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惠州农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守护供港农产品“舌尖上的安全”

南方日报 2019-03-19 06:41

惠州一直是供港生鲜的重要生产基地,被誉为香港市民的“菜篮子”。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在“三农”领域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前不久,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对于惠州而言,要建设一流城市,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同样在农村。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该市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五大振兴”,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一流城市成色。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惠州在农业农村发展振兴方面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经验?还存在哪些不足?《南方日报·惠州观察》将推出“惠州乡村振兴进行时”系列报道,为惠州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出谋献策。敬请垂注!

3月来,惠州阴雨连绵,气温骤降,多变的天气条件对春耕颇为不利。但在惠城区马安镇龙塘村的智慧未来蔬菜基地,高科技种植大棚让生产进度一刻也没有减缓,新的一批上海青、小白菜、菜心等开始育苗,几个月后,这些蔬菜将出现在香港人的餐桌上。

这是惠州供港蔬菜生产供应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惠州是供港生鲜的重要生产基地,包括蔬菜、活猪、冰鲜冰冻猪肉、冰鲜冰冻禽肉、熟禽肉、牛奶、蛋等不同类别农产品,供港量占据全省份额的20%—60%,被誉为香港市民的“菜篮子”。

近日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高水平打造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可预见的是,作为湾区腹地的惠州,农业产业将迎来颇多机遇,将担负起更多餐桌“安全”的使命。

事实上,在该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便已将“打造粤港澳安全农产品生产集聚区”提上日程。对惠州而言,这已不再是一句口号,一定程度上,正倒逼着该市农业产业在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上下功夫,着力改善产品供给格局,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蝶变。

●南方日报记者乌天宇

“硬实力”支撑科技赋能绿色生产

在智慧未来农业公司的蔬菜大棚,一排排白色整齐的“桌子”展现在眼前,与常见的蔬菜大棚不同,这里的菜全部是种在白色“桌子”上的。走近后才发现,白色“桌子”其实是由很多根管道组成,上面错落有致地开出瓶底大的孔,蔬菜便种在其中。

“这些是最新的无土栽培技术设备。”在该菜场技术负责人杨春贤带领下,记者走完了一圈生产流程后发现,这里与传统农业的工作景象完全不同,自动播种机、温湿度调控设备、以及四横八纵的肥水管道一应俱全,基地工人只有在收菜时相对费劲,但也仅仅是将蔬菜从水培管中抬起,剪除根部,放入筐中,这样的种植生产堪称“傻瓜式”农业。

据介绍,这套装备的技术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研发团队,它既可以避免气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也可实现农事操作机械化、管理调控数据化,达到了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且产出的蔬菜外观和品质更佳。

“我们以高出内地市场一倍的价格销往香港,高峰期供应量可达到1.5万斤/天。”基地负责人徐咏梅告诉记者,该基地2018年获得了农产品供港资格,得益于基地的高技术标准建设及稳定的产品供给能力,得到香港采购商青睐。目前,基地已与采购商达成了“订单式”合作,由港方提供特色菜种,基地负责生产供应。

越来越多的创新科技型农业企业正在惠州的农田大地展露头角,例如东进农牧引入生态农业循环立体环保养殖技术,从饲料、喂养、通风、猪粪处理等环节,全部采用全封闭式自动化控制系统;乐夫农业采用全自动饲养技术,喂食清粪自动完成,养5万只鸡只需一个人搞定……

科技的引入,让农业实现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成为了可能,也为惠州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成为赢得港澳生鲜市场一席之地的关键。惠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该市供港澳活猪10.9万头,冰鲜冰冻猪肉6674吨,新鲜蔬菜4.8万吨,冰鲜冰冻禽肉1.9万吨,熟禽肉1.1万吨,生牛奶5454吨,蛋制品4359吨,保持了平稳有序的发展势头。

“软实力”保障打造农产品溯源平台

记者了解到,供港农产品的农残检测有着一套严苛且体系完备的检测流程,达到这个检测要求并非易事,产品不但要经过内地海关的检测,还要通过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的严格监管。

以供港蔬菜为例,惠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种植、加工企业必须获得资格备案,而该资格实行年度审核制度,不符合条件的将被暂停产品出口直至取消备案资格。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取得资格备案也并非万事大吉,海关检测人员会对基地生产情况日常抽检,以确保安全生产符合规定。据悉,目前该市海关农残监测已覆盖我国规定的所有禁用农药项目。

此外,为在源头上保障供港农产品基地的质量安全,种植基地还须建立和记录日常管理台账,如《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农药购进领用记录》、《出口蔬菜种植基地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出口蔬菜种植基地供货情况记录》等,并向海关申请入档备案,一旦发现报备的农药在“三证”或供应商资质存在问题,海关将与农业主管部门联动审查。

“供港蔬菜基地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倒逼着农业生产企业与合作社提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该负责人表示,惠州供港农产品生产基地应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发展,如实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种植管理模式,并着力在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方面提升,做到优质优价,才能更好地适应港澳生鲜市场。

近年来,在确保农产品食用安全方面,惠州已将监管范围从供港蔬菜基地,扩大到了全市范围。2016年,该市农业局(现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启动了对智慧农业先进理念的应用,探索建设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

