。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家里吃的米、油、鸡基本都是从当地村民那里购买的。”但她心里很清楚,这不是解决村民贫困的根本方式。

2017年5月,村委会主任换届选举,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选,没想到竟然获得成功,这让她既兴奋又紧张。“毕竟我对乡村管理的经验不多。”李芬坦言,之前在城市生活,刚刚接触村内事务,发现事情繁琐又零碎,加上部分村民对新任女性干部有质疑态度,让她思想压力很大。

“村容不整何以谋发展?”李芬说,村里以前又脏又乱,房子破旧,没有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道路也是非常窄小。她认为,帮助村里脱贫的前提就是要把环境治理好,让村容村貌更加宜居,乡间风光更容易留住乡愁。于是,她便从建设文化广场、绿化美化、道路拓宽等方面开展工作。

然而,李芬构思很好的设想在开始实施的第一步便遇到了困难——土地难征。“村民的想法很保守,一点土地都不愿出让,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李芬说,美化乡村是让大家获益,而不是为了谋私,于是,她不断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告诉大家村里要做什么,会变成什么样子,达到怎样的效果。

工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广泛和深入的宣传动员,村民的思想状态慢慢发生了转变,李芬的工作逐渐被村民理解,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主动配合建设工作,甚至无偿捐献出土地,拆除阻碍建设的墙院等。

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趣事。有一次,在建设村文化小广场前,设计团队要求村小组提供“红线”位置,然而,村民把“红线”误会成了真红线。在大家清理好杂物、完成土地平整后,自发用红色纤维绳圈出可随时供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李芬看到这样的场景后非常感动,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更加用心。三年来,随着工作逐渐深入,李芬工作起来更加顺手,一批批建设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被引入到塘尾。亲手参与乡村改造的她,看着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内心充满喜悦。

李芬帮助村民走上产业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地开展资产分红扶贫、发展种养业、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村民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为了满足村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她帮助塘尾村购置醒狮装备,把300年来的塘尾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并在村里打造出“文化艺术一条街”和“百合葡萄观赏大道”等特色乡村风景长廊。

“取得暂时的经济好转并不难,难的是长久脱贫,在小康路上稳步前进不开倒车。”李芬说,要继续依靠发展产业带动扶贫的思路,稳步推进塘尾村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塘尾村建设成为宜居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闻推荐

强足好稳 莞企新活力 本报记者蹲点观察莞企发展现状

■创能机械产业园内的高端制造设备樟木头供图■由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华智·道滘科创园道滘供图“每浪费一秒,都是成本的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