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自然资源局: 全方位施策确保自然资源高效高质利用

南方日报 2019-04-23 06:35

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统筹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图为透过东江看西湖。王昌辉摄

依托地球自然资源的馈赠,人类社会经济文明快速发展,如何珍惜和保护地球也不断成为人类思考的话题。

50年前,面对地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爱护地球、保护家园引起关注,这成为了“地球日”的开端。50年后的今天,爱护地球、绿色发展已成社会共识。

昨日,第50个世界地球日如约而至,“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成为今年的主题,这也与当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具体到惠州,随着新一轮机构改革重新组建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绿色、和谐利用自然资源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统筹规划国土空间为资源的有序利用提供了基础;供给机制的完善则为资源的高效高质开发创造了条件;此外伴随矿山复绿、执法检查,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的开展,自然资源在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效为市民安居乐业提供着有力保障。

“无论是土地还是海洋,自然资源都是一定的,不可再生的,我们只有加倍珍惜并合理开发,推动资源的高效高质利用,才能切实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贵平介绍,面对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定位、新职责、新任务,该局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机制,强化自然资源利用和管控,为推动惠州打造成为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强有力的自然资源支撑。

撰文:张峰陈于立

完善规划

统筹高效利用自然资源

今年的地球日提出,要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对于城市而言,拥有的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节约好、保护好和利用好,不断推动自然资源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切实让资源发挥效能助推城市的高质高效发展。

该局也正是这样做的。从源头的规划统筹到规范监管,该局持续统筹施策推动着城市资源合理高效的利用。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断完善的城市发展规划体系有效地为自然资源的科学开发进行了系统的谋划。据资料显示,近年来,市自然资源系统部门陆续编制完成《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草案),划定惠城区、仲恺高新区“四规合一”控制线,基本完成空港经济产业园规划,惠州市区工业控制线划定方案等各类专项规划,实现市级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全市切实纳入“一张蓝图”管理。

综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程,以及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纳入国家试点的机遇。该局不断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留足想象空间”和“突破固定思维方式、突破现状、突破现有条条框框”等精神,经过反复研讨调研,当前已形成了新一轮空间规划的工作思路和空间布局思路,并经市建设用地领导小组讨论同意。

在实施环节则不断优化和精准资源供给,为项目落地做好支撑保障。在2018年,该局争取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15万亩并将新增用地指标的71.26%用于工业项目报批,解决了德赛汽车电子移动互联技术集成产业化项目、TCL集团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用地需求。

不只是土地的高效利用,海洋资源重点项目同样得到保障。去年,中海油成品油输油海底管道用海获批,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取得自然资源部用海预审意见,核电淡水供水工程用海报批工作稳步推进,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中海壳牌三期项目用海工作全面启动。

优化管理

助推自然资源绿色发展

珍爱地球,守护资源,还需不断推动自然资源的绿色化发展。市自然资源局在加速促使矿区复垦复绿的同时,逐步构建起完善的监察机制,对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予以坚决查处。

据悉,惠州有着丰富的矿产生态资源,资源的开采有力地支撑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大量矿山开采过后,整个山都是光秃秃的,甚至还有很多采矿后的窟窿,这也使得区域的后续发展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何实现矿区的复垦复绿发展?该局逐步构建起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管理机制,部分开采期限到期的矿山不再延续,通过采用“1+1捆绑式”、政府采购招标、对外公开挂牌等方式,完成了近200个关闭和废弃采石场的复绿治理。

海洋修复和美丽海洋建设也得到深入开展。初步完成海洋生态红线区岸段、海岛以及红树林的生态系统现场调查,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恢复了考洲洋生态系统,打造了人海和谐的海岸带整治修复样板,成为全省的示范性项目。

与此同时,该局还通过不断从严管控推动自然资源绿色发展。制定了《惠州市加强卫片综合执法监管治理的意见(送审稿)》、《惠州市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联合执法快速反应机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等制度文件,构建联合执法快速反应队伍,实地核查督导。

据该局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拆除违法用地建筑物28.8万平方米,没收违法用地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落实罚款520.1万元,复垦复绿2721亩。同时大力推进海洋执法,坚持日常巡查与专项执法相结合,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实现辖区海域执法监管全覆盖,有力遏制违法用地用海行为。

灾害防治

强化自然灾害防治保障群众安全

不单是支撑着城市社会经济建设活动,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也不断助力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获得感。

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要数乡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不断为乡村发展立项目,筹资金。据该局统计,仅在2018年,该局对照省下达的拆旧复垦重点突破任务立项20个、规模303.3亩复垦项目,超出省下达250亩任务数21.9%;启动自行开展的省定贫困村拆旧复垦试点项目9个、规模69.09亩,预期可为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1.86亿元以上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市自然资源局应对惠州降雨集中、多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局面,不断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以及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就切实为市民群众的安全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

据市自然资源局公布的信息显示,该局去年共排查出新增地质灾害隐患70处,搬迁和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同时完成惠城区麦地南—刘屋山片区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及惠城区麦地托盘岭大型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彻底根治了这一困扰区域市民多年的“顽疾”。

随着当前惠州进入汛期,该局针对地质灾害的相关防治布局也全面展开。该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全市范围内已建立起群测群防体系,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做到重点监控,并做到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落实有关防治责任人、监测责任人。

面对地质灾害的不确定性,该局要求对排查出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整改,充分发挥地勘单位的技术优势,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各项管理工作,多方筹措资金尽快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确保突发事件风险隐患不反弹、不复发。

延伸到海洋防灾体系的建设,惠州自然资源部门当前已完成了“海洋立体综合观测网”项目建设,启动“惠州市近海海域综合监视监控服务”项目建设,初步形成覆盖惠州沿岸和近海的海洋立体综合观监测网,实时提供海水潮位、浪高、流速等海洋环境状况,为防灾减灾预警报工作提供基础支撑,不断夯实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基础。

新闻推荐

发展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将为深圳东部带来什么机遇合作区初步规划公开,盐田与罗湖、大鹏、深汕合作区形成联动,并与香港、惠州等拓展海上经济增长点

合作区初步规划公开,盐田与罗湖、大鹏、深汕合作区形成联动,并与香港、惠州等拓展海上经济增长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