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城西村 第一书记段利彪: 做好美丽乡村变化催化剂 打造“建筑工匠专业村”

南方日报 2019-05-08 08:39

段利彪(左)与同事讨论扶贫工作。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航拍龙门县城西村。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从龙门县龙城街道驶入,转过几条拥堵的街道,原本喧闹的县城不见了,进入一片宁静地带。平坦干净的路面,先进的太阳能路灯,别出心裁的一排排黄花风铃木,让人误以为走进了风景区。不远处的翠绿稻田和木篱笆,却“泄露”出这是一座村庄,再向前行驶,一块大石上写着“城西村”。

三年前,被列为省级贫困村的城西村村容村貌与现在有着天壤之别,进村的道路还是一下雨便泥泞不堪的土路。一系列改变的背后,是城西村“两委”和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其中的“催化剂”便是驻村第一书记段利彪。

动态掌握村情民意制定八大帮扶计划

2016年4月,惠州市住建局的段利彪被派往城西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从城市到完全陌生的农村开展工作会有诸多不适,也会面临许多棘手情况,但他的思路很清晰,“要先确定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

为了摸清村里的情况,他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一天到晚待在村里,对老党员、退休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等一一走访座谈,征询大家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很快,他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贫困户的一手资料,并梳理出村里存在的高发问题,并以此作为工作重点。

有一次,段利彪得知两个村小组为了入村村道问题发生纠纷。经了解,两个村的村民本是同宗族兄弟,结下的矛盾和不信任仅仅是生活琐事。段利彪带着村干部多番调解,还拿出两村的祖谱一点点梳理关系,最终化解了两村矛盾,促成村道修建工作顺利开展。

“扶贫关键在就业,但总有村民因惯性懒惰而弃工。”为了铲除穷根,段利彪养成每月坚持走访的习惯,将村民家庭、就业情况的动态变化记录在册,并不断鼓励和督促有劳动力的村民寻找工作,“找不到没关系,我可以帮你找。”

为实现贫困人口的就业,段利彪从帮扶村民技能做起,在村里开展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并根据贫困人口的技能特长,组建四个由党员带头的致富互助队,分别是“种植队”“养殖队”“建筑队”“创业队”,形成脱贫致富的合力,积极创造各类就业机会。

在一次次摸查调研和沟通交流中,段利彪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让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也让他理清“一人一策”的帮扶思路,制定出城西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三年计划》,形成八大帮扶举措,包括民生工程建设帮扶、农村危房改造帮扶、壮大集体经济帮扶、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强化基层组织党建帮扶、文化帮扶等,为城西村的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建筑工匠第一村”实现贫困户以“技”脱贫

“扶贫不能盲目开展,农村也不一定只靠种养。”段利彪认为,产业扶贫要变“输血”为“造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特色产业、风土人情等情况,因地制宜找准适合办法,捋清思路。

走在城西村的乡间公路上,随处可见别致的花草景观和农民壁画,配合乡村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让人心情愉悦。走近景观仔细观察,大多是野草野花和旧坛破锅的排列组合,但却显得匠心十足,颇具意境。

“这些设计思路来自城西人,材料也来自城西村。”段利彪在调研中发现,村里很多手艺人从事木匠、建筑、装潢等工作,技艺精湛,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职业资格培训及考核,并没体现出“工匠价值”,他决定把这支“工匠部队”带起来。

2018年10月,在段利彪推动下,龙城街道党工委下派“四定”党建指导员、工会干部和法律服务团队,先后指导建立“城西村建筑工匠协会”和“城西村建筑工匠协会党支部”,并在当地民政局注册成立首家村级“农民工匠协会”。农民工匠协会成立后打造标准化的办公场所——匠心驿站,让多年“散兵游勇”的村民工匠有了“根”。同时,协会组织成员开展专业培训,帮助大家全部考取《广东省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合格证》。

