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水北新图景朗朗民谣代代传 水北民谣整理成书经久传唱,水北小学还专门成立社团进行传授

惠州日报 2019-04-17 08:37

▲王国光展示《惠州水北民谣》。

孩子们传唱水北民谣。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非遗名片

水北民谣是老一辈水北人创作的口头歌谣,用水北方言吟唱,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天文、地理、气象、物语、农事、渔猎、船运、宗教、爱情、战争、饮食、作息、祭典及对人生认识、事理探索等。水北民谣多方面、多角度展现了所处时代的农村生活图景,表现了民众智慧的含蓄意蕴和地方住民的气质、习尚和多姿、淳厚的感情色彩。2017年11月,水北民谣被评为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项目。

“山清水秀好地方,天梯福地畔两江。宋有东坡游荔浦,元开村址首姓王……”这是水北人世代传唱的民谣,短短几句歌词就点出了水北的地理位置和元代建村的历史。

水北民谣是老一辈水北人创作的口头歌谣。近年来,惠城区江北街道办、水北社区居委会和水北居民共同努力,收集整理了350多首水北民谣。如今,《惠州水北民谣》已经集结成书,首期选取的6首具有代表性的歌谣已结合现代元素重新编曲演绎,经过艺术加工的水北民谣也走进了惠州市水北小学,水北民谣将在新一代水北人中继续传唱下去。

■传承编书收集350多首民谣

“水北民谣和惠州民谣血脉相通,水北民谣富有艺术性,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水北社区居民王国光告诉记者,水北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历代水北人创作了大量民谣。水北民谣内容非常丰富多彩,多方面、多角度展现了所处时代的农村生活图景,表现了民众智慧的含蓄意蕴和地方住民的气质、习尚和多姿、淳厚的感情色彩。

“我童年时就听长辈和同辈唱过民谣。”王国光说,2004年水北村搬迁到新址后,曾广为传诵的水北民谣渐渐被遗忘,这让水北人产生了“危机感”。经济发展起来了,传统文化可不能丢。于是,在江北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下,水北社区从2014年着手民谣挖掘收集工作,对水北文化富有兴趣的王国光担起了民谣收编工作。

采访中,王国光向记者展示了《惠州水北民谣》一书。该书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已面向全国发行,206页的书中收集了350多首民谣。“希望这本书能为更好地传承水北民谣起到作用。”王国光说。

■发扬

《水北谣》获客家童谣节最高奖

仅仅出书对传承发扬水北民谣仍显单调乏力。“歌谣应该有旋律,水北民谣应重新编曲、传唱。”对于如何传承水北民谣,江北街道文化站站长李志凡告诉记者,6首水北民谣经过艺术加工、重新编曲后,节奏欢快、朗朗上口,这6首水北民谣还被录制成水北谣合集。

“除了尽可能利用公开场合传唱,我们还给每户水北居民派发了一张《水北谣合集》CD专辑,扩大水北民谣的知晓率。”李志凡说。不仅如此,惠州市水北小学还成为水北民谣传承基地,学校专门成立社团教学生唱水北民谣。

“用客家方言唱歌谣,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歌谣简短有意义,非常适合孩子们唱。”市水北小学德育主任孟歆说,将水北民谣引入第二课堂,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同时,市水北小学在市文明办、市歌舞剧团的指导下,经过艺术家作曲演绎,配以活泼的舞蹈,形成了歌舞节目《水北谣》,并走上了舞台。2016年5月,由惠州艺术家在水北民谣基础上作曲、孩子们以客家方言演唱并配以舞蹈的节目《水北谣》在首届客家童谣节上大放异彩,荣获客家童谣节最高奖——“十佳童谣奖”。

本报记者龚 妍

新闻推荐

热血青年快来报名参军 符合条件者8月5日前可上“全国征兵网”填写报名信息

本报讯(记者香金群彭红霞马海菊通讯员周文媚)优秀青年立志从军,热血男儿精诚报国。2019年全国征兵网上登记报名工作已于1月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