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华附真的不是个传说

羊城晚报 2019-05-14 14:27

朱婧颖

明阳

涂天宇

边昱佳

吴中源

肖瑞灏

罗意

卢上一

陈锐峰

作为“神学院”,华南师大附中(简称“华附”)的传说很多,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里的学生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天才和竞赛“疯子”。真实的华附是怎样的?此次我们随机采访了9位华附高二的学生,他们分别来自奥班、大仙班、创新班和平行班,采访时每个人都有两个必答题,即来华附之前和之后的对比。结果发现,他们来之前,几乎清一色地认为华附就是拼成绩的地方;但来了之后感觉“被骗了”,因为这里的生活远不止学习,还有诗和远方……

传说1没有作业,老师不管学生

真相:老师不以成绩论英雄,更多是引导和激发学生潜能

来自高二“大仙班”(大学先修实验班的民间昵称)的罗意和吴中源就读华附之前都听说这里作业少,甚至没作业,老师也不管学生。可是在华附就读了两年,他们深刻感受到“没有经历过就不要轻信谣言”!

罗意说:“华附的考试不算少,但每一次考完,老师更多是引导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不会太在意成绩的起伏。起初我考得不好,压力很大,总觉得自己跟其他同学相比差距太大。但班主任曲娜老师却对我说,没考好其实是问题的暴露。她建议我不一定要往前走,先把成绩稳定住,相比成绩的起伏,稳定更重要。”

这席话让罗意如梦初醒,她先稳住了自己的心态,通过努力,在高二分班时,以优异成绩考进“大仙班”。“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华附,记得在临近中考的华附开放日上,我还在纠结要不要报华附,咨询现场的罗碎海老师对我说:‘大水养大鱼,你只有到更大的世界才会发现更多精彩!’”

正是这句话坚定了罗意报考华附的决心。“在华附这样高手如林的地方,确实更加激发了我不服输的斗志,也给了我不断提升的机会。”

来自奥班的边昱佳对此也感同身受,“我的同学胡苏麟入选数学国家队的事情让我有些恍惚,但当看到胡同学在国旗下承诺自己会为国争光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原先离我们很遥远的爱国情怀,就这么理所当然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她觉得这一刻,自己一样被激发了斗志。

吴中源来到华附后才接触天文,不久前刚刚被选拔进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对于自己如此大的进步,他说主要是华附天文社“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使然。“学长学姐会把资料传下来,手把手地教我们天文知识。当然,也离不开天文社指导老师林程吉的帮助,高一有段时间我很迷茫,纠结于是否要参加竞赛。林程吉老师给我‘灌了很多鸡汤,打了很多鸡血’,让我从迷茫和焦虑中走了出来。”

传说2只是成绩好,埋头苦读

真相:同学们个个是时间管理达人,除了成绩好,还各有特长

高一期末考试后,初中从未参加过社团的肖瑞灏被班主任张莉老师找来谈话,希望他当班长。“我当时真的很吃惊,我觉得自己除了学习别无所长,老师肯定找错人了。”但张莉却坚定地认为肖瑞灏没有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并鼓励他在华附多参加社团活动,施展自己的才能。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肖瑞灏当起了班长。在杨纳老师的鼓励下,他又加入了合唱团。在自身兴趣的驱使下,他还加入了华附字幕组社团。不到两年时间,他成绩依旧稳定在年级前五十,但收获更大的是学习之外的能力。“加入合唱团前连五线谱都不会,但现在我是合唱团声乐部部长,我发现自己真心热爱唱歌。”如今,他还是华附字幕组社长,班长也当得十分称职。

来华附之前,陈锐峰从来不知道,原来数学课上能学到如此多深刻的哲理。“罗碎海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数学课竟然讲哲学,这让我非常震撼,也正是他开启了我对宇宙观、人生观的思考。更重要的是,罗老师以实际行动感染着我们,他来到华附后,先后出版了《数学探究与欣赏》和《数学专题拓展》两本书,其中既有应对考试的内容,也有思维的拓展和对于数学的感悟,内容翔实丰富。无论何时,有一样自己热爱的东西并能为之付出都是一件可贵的事。他曾说,教育的本意是引出。我想他做到了。”

