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街:曾是军事重地武将才俊辈出

惠州日报 2019-05-08 08:55

北门街上世纪50年代简图

惠州市惠城区北门街是惠州的老街区,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这条老街已发生巨大变化。近日,笔者通过走访及查阅尘封的史料,写下老街的风情风物和人物传奇,展现老街遥远往事,为北门直街留存历史的记忆。

苗屋

苗承霖英勇战殁台湾 苗家几代武将接力戍边

苗屋,是苗氏家族居住的屋宅,位于现在的五一路入口(西湖百花洲对面)百米处左侧。据惠州文史资料考证,此屋建于明代末年,原本是一处官府衙门。康熙元年(I662),清廷在惠州设立提督军门,旗下设前后左右翼游击四员,防止台湾的郑成功反清复明势力卷土重来,防倭寇海上入侵我疆土骚扰抢掠。清廷继续沿用明朝的官府办公。北门街25号(现苗屋)为驻军的中营守备府。这座三进建筑物青砖到栋,门脚、台阶均为红砂岩,入门屏风和厅堂花屏均为朱红色,整座屋宇有一种庄重的气韵。内设有办公厢房、水井、花池,屋后还有供官员小憩的花园,人称宜园。

在整个清朝,苗氏是武将之家。康熙元年,苗氏先祖苗之英(也叫苗英),奉命从江南到惠州履职,任左营游击(正三品),之后扎根惠州,家眷就住在北门街中营守备府对面的民居。苗之英后代苗秀实、苗承霖都是军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苗承霖(赏戴蓝翎加千总衔)奉命渡海,参加收复台湾的战役,与七十余名惠州籍将士战殁台湾。朝廷在惠州排沙(今惠州宾馆)设“昭忠祠”祀之,并封苗氏后人世袭“云骑尉”。之后,苗振纲(左营守备署宁都司)、苗雨青(左营长宁守备、后授和平宁都司)、苗沛生(光绪、宣统年间归善守备),几代人接力戍边至清朝倒台。

辛亥革命结束清朝统治,曾经的武将之家苗氏多人转为从事教育事业。国民政府后来拍卖清廷财产,此时,苗氏子孙繁衍,屋舍逼仄,苗沛生优先竞得拍卖权,集全族之力,买下中营守备府为苗氏又一栖息地,曰“新苗屋”(原住地叫老苗屋)。新苗屋在上世纪“文革”期间损坏严重,门楼、大门及厅堂壁画、门栊、屏风、左边厢房还有整座宜园无一幸免被拆除。改革开放后,苗氏后人集资数万元修复老屋遗存部分,目前仍保存上、下厅,两处天井,右厢房和依附的厨房。2012年,新苗屋被惠城区政府列入“不可移动文物”。

箭道

惠州是清朝重兵驻扎之地 箭道为士兵练兵习武之所

这里所指的箭道,是中营守备府士兵练兵习武之地。原址在原工人文化宫至五一路小市场后侧。当年苗氏买下中营守备府,也包括箭道整个训练场,随之开辟为家族的大菜园。

《清史稿·地理志》说惠州是个“冲、繁、难”的地方。《方舆纪要》也说:“府东接长汀,北接赣南,控潮(汕)梅(州)之襟要,壮广南之辅扆(扆,古代一种屏风),大海横前,群山拥后,诚岭南之名郡。”因此,整个清朝惠州一直是重兵驻扎之地。北门直街的中营守备府,充其量只是惠州诸多军事机关(据统计,有28个军事机关)之一。

上世纪50年代末,惠州镇(当时建制)建设工人文化宫,征用苗氏菜园大部分,余下靠近老苗屋部分和杨桃树,苗氏还有人继续种菜,还有浇菜的水渠。到了1965年,一家单位利用苗氏菜园余下部分建了宿舍,彻底清除箭道遗下的杨桃树以及红砂岩台阶和拴马的石座等。

府背巷

小巷依偎梌山东北方

因靠近府治所在地得名

从苗屋向北不足百米处,岔开两条道,左转是北门直街,此处直到东江渡口(现朝京门位置),右边是一条狭窄的小巷,小巷两旁是民居。小巷依偎着梌山东北方的山脚,住有二三十户人家。由于梌山旧时是府治所在地,小巷就叫“府背巷”。府背巷太狭小了,名不经传,但它紧依着的梌山,是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风物的地方。公元590年,隋文帝派员巡抚岭南,591年就在梌山设立循州(后改惠州)总管府,府衙设于梌山东麓。梌山因此成为惠州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历经数个朝代更替的梌山,留下无数名人轶事及故事传说。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三年(1371),惠州知府万迪开始筑城墙,依着北门城墙而建的北门街和北门直街,也就有了数百年的历史。从北门大街延伸的府背巷,也算得上是条古巷子了。

大马房

清朝广东最高军事机关曾驻惠州

提督军门携带大量马匹来惠

养马的地方,北方人叫马厩,惠州人称马房。这里所指的马房,是原中营守备府在北门街养马的地方(今工人文化宫北侧)。

惠州从建城以来的1400余年,一直是海边防军事建设的重镇。康熙继皇位之后,清朝进一步加强对惠州海边防的巩固管理。当年驻守广东的军队有八旗和绿营两种。八旗兵又分禁卫旗与守护旗,禁卫旗守护北京和京畿地区,守护旗分别驻扎杭州、福州和广州。而绿营以营为编制单位,军旗绿色,故名。绿营在广东最高的军事机关即提督军门早已设置惠州,无疑,提督军门所辖单位携带的大量马匹,顺理成章就成为惠州城里的“居民”。

马匹既用于军队日常的训练,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更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北门街的马房所以称之“大马房”,除了圈养中营守备府的马匹,还包括距离其只有数百步路途的提督军门(旧址在今中山东路老新华书店处)的马匹。数百年岁月逝去,大马房只留下一个古老的名字。

北门街名人

武将抗日杀敌 教授研发节能灯

北门街人才辈出,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出现了民国抗日将军黄公柱、第四战区司令官少将高参李崇纲和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苗赫濯。

抗日将军黄公柱毕业于日本士官陆军学校,在日本留学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民国成立后,1927年随军参加北伐,1938年北上抗日,参加保卫武汉大会战。1939年至1945年,任重庆抗日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

李崇纲曾留学法国,获药物学博士,后从军。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司令官少将高参兼军官教导大队教官,辗转抗日战场。

苗赫濯是北门街苗氏苗庆登的长子,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苗赫濯长期从事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研发出多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新材料,如“透明陶瓷与高压钠节能灯”、“高压钠灯用透明氧化铝陶瓷灯管”、“氮化硅陶瓷刀具”等。2017年,在全国工程陶瓷大会上,苗赫濯荣获“中国工程陶瓷事业杰出贡献奖”。

文/苗理洁 图/赖锦清 李如霞

新闻推荐

仲恺古塘坳立交通车后迎首个工作日 早晚高峰仍有点堵

三环南路往陈江方向车辆正在缓慢通行古塘坳立交俯拍图羊城晚报讯仲恺大道作为连接惠城区与仲恺高新区的重要通道,长期以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