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梅花拳才能舞貔貅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赛春堂舞貔貅诙谐演绎《西游记》

惠州日报 2019-05-14 11:50

王赛春堂舞貔貅表演活力十足。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黄克锋 摄

非遗名片

王赛春堂舞貔貅是龙门县永汉镇寮田村红卫村民小组的传统表演,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每逢春节、元宵和其他喜庆日子,村里都要舞貔貅,表达驱邪逐疫、迎新纳福的愿望。每次表演完貔貅舞后,队员们都要表演一番拳术,名为梅花拳。2018年12月,龙门县永汉镇王赛春堂舞貔貅和梅花拳,双双入选惠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惠州的广大农村,传承着很多娱神娱人节目,舞龙、舞狮子、舞麒麟、舞火狗……而在龙门县永汉镇寮田村红卫村民小组,人们舞貔貅,戏剧化地演绎《西游记》故事。因貔貅长相为猫头狮身,当地人又称之为“猫头佛”“客家狮”,已有300多年历史。舞貔貅的队员,也习得一身好武功,他们会耍一套梅花拳。打铁还需自身硬。村里规定,队员只有学会梅花拳才能舞貔貅。

经历了数百年的光阴,永汉镇王赛春堂舞貔貅以及梅花拳近乎失传,幸得当地文化部门重新挖掘整理、村民积极发扬传承,才让其再度焕发生机。

练好梅花拳幽默舞貔貅

“咚咚锵、咚咚锵……”永汉镇王赛春堂舞貔貅表演总是随着伴奏的锣鼓声而萌动,它类似幽默剧,用乐器声和动作,演绎诙谐的剧情。

只见一只戴着类似猫头鹰面具的貔貅,正与“大头佛”沙和尚以及“小猴”孙悟空两人,配合现场锣鼓镲的节奏,时而嬉戏玩耍、时而争抢打斗。诙谐的动作不时引发观众阵阵笑声。

按民间说法,貔貅舞兴起于明末清初,通过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它起源于一个传说,相传唐僧、沙僧、孙悟空以及猪八戒师徒4人取经来到南方,看到客家地区发生瘟疫,想起途中遇到的瑞兽貔貅,孙悟空便驯服貔貅,为客家地区人民驱邪消灾。从此,客家人用泥巴和纸张制作成貔貅头的模样,与沙和尚(大头佛)和孙悟空(猴子)组成一套舞貔貅的节目。逢年过节,用舞貔貅表演祈盼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由于舞貔貅表演时间较长,通常在30分钟左右,队员们需轮流上场。表演完舞貔貅后,队员们还要轮番上阵表演梅花拳术。在扎好马步抱拳问好后,队员们大喊一声,起跳、出拳、踢腿,时而辗转腾挪,时而健步如飞,那蓄势如开弓、发力似射箭的一招一式,让观者感受到拳脚的十足力量。

在永汉镇寮田村红卫村民小组,梅花拳与舞貔貅是相连的,只有学会梅花拳才能舞貔貅。因此,新一批梅花拳传人出现了,才能重新“开光”一个新貔貅。

一度失传后重新被挖掘传承

舞貔貅曾经在龙门县的客家地区很流行,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最为兴旺,但不知何时起却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以至差点失传。

2015年,龙门县永汉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在当年春节的拜年活动中,无意中发现了貔貅舞的表演,当时只有几个简单的祭拜动作。“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在了解了舞貔貅的历史后,永汉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希望能将舞貔貅挖掘和重振。惠州市民协主席邹永祥获悉该村的舞貔貅传统后,也希望永汉镇能将貔貅舞挖掘出来,“目前在惠州地区的其他地方还没有发现貔貅舞。”

当年春节后,永汉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在全镇寻找貔貅舞,找了多个原来有舞貔貅的村,都说舞貔貅的道具早已霉烂,村里也没有多少人会舞貔貅,而且也没有把整套动作传承下来。工作人员不死心,一直在寻找,终于,在寮田村红卫村民小组发现还保留着貔貅舞。

在永汉镇文化站的组织下,永汉镇寮田村红卫村民小组一帮五六十岁的村民组成王赛春堂舞貔貅队,经过2个月的排练,又重新舞了起来。2016年,王赛春堂舞貔貅首次亮相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好评如潮。

目前,永汉镇寮田村红卫村民小组约有200多名村民,会打梅花拳、舞貔貅的有数十人。王赛春堂舞貔貅队总指挥王家寿称,随着舞貔貅的名气越来越大,村里不少年轻人和孩子也来学舞貔貅和梅花拳,不少年轻村民已经跟着貔貅队到各处去表演。“我们将加大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力度,将这种民间文化传承下去。”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新闻推荐

走进贫困村播种蓝色希望 龙门县税务局组建百人助学队伍,融合扶贫、普法、税宣功能

龙门县税务局青年助学服务队给贫困地区学校提供更多教学支援。龙门税务局税务干部深入村委、社区、学生家庭进行走访调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