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发布 今年将重点防治1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南方日报 2019-04-24 06:21

麦地南—刘屋山地质灾害点经过整治收到成效。张峰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峰)近日不断出现的大雨天气给惠州市民的生活带来不小影响,集中降水带来的潜在地质灾害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4月23日,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发布《惠州市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下称“方案”),全面部署今年汛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截至去年底,惠州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2处,威胁总人口13267人,其中重大地质灾害隐患13处全部划入重点防范对象,将予以重点防护治理。方案提出,将强化协同监管,在强化治理的同时从源头上加强防控。

去年消除1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惠州地处南海之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水充沛而集中,每年4到9月为降雨集中期且多暴雨天气。惠州多山的地形及多台风等极端天气,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市民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方案介绍,2018年全市发生地质灾害60起,主要为崩塌(44起)和滑坡(16起),多为小型地质灾害,防灾避险过程中转移人数3867人。灾害发生原因多为受强降雨影响,惠东“8.30”洪灾期间,在强降雨周期内发生地质灾害58起,造成经济损失约556万元。

惠州近年来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惠州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从2011年开始启动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治理专项行动,年均地灾隐患点消除率均保持15%以上,在2018年更是投入5792万元消除17处地质灾害隐患,消除率17.17%。

值得一提的是,在惠城麦地、龙丰等区域,麦地南—刘屋山片区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麦地托盘岭大型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去年得到根治,分别投入2808万元和493万元完善整治工程,消除片区地灾“顽疾”。“这些天的大雨是很好的检验,我们现在总算是可以睡个安心觉了。”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社区金麦山庄业主刘先生介绍。

“地质灾害隐患点并非一成不变,有旧的隐患点整治好,也会有新的隐患点出现。”市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52处,威胁总人口13267人,潜在经济损失53514.5万元。其中威胁100人以上的隐患点有13处。

不同隐患点分等级划区施策防治

记者注意到,今年灾害隐患点数量增多了。上述负责人介绍,去年受强降雨天气和台风天气影响,新增加地质灾害隐患点70处,其中两处隐患点威胁100人以上,“按照今年的气象信息,强降雨和极端天气仍将出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针对灾害发生的原因,方案作出有效梳理。除了降水集中及地层岩性多样、地貌类型条件复杂外,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削坡建房都将造成严重的地灾隐患,且防治难度比较大。

如何实施防护?方案指出,今年惠州地质灾害防范重点仍是处于不稳定状态山体下的学校、工厂,工程建设形成的不稳定高边坡、居民削坡建房、修路形成的不稳定高陡斜坡地带、石灰岩岩溶地区,以及采矿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方案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和具体情况,有效划定全市重点地质灾害防范区、地质灾害重点预防地段及重要隐患点。同时,将地质灾害隐患点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进行因区施策防治。其中,淡水城区岩溶塌陷、平山街道莲花社区马朝路福利院后山滑坡等13处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被划入重点防范对象,要求各部门要明确责任主体,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和防灾工作明白卡,竖立警示牌,制定应急预案。同时,应对新发现的隐患点及时调查认定和排查,筹措资金,根据灾情的轻重缓急组织进行防治。

“部分地质灾害防患点属于自然的不稳定山体,但更多的还是次生的工程建设没有及时防护所造成。”市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方案在强化治理和防治的同时,将逐步研究对地质环境敏感区域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监管,联合住建等部门完善边坡施工和防护。

■现场

麦地南—刘屋山片区地质灾害隐患被消除

“入春以来,护坡上长起了树木和花草,这些天的大雨基本上没有造成什么影响。”23日,记者来到麦地南—刘屋山片区山体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山体旁边的金麦山庄小区业主刘先生介绍。

据了解,这个地质灾害点等级属特大型,2014年5月16日特大暴雨期间共引发山体滑坡、崩塌地质灾害9处,隐患点3处,直接威胁3480人,间接威胁人口4.8万人,潜在经济损失约31.09亿元,严重影响片区市民的正常生活。记者在金麦山庄后山区域看到,山体部分全部筑起护坡,在山脚连接社区位置建设了水泥沟渠。在沟渠两边则建起防护墙,应对暴雨天气水流的冲刷。

“以前一下雨,小区里边到处都是黄泥水,屋里也浸水。”房子位于后山脚的一住户向记者说起前两年的情景,最怕下雨天,什么都干不了,只能一直守着。谈起近日的雨情,该业主介绍山上的雨水汇到沟渠排走了,小区里排水畅通。

记者又来到附近的广安花园地质灾害隐患点。2014年5月16日,连日大暴雨引发多处地质灾害隐患,位于麦地南—刘屋山区域的广安花园小区后山山体局部塌陷,多辆车辆瞬间被掩埋,靠山楼栋的多户居民紧急撤离安置。

“感谢政府,崩塌山体都清理好了,后山护坡也全部建起来,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带着小孩在小花园玩耍的陈女士说。

市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麦地南—刘屋山地质灾害发生后,得到省、市、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治理工程获得中央和省财政财政补助1818万元,市财政出资约1000万元,两期工程合二为一,分为四个标段同时实施,有效加快工程进度,解除了悬在市民心头的威胁。如今,山体防护格内的绿色植物越长越茂盛,很难看出这里曾受地质灾害的困扰。

■记者手记

地质灾害要治理更要预防

为应对新一年汛期的到来,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学校、山体等区域采取专人盯防,构建群测群防机制以及筹措资金治理等。

当前,惠州的地质灾害成因除了集中降雨等极端天气,建设工程带来的次生灾害已经成为主要原因,这使灾前预防成为可能。麦地南—刘屋山、托盘岭等处地质灾害的发生,均是受到前期建设工程的影响而产生的。如麦地南广安花园后山山体崩塌,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在工程建设后未能做好护坡防护,遭遇强降雨而引发灾害。

采访中,市自然资源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开展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成因分析发现,超六成以上隐患点与人类的建设活动密切相关。当前惠博沿江路、红花湖等区域大量建设工程正在施工,在地质灾害防治中,除联合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开展治理外,还应该建立起协同的项目批建机制。涉及削坡建房的情况需从严监管,对于护坡防护工程要同步纳入项目审批内容,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和同步验收,确保建设企业保质保量完成山体护坡工程建设。

另外,新建项目应该强化审批机制,确保边坡建设有效实施。对于既有工程项目需强化监管,督促企业方筹措资金进行修复完善,消除灾害隐患,确保周边业主的生命安全。

新闻推荐

爸爸伴我共筑科技梦

为鼓励父亲多参与孩子成长,助力子女创造力提升,4月20日,由大亚湾区妇联家庭教育项目发起的“爸爸伴我共筑科技梦”活动在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