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问题低龄化加剧 调查:惠州市口腔门诊儿童患者占比2~3成且逐年攀升专家:与家长护理存在误区和不良饮食习惯直接有关
前来医院就诊口腔问题的儿童青少年越来越多。
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关注口腔健康”。近日,记者走访惠州市大医院发现,出现口腔问题越来越趋向低龄化,前来医院就诊口腔问题的儿童越来越多,且每年呈上升趋势。医生提醒,造成口腔问题的因素很多,不少家长对儿童口腔护理不够重视,出现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医生建议口腔问题应该从娃娃抓起,重视对口腔健康的保护。
案例
六岁儿童牙齿出现大面积龋坏
不久前,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来了一例患儿,男,六岁,上前牙仅剩四个残存的牙根,双侧上下八个乳双尖牙及磨牙无一例外全部大面积龋坏,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肿痛及食物嵌塞的情况。每餐进食时间需要近一个小时,而且餐后需要家长剔除嵌塞的食物残渣。患者家属及患儿都觉得很痛苦。
该院口腔科主任卢林检查发现,由于患牙反复多次的感染及局部炎症导致的肿胀,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恒牙胚受到影响,对未来的替换恒牙造成发育上的影响。而后牙的严重嵌塞,也导致患儿饮食结构出现问题,类似高纤维及需要反复咀嚼的食物,患儿基本不能食用,患儿的颌骨发育得不到有效地咀嚼刺激,对于未来的恒牙萌出的空间位置得不到有效释放,容易导致恒牙迟萌和错位萌出的可能性加大。牙齿的龋坏也导致食物咀嚼不彻底,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容易引起吸收不彻底及消化功能。就诊过程中,由于患儿畏惧治疗,相对的配合程度较差,以及牙齿治疗的反复多次的特点,整个治疗过程持续了近一个月才完成。
不少家长带两三岁孩子看牙医
“临床中,类似这种低龄化儿童出现口腔问题的案例并不少见。”卢林告诉记者,在他接诊过程中,就遇到不少家长带着只有两三岁的孩子前来就诊。根据不完全统计,前来该院口腔科治疗的儿童青少年约占口腔门诊量的2~3成,而且每年的数据还呈现上升趋势。主要问题表现在龋齿疼痛,乳牙龋坏早失,恒牙牙列畸形等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
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主任医师黄利浩也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口腔问题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儿童前来就诊的数量占口腔门诊比例至少2-3成。”黄利浩指出,儿童口腔问题最主要表现在龋齿方面。
分析
儿童护牙家长存在很多误区
“孩子过早出现龋齿,大部分原因是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欠缺,对儿童口腔护理意识不强,导致患儿牙齿严重后才到院治疗,加重了治疗的难度。”卢林告诉记者,很多年轻父母,晚上孩子哭闹时会给他嘴里塞一个奶瓶,喝完奶后却不喝水,殊不知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奶瓶龋”。这是一种由婴儿睡眠时不断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龋齿,喝奶后不喝水,糖分残存,牙齿就容易龋坏。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因此患龋后病情进展迅速,破坏面积广,并且治疗效果差,“因此积极预防非常重要。”
出现口腔问题后,家长的错误观念也让人担忧。“婴幼儿的乳牙龋坏或磕碰后,家长通常会认为反正还要长新牙,不需要补牙,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黄利浩表示,牙齿龋坏或磕碰后一定要补牙,否则会影响到咀嚼功能。婴幼儿单边咀嚼,短时间的一侧咀嚼可能不会对孩子有太大改变,但如持续时间较长,就容易导致孩子脸部有明显左右不对称的情况发生,这就会影响孩子的整体形象。另外,若没有健全的牙齿,使得咀嚼功能变弱,容易引起肠胃消化等一系列疾病。
儿童龋患率上升,多吃糖是一重要原因
除了家长的护理误区,儿童龋患率上升,与不良饮食习惯脱不了关系。“儿童青少年口腔问题与食用糖的消耗快速增长有重要联系。在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糖,比如糖果、饼干、蛋糕、冰激凌和各类馅饼之类,让孩子们无处可逃。”卢林表示,糖是导致儿童蛀牙的重要因素,在门诊收治的很多青少年儿童口腔疾病患者中,其中不少有喜欢吃甜品食物的习惯,食物中的糖(如蔗糖、果糖、麦芽糖等)被细菌利用,发酵产酸,引起牙齿龋坏。他建议家长要提高对儿童的护牙意识,让孩子们做到不挑食,讲卫生,少吃糖。
护理
良好饮食习惯是护牙第一步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龋齿的第一步。”卢林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给孩子少吃糖类食物,因为含蔗糖类食物是导致龋坏的重要因素。在饮食方面,他建议家长一定要注意膳食的平衡,不挑食,“若可以的话最好是多让孩子吃些含高纤维的食物和粗粮,尤其是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又丰富的食物,这样护理牙齿也相对容易些。”
“儿童常吃糖容易引起龋齿。”黄利浩指出,糖为口腔内的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这些细菌和残糖一起能使牙齿、牙缝及口腔里的酸性增加,由于牙齿经常受酸性侵蚀就容易引起龋齿,久之则形成龋洞或口腔溃疡。因此他建议,家长少给孩子吃糖类食品。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