经过两年试点,该平台已实现“生产过程可记录、产品流向可跟踪、储运信息可查询、质量问题可追溯”的目标,集“管、防、控”功能于一体。目前,平台已收录农业企业或合作社1153家,登记农产品782个。其中,可溯源78家,可溯源产品578个。

为了进一步扩大溯源平台对农业企业覆盖面,近日该市农业农村局印发的《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平台管理办法》指出,凡符合条件的入驻企业,将获得农业部门提供的农产品溯源标签“身份证”,并将优先享有获得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及农业政策扶持的资格。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平台的建立完善将形成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大数据管理库,并为生产经营主体或行业协会提供规范的内部管理的信息系统,规范农业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同时也将与“信用惠州”数据实时同步,确保农产品绿色安全生产。

市场渠道待完善将建立高端农产品集散地

高水平打造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既要求农产品生产安全、供应充足,也需要建设发展更加畅通的市场渠道。然而,记者了解到,作为内地供港澳食品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和供应基地之一,惠州的蔬菜很少直接流通到香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农产品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惠州供港农产品多数要运往东莞市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或深圳海吉星物流园,经过加工厂的质量检验、有害物质检测合格后,再实现分装挑拣、入袋保鲜,装箱铅封,最后向香港转运。其中,东莞润丰对港蔬菜出口每天近800吨,占香港进口蔬菜市场的30%份额,不仅拥有供港生鲜市场的绝对优势,销售渠道也已遍及国际市场。

完善的交易市场监管系统是东莞润丰的最大优势,其建设形成了加工贮运中心、贮运仓库、综合服务中心、冷库、电子地磅、制冰厂、停车厂、检测中心等一系列功能区。事实上,这样的功能体系,也是在香港严格的安检制度“倒逼”之下建立的。

2007年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管理的通知》,对蔬菜种植源头、收购加工等体系进行了详细规定。在政策倒逼下,2007年底,东莞润丰的基地备案数量从原先的8个陡增至80余个,高标准的检测需求,令检测和管理成本水涨船高,但也赢得了港澳及海外采购商的青睐。

相比较之下,惠州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江北海吉星,类似功能还不够完整,也并未划分出供港的专门渠道。

“惠州有条件实现农产品的直接供港。”此前,有专家表示,实现农产品直接供港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在政策环境上需要政府主导,比如检验检疫、海关工作、相关资金扶持等,对企业来说,则需充分发挥生产供应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可借鉴东莞、深圳成熟的供港蔬菜监管模式,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以达到供港的要求。”

据悉,在这方面,惠州已有布局。2018年,该市获得了3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指标,其中惠阳区蔬菜产业园的建设规划配套中,便有扩大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市场的内容,相关农业部门将联合主导企业惠州四季绿公司打造高端农产品贸易流通市场。

“计划扩建4万平米物流基地,以此带动更多本地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惠州四季绿公司董事长张宋透露,目前该公司鲜食蔬菜物流配送能力可达到1000吨/天,扩建后将实现3000吨/天的配送能力。张宋表示,规划中的流通市场将主要销售高端有机农产品,或将成为广东首个高端有机农产品流通中心,推动本地乃至全国的高品质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增长。

■专家视点

惠州应发力创建知名农业品牌

惠州农业产业有哪些优势?惠州农业有哪些机遇?接下来该如何发力?

对这些问题,广东省农科院科技合作部处长刘建峰、惠州市现代农业促进中心主任邵卓有这样的观点。

刘建峰认为,惠州的自然环境好,土地面积广阔、水源资源充足、生产技术水平高,从海洋到山区,都有农作物生产。惠州农业具有多样性、也拥有独特性。在这样的条件下,惠州农业与广东省其他地区不同,合作社很多就是很好的表现。

虽然惠州农业的基础好,但也要看到不足的地方,比如惠州的蔬菜多数都是通过中间商销售,再进入香港、澳门市场,很多人知道惠州农产品好,但却很少叫得出的品牌,说明我们有了特色产品没有品牌,有了品牌没有市场。

所以,惠州要建立特有的品牌,提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营销,用品牌影响力把市场做大,进而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在这方面,我觉得惠州前景广阔,因为这里有着完整的农业管理行政体系、科研推广体系,在政府的主导保障体系下,加强与经营主体的合作,必然能够擦亮惠州品牌。

邵卓则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依托山青水绿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及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特色优势,惠州除了拥有农特产品“走出去”的大市场,还应该把握生产要素“引进来”的大机遇,打造连通港澳、辐射海外的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

目前,在农业交流合作方面,省农科院已与香港中文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农业与食品研究中心”,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入研究。省农科院将还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教联盟,与港澳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科研平台,,举办粤港澳农业科技论坛,推动条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人员互访等方面的互动交流。

作为惠州市政府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建的惠州市现代农业促进中心,也将承担起搭建农业对外合作服务平台的重任,推动惠州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加强该市农业企业的对外合作交流对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与境内外实现双向流通,加快形成惠州农业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新闻推荐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以奋斗姿态开创 惠州工作新局面

南方日报讯(记者/罗锐通讯员/管春枫)近日,惠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

 
相关新闻