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治水“厂网河一体化”实践走在前列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应邀在惠作水污染防治专题讲座

惠州日报 2019-03-28 09:01

任南琪在作讲座。本报记者朱金赞 摄

本报讯 (记者刘建威)昨日起,市水务集团开展为期两天的“水务大讲坛之水污染防治专题讲座”,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5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主要内容涵盖海绵城市建设、污水及污泥处理、智慧水务发展等方面,为当前惠州市供排污一体化改革提供参考、借鉴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技术。

“针对黑臭水体治理,在实施"厂网河一体化"方面,惠州在广东走在前列。”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昨日在惠州作讲座时提出,黑臭水体治理必须确立“厂网河一体化”思路和管理体制。同时,黑臭水体治理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树立海绵城市理念是黑臭水体根治的保障。

消除黑臭水体首要解决排水管网问题

“供排污一体化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治水,关键和核心则在治污。”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集团近日已启动金山湖流域的莲塘布河、河桥水、冷水坑河黑臭水体治理和防洪排涝两大工程,确保年内消除黑臭,彻底改善金山湖流域水环境质量。今年,还将启动市区5条河涌水环境整治,并力争完成青年河、望江沥、大湖溪沥、新开河水质提升工程,掀起惠州市水环境治理的热潮。

“当前各城市消除黑臭水体,首要问题是解决排水管网问题。”任南琪以《海绵城市理念与黑臭水体治理实践》为题进行授课。他强调,污水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收集率低的问题突出,不控制点、面源,黑臭水体治理效果等于零。同时,随着黑臭水体治理不断深化,初雨污染和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的隐患凸显,雨后水体极易返黑返臭。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任南琪指出,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最核心的基础设施单元就是厂网河(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系统、城市内河或内湖、湿地)一体化,惠州在这方面走在广东前列。

任南琪介绍,水体治理原则是保障三大功能,即保障生物净化、生态景观、泄洪排涝功能。因此,可以采取的措施和目标为严格控制点、面污染源,初期修复技术措施,持续的生态净化系统与措施,使其具有足够的水动力和泄洪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应“一城一策”

“海绵城市建设实质属于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范畴。”任南琪认为,海绵城市应该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重点解决城市涝灾与城市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实现饮用水水源、污水、生态用水、自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统筹管理、保护与利用,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缓解“热岛效应”,确保社会水循环能够与自然水循环相互贯通。

在建设海绵城市方面,任南琪建议,海绵城市总体规划应针对城市自然地理地貌、气象条件、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及存在的城市发展瓶颈问题,因地制宜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解决城市重大需求,特别是解决民众期盼的问题。可以通过对汇水流域雨水径流量、面源污染等数值模拟,提出新开发区规划或老城区整改措施与对策。

任南琪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数字化——打造智慧水务,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互联网+城市水系统功能,指导运营控制与故障诊断,实现监控点诊断、控制、应急决策,并发挥物联网作用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应实行一城一策、一地一策,因地制宜。”任南琪建议,惠州在"厂网河一体化"方面探索出新路子。

相关链接

惠州供排污一体化改革

破解“九龙治水”困局

去年9月,惠州市创新出台《惠州市供排污一体化改革方案》,以全新治理模式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破解“九龙治水”难题。方案提出,重组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按照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三大业务板块一体化模式,凡是与“水”有关的事务性水务工作,都由市水务投资集团依法进行一揽子统筹、一竿子到底,真正形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一条龙”格局。

供排污一体化改革是惠州坚持刀刃向内,推进“深水区”改革、突破利益藩篱的一项创新举措,改革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是国资、惠州地方国企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供排污一体化改革后,建立起集供排污为一体的水务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闭合链条,逐步推进市、县(区)供排污基础设施一体化,实现全市域全流域水环境一体化治理,促进了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拓展和优化城市发展空间。(跃 文)

新闻推荐

过虎门二桥的指引来了

4月2日,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虎门二桥将正式通车。通车后,从广州南部到东莞的路程可缩短10公里,比现在缩短约半小时车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