除了少吃含糖类食物,黄利浩还提醒,预防儿童龋病,还要让孩子学会正确刷牙。“很多口腔问题导致的原因就是刷牙姿势不正确,饭后不涑口。”黄利浩表示,保健牙齿的方法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刷牙,因此每天认真刷牙,用正确方式刷牙,用含氟牙膏刷牙,就可使龋患率大幅下降。他建议刷牙时尽量照顾到牙齿的各个部位,另外在刷上下牙时,不要使用拉锯式的刷牙方式,会对牙齿造成伤害,应从上往下刷。刷牙的时间建议在3分钟左右,才能有效除去口腔的污垢。
卢林也指出,很多儿童出现口腔问题,还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刷牙效率不高。“在接诊过程中,我们接到不少家长反映,很多孩子进浴室刷牙不到一分钟就出来了,这样的刷牙方式是没有效果的。”卢林表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讲卫生的习惯,让孩子早中晚刷牙,而且每次刷牙不要停留在表面,刷牙保持至少3分钟以上,除了刷牙面,还要仔细刷牙缝、舌头内侧、牙龈沟等盲区,才能不给细菌“可趁之机”。针对孩子出现敷衍式刷牙的现象,卢林建议家长陪伴孩子刷牙,让孩子意识到刷牙的重要性。
定期检查很有必要
在日常生活中,黄利浩指出,为减少儿童口腔问题的发生,每半年定期为孩子做检查很有必要,如果发现孩子牙齿嵌塞、牙龈出血等口腔不适情况,家长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早点发现疾病,还可以尽早治疗,这样以防龋齿的严重化。
卢林提醒家长,儿童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石,完整健康的乳牙列能发挥正常咀嚼功能,保障孩子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有利于维持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因此他建议家长要带儿童到医院做定期检查,从6岁开始持续到16岁,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便发现问题早处理。卢林提醒,在媒体及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年轻家长们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科学及有效的口腔保健知识,更新保守的口腔意识,做到自我保健的同时,关注儿童口腔健康,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本组文图 记者骆国红 通讯员许燕如、陈秋伊
延伸阅读
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口腔行动方案》
2025年口腔健康服务覆盖全人群
国家卫健委上月发布《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口腔保健水平稳步提高。到2025年,人群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提升,口腔健康服务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
《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口腔健康指标。12岁儿童龋患率2025年要控制在30%以内,成人每天两次刷牙率2025年要达到45%,65岁到74岁老年人存留牙数2025年要达到24颗等。
《行动方案》提出,开展“减糖”专项行动。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对口腔疾病高危行为进行干预,全面推进公共场所禁烟,严格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
《行动方案》还提出了口腔健康管理优化行动。将口腔健康知识作为婚前体检、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孕妇学校课程重点内容,强化家长是孩子口腔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动态调整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覆盖范围,中央财政新增资金优先用于贫困地区开展工作。鼓励地方政府将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作为民生工程,在有条件地区实现适龄儿童全覆盖。在中青年人群中,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牙线等口腔保健用品,推动将口腔健康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倡导老年人关注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对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病患者,积极开展龋病、牙周疾病和口腔粘膜疾病防治、义齿修复等服务。央视网
龋齿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龋齿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时编
新闻推荐
揭牌仪式上有关人员合影。在惠州市陈江街道党群办、御湖社区等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中共惠州鑫月广场联合党支部正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