刚来华附不久,卢上一就发现自己的室友朱婧颖不但成绩好,还拉得一手好小提琴。“后来才知道,她的专业水平完全可以上中央音乐学院和星海音乐学院的附中,但她不想这么早就走艺术专业的道路,于是就报读了华附。”

卢上一形容自己初中三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来了华附后发现,身边不少同学都加入了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她也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国学社。“国学社相对冷门,但学校一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发展平台。我们今年和去年都举办了传统文化节,我是主要的组织者,这让我各方面能力都提升很大。”

涂天宇也是加入合唱团后才深刻感受到自己对音乐有多热爱,“合唱团让我们学会了团结,我们在这里收获了宝贵的友谊,学会了如何在学业‘大山’的夹缝中成长。”

传说3学习压力大,没什么课外活动

真相:社团个个都是精品,学长学姐上大学还很怀念

惠州考生明阳鼓起了极大的勇气报考华附,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这里汇聚了全省的学霸,学习压力不言而喻,应该没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可是来到华附后的第一个社团开放日让他傻眼了:“聚清园里除了人还是人,从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30多个社团就像赶集一样,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新生报名。”

他加入了电视台。“进来后我才知道华附社团有多厉害,比如做直播,很多新款设备的操作说明书是全英版,但直播团队的同学硬是通过查工具书、上网求助大神、自学以及团队合作,把技术难关一点点地啃了下来。”

在许多华附校友口中,华附就是一个“缩小版大学”,社团活动的组织也是“高规格”的,学生的收获让他们进入大学参加社团甚至企业实习都游刃有余。

2017届毕业生苏恺晴曾是华附info杂志社社长,上大学后,她对杂志社仍念念不忘:“如今回想起来,这是高中最快乐的时光:期中考试卷背面写满了策划和采访提纲,杂志社工作室占满我所有的课余时间。info,不管是社员还是社团,总有一种无法代替的、让人充实的力量。”

校长姚训琪说,华附的培养目标是为民族复兴培养时代新人,“我们要培养具备领袖才能的人,在各行各业起模范带头和领军人物的作用,而学生社团就是培养这些能力的很好载体。”

同题问答

很多活动会促进你的成绩,也就是7+1>8

问题1:来之前,你觉得华附是怎样的存在?

卢上一:真的勇士,敢于报考华附。

朱婧颖:神学院嘛,感觉是理科生学习的天堂,一度纠结自己文科更好,报考华附是否合适。

罗意:就觉得华附出了很多状元,特别厉害,学霸云集。

吴中源:初二、初三时都来看过华附的科技节,觉得太棒了!而且这里的人都好天才。

肖瑞灏:没有作业,老师不管学生。

边昱佳:华附很神,个个都是学霸、学神。

涂天宇:能考上华附就是个叻仔。

明阳:全省最好的学校嘛,慕名而来。

陈锐峰:传说中这里的学生只是成绩好。

问题2:来之后,真实的华附是怎样的?

卢上一:这里活动很多,与初中相比,我在华附学习的时间减少了,但效率倍涨,其实很多活动会促进成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7+1>8。

朱婧颖:没想到文科生在这里一样获得非常好的发展平台,华附教文科的老师也是一级棒,比如林程吉、刘敏老师等。

罗意:这里活动很多,要平衡好学习和活动。

吴中源:同学真的很神,文理兼修,比如冯宣瑞,不但数学获得全国奥赛一等奖,文学素养也很高,学农时作诗也是信手拈来。总之,身边的同学不单学习厉害,还多才多艺,真的是全面发展的学校。

肖瑞灏:老师不断激发我们学习之外的潜力,在这里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

边昱佳:这里的同学特别有活力,有创新精神,大家都精力旺盛,学习和活动兼顾。

涂天宇:这里学术氛围特别好,在理科方面,我们讨论的问题都很有深度,与同学的讨论中收获巨大。

明阳:身边的同学除了成绩好,还有各种文体特长。华附学习氛围特别好,但又不以成绩论英雄。

陈锐峰:这里的同学都是全面发展,不会死读书,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我也是来了华附才接触外国文学,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文/何宁)

新闻推荐

夺冠选手可获6万元奖励 “祖国好·惠州颂”爱国歌曲大家唱/优秀广场舞展演启动

惠州日报讯(记者龚妍钟畅新特约通讯员黄静)5月12日下午,“祖国好·惠州颂”爱国歌曲大家唱/优秀广场舞展演启动仪式暨海选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