“拿到证书后,大家的工作状态完全不一样了。”协会第一任会长潭勇林举例说,以前出去做工,学徒的工价大约为100—120元/天,拿到培训合格证的村民,学徒工价涨到150—200元/天,师傅的工价高达300—500元/天,“工程招工时,具有专业证书的城西村民更受重用。”

如今,在协会培养下,城西村106名建筑工匠变身“正规军”,还吸引大批建筑工匠返乡,在“家门口”承接工程。前不久,通过协会的支部联系,20余名会员第一次走出家门赴澳门承接工程,真正实现以“技”脱贫。

不做“高大上”精打细算用好扶贫资金

三年来,段利彪用心规划一批民生项目,大到修路、修水渠、新建便民服务中心、建文化广场、改造旧村委、污水处理、增设路灯,小到为桥梁增设护栏,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他都从立项、设计到预算全部协调跟进。

“我们不做高大上。”驻村工作开展之初,段利彪立下用心谋划、精准帮扶、心系贫困、事无巨细的决心,“各类扶贫政策的补贴款来之不易,一定要把钱用到实处。”段利彪说,每次动用政策资金推动乡村建设时,他都和设计承包建设方强调用小钱办大事。

如今,270盏太阳能路灯、近7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6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40KW光伏发电项目、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成,小山村的功能变得如城市般齐全,村民生活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

城西村山多地少,种植产业发展缺乏资源,如何把有限土地盘活是该村另一大课题。为了让乡村重新焕发活力,段利彪瞄准龙门建立丝苗米产业园项目的契机,几经协调和沟通,城西村获得该项目建设主体之一、顺喜来水稻专业合作社的支持,村里有限的耕地被集中打造,2000亩高标农田连片建成。

今年初,城西村和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由合作社组织贫困户标准化种植有机水稻,并免费提供全部农用物资,稻谷收获后统一高于市场价回收,在此基础上,城西村给予完成耕种任务的种植户纯收益10%的政策奖补。一时间,村民劳作的积极性被调动,纷纷踊跃参与,年收益直线提高。

村民汤国平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在精准帮扶以前,他一家5口人挤在破旧的土屋中,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工作热情。如今,6亩稻田被重新打理,每年两造水稻下来,算上奖补金,种植收益达5万元。同时,他拿到协会的工匠证书,外出打工的机会更多,年均总收入超10万元。两年前,汤国平新盖了9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并在庭院修建小池塘,彩电、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记者手记

理顺第一书记与村支书关系

形成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合力

城西村乡村道路景色优美,一侧是宽阔的河流,另一侧是多彩的乡村建筑。“接下来要引入乡村旅游,把乡村资源通过旅游向外推介。”段利彪清楚,实现城西村乡村振兴的远大目标将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建设民宿、农家乐,设计农旅路线、项目等,甚至免不了和村民会有意见不和,但他已成竹在胸。

段利彪从哪里来的自信?来源于和村委会的密切协作。段利彪坦言,在扶贫工作开展之初,他的思路常常和村支书产生冲突,“大家的出发点都是站在为村民服务的角度,只不过方式方法不同。”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段利彪每到一处发展好的乡村都会拍下来分享给村支书,每有一次好的想法也第一时间与村支书交流,村支书也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一来一往中,两人形成了乡村建设的默契。

“村支书在村里德高望重,很多事情由他出面便迎刃而解。”段利彪说,回头看三年的扶贫经历,他输出了资源、政策和新鲜点子,村支书则更多发挥村民的组织协调作用,双方的密切协作成就了城西村今天的成绩。

三年中,段利彪和扶贫单位不断加强与村两委的团结协作力量,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掌握有关政策文件,鼓励党员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正是在党建的加强和村委关系的协调下,城西村一道道难题被有效化解,整个乡村形成向上、向前发展的凝聚力。

南方日报记者乌天宇

新闻推荐

警惕 诺如病毒高发季 家长要做好防护

南方号龙门县教育局来源:龙门县教育局日期:4月15日近日,惠州某中学发生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疫情。诺